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体位
  • 2篇自然分娩
  • 2篇自由体位
  • 2篇分娩
  • 2篇干预
  • 2篇干预性
  • 2篇干预性研究
  • 1篇助产
  • 1篇助产士
  • 1篇温柔
  • 1篇母乳
  • 1篇母乳喂养
  • 1篇母婴
  • 1篇母婴护理
  • 1篇护理
  • 1篇分娩影响
  • 1篇产妇
  • 1篇产后
  • 1篇初产
  • 1篇初产妇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篇黄蓉
  • 3篇侯燕文
  • 3篇陈艳莉
  • 2篇朱毓
  • 2篇刘宏
  • 1篇李艳

传媒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小时对初产妇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的影响被引量:123
2015年
目的探索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持续1h对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出院时、产后6周、4个月及6个月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将71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36)和对照组(n=35),干预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给予母婴皮肤接触1h,对照组则皮肤接触至产妇会阴伤口缝合并检查完毕,为(30.12±1.02)min。分别在产后通过母乳喂养测量工具评价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通过电话随访产后不同时间段纯母乳喂养率及母乳喂养率。结果干预组首次母乳喂养总得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出院时、产后6周、4个月及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在出院时、产后6周母乳喂养率与对照组无差异(均P>0.05),但产后4个月及6个月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持续1h对首次母乳喂养有促进作用,并能有效提高产后早期母乳喂养率。
黄蓉侯燕文刘宏陈艳莉李艳
关键词:母婴护理母乳喂养干预性研究
助产士主导的“温柔生产”集束化模式对自然分娩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9
2015年
目的 探讨助产士主导的“温柔生产”集束化模式对自然分娩的影响,为临床助产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于2014年4~8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低危初产妇280人,通过单纯随机分组的抽签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0人,干预组产前除了接受产检外,还参与产前教育课程、助产士门诊及助产士沙龙;产时接受助产士一对一指导的自由体位待产及非药物减痛法拉玛泽呼吸法;对照组产前接受常规产检,产时按常规进行仰卧位待产与分娩.观察2组剖宫产率、各产程时间、产痛评分、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剖宫产率为1.4%(2/140),低于对照组的7.1%(10/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为(377.22± 170.26) min、第二产程时间为(33.96±21.07) min及总产程时间为(418.49±175.49)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50.26±195.94)、(41.72±25.37)min和(499.05±200.2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疼痛评分为(6.68±1.08)分,低于对照组的(7.12±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2h出血量为(250.00±62.47) ml,较对照组的(274.13±99.77) ml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士主导的“温柔生产”集束化模式能有效减低剖宫产率,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后2h出血量,缓解疼痛并降低新生儿出生窒息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黄蓉侯燕文万宏伟刘宏陈艳莉朱毓
关键词:助产士自然分娩自由体位
自由体位促进低危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8
2015年
目的:探讨低危初产妇在第一产程采用自由体位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及产程中医疗干预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4—8月在住院分娩的产妇280人,采用单纯随机分组之抽签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人。干预组产妇第一产程采取自由体位,对照组采用传统仰卧位,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程中医疗干预率。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程中静脉滴注缩宫素率、会阴侧切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第一产程中指导产妇使用自由体位,能有效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及医疗干预率,使分娩回归自然,值得临床推广。
黄蓉万宏伟侯燕文陈艳莉朱毓
关键词:体位分娩干预性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