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健

作品数:1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专利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试剂
  • 7篇试剂盒
  • 6篇基因
  • 4篇引物
  • 4篇肉芽
  • 4篇肉芽肿
  • 4篇肉芽肿性
  • 4篇探针
  • 4篇细菌
  • 4篇杆菌
  • 4篇棒状杆菌
  • 3篇综合征
  • 2篇蛋白
  • 2篇滴数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心脏病患儿
  • 2篇样本量
  • 2篇肉芽肿性乳腺...
  • 2篇乳腺

机构

  • 16篇广东省妇幼保...
  • 2篇广东省第二人...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马健
  • 12篇张亮
  • 6篇李泌
  • 5篇周伟平
  • 4篇于海静
  • 4篇王颀
  • 4篇黄淑君
  • 2篇杜丽
  • 2篇孙善权
  • 2篇王继成
  • 2篇穆小萍
  • 2篇秦丹卿
  • 2篇谢四梅
  • 2篇连臻强
  • 2篇张翠翠
  • 2篇陈秋平
  • 2篇王波
  • 1篇尹爱华
  • 1篇韩旎
  • 1篇牛建民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国产前诊断...
  • 1篇中华新生儿科...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棒状杆菌属细菌和克氏棒状杆菌多重荧光定量PCR引物、探针、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状杆菌属细菌和克氏棒状杆菌多重荧光定量PCR引物、探针、试剂盒和检测方法。本发明针对棒状杆菌属细菌23S rRNA基因及克氏棒状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利用多重荧光定量PCR...
张亮马健周伟平李泌周香城王颀于海静王波
甲基化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自闭症男童中脆性X综合征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建立一种经济、快速的检测男性脆性X综合征检测方法。方法应用甲基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MSP)检测已知脆性X综合征男性患者和正常男性的脆性X智力低下基因1(FMR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测试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应用该方法对特殊学校54例自闭症男童进行病因学检查,并对阳性样本用侧翼PCR(F⁃PCR)进行复核。结果在特殊学校的54例自闭症男童样本中发现1例FMR1甲基化阳性,F⁃PCR方法复核为CGG重复数为全突变,其母亲为前突变携带者。结合临床症状,该自闭症男童可以确诊为脆性X综合征,检出率为1.85%(1/54)。结论本文所建立的qMSP方法可以对FMR1基因的CpG甲基化状态进行快速分析,可作为男性疑似脆性X综合征检测的可靠方法。
陈剑虹黄淑君马健周伟平张亮
关键词:脆性X综合征FMR1基因
补肾益气活血方对FGR大鼠小肠上LAT1表达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方对宫内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大鼠小肠上氨基酸转运蛋白LAT1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被动吸烟法构建Wistar大鼠FGR模型,将35只孕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药结合组,其中5只孕鼠未获得胎鼠,最终30只孕鼠入组。采用Realtime 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胎鼠及孕鼠小肠上氨基酸转运蛋白LAT1(SLC7A5)及其重链4F2hc(SLC3A2)的mRNA及蛋白表达,并比较其表达差异。结果FGR模型组孕鼠小肠上氨基酸转运蛋白LAT1及其对应mRNA SLC7A5表达上调,经补肾益气活血方和(或)精氨酸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下调,且各治疗组胎鼠体重均高于FGR模型组。结论孕鼠小肠上LAT1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可能与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宫内生长受限的作用机制有关。
刘倩郑小红彭静马健吴菁
关键词: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补肾益气活血方
利用微滴数字PCR检测α珠蛋白基因拷贝数的引物探针、试剂盒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滴数字PCR检测α珠蛋白基因拷贝数的引物探针、试剂盒及应用。该引物探针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实现了利用一对引物和两条探针就可检测出所有α珠蛋白基因拷贝数缺失和重复类型,且能保证较高...
杜丽包秀勤秦丹卿王继成张亮马健周香城姚翠泽
检测Prader-Willi综合征/Angelman综合征的qMS-PCR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一种检测Prader‑Willi综合征/Angelman综合征的qMS‑PCR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用于检测SNRPN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引物对和TaqMan‑MGB探针、用于检测SNRPN启动子区域非甲基化的引物...
马健张亮周香城雷雯李泌黄淑君
一种棒状杆菌属细菌和克氏棒状杆菌多重荧光定量PCR引物、探针、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状杆菌属细菌和克氏棒状杆菌多重荧光定量PCR引物、探针、试剂盒和检测方法。本发明针对棒状杆菌属细菌23S rRNA基因及克氏棒状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利用多重荧光定量PCR...
张亮马健周伟平李泌周香城王颀于海静王波
文献传递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reveals different molecular patterns in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s between early-and lateonset preeclampsia
梁萌梦牛建民张亮邓华马健周伟平段冬梅周宇恒徐惠锟陈龙丁
碳酸酐酶9对低氧诱导未足月胎儿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9(carbonic anhydrase 9,CA9)对低氧诱导未足月胎儿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RMEC)增殖的影响。方法获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自然流产未足月胎儿眼球,分离视网膜并得到RMEC,使用CD34进行内皮细胞鉴定。将得到的胎儿RMEC及购买的成人RMEC置于常氧及低氧培养箱(1%O_(2)+5%CO_(2)+94%N2)培养,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A9的差异表达。使用小干扰RNA技术敲降CA9基因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加入CA9抑制剂U-104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率。结果成功提取原代RMEC,第三代细胞CD34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细胞计数近100%。未足月胎儿及成人RMEC低氧组CA9 mRNA表达量均高于常氧组(胎儿67.80±10.31比1.00±0.04,P<0.001;成人1.72±0.22比1.00±0.02,P=0.014);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可见未足月胎儿RMEC低氧组CA9表达量明显升高,与CA9 mRNA表达量相对应。在未足月胎儿RMEC转染siCA920 nM时,敲降效率可达95%(P<0.001)。CCK-8法检测敲降CA9基因48 h后对未足月胎儿RMEC增殖的影响,可见siCA9组OD值低于阴性对照siNC组(0.57±0.05比0.90±0.03,P<0.001)。加入100μM CA9抑制剂U-104,低氧+100μM U-104组未足月胎儿RMEC细胞活率低于低氧组(99.16%±3.82%比119.10%±1.72%,P=0.002)。结论在低氧诱导模型中,CA9在成人及未足月胎儿的RMEC表达不同,抑制CA9可抑制未足月胎儿RMEC增殖。
罗先琼范弯弯王宁陈娟马健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低氧细胞增殖
肉芽肿性乳腺炎棒状杆菌检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早期明确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脓液中是否感染棒状杆菌,并根据结果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指导早期临床抗菌用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中心诊治并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共42例,应用PCR方法检测患者脓液中的棒状杆菌。阳性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单纯抗生素、抗生素+激素及单纯激素,阴性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抗生素+激素及单纯激素。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及治愈率。结果治疗感染棒状杆菌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抗生素方案包括短效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及长效抗分枝杆菌三联药物。42例患者,PCR检测脓液明确棒状杆菌阳性21例,术后复发率23.5%。单纯抗生素组、抗生素+激素组及单纯激素组对感染棒状杆菌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4,P=0.036)。PCR检测棒状杆菌阴性21例,术后复发率16.7%,抗生素+激素组及单纯激素组对无细菌感染的GM患者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9,P=0.719)。结论GM患者及早发现棒状杆菌的感染对临床指导亲脂抗生素的应用有意义。
陈惠娴于海静谢四梅连臻强马健穆小萍伍彩霞赵丽梅王颀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棒状杆菌抗生素
细菌array-CGH技术用于比较牙龈卟啉单胞菌不同菌株基因组差异的研究
2016年
目的:构建牙龈卟啉单胞菌(简称P.gingivalis)全基因组规模的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简称arrayCGH)芯片平台,分析不同菌株间基因组的差异,为后续检测临床分离株的毒力基因,进一步阐述牙周炎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综合已经全基因组测序的12株P.gingivalis菌的序列信息,设计探针序列,定制芯片。提取P.gingivalis高毒力株W83和低毒力株ATCC 33277的基因组DNA,利用array-CGH检测其全基因组的差异DNA片段,并运用PCR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Array-CGH结果显示两组菌株间存在几个连续片段的拷贝数不同。P.gingivalis W83的部分特异片段参与编码毒力致病因子。在P.gingivalis ATCC 33277的特有片段中,部分编码蛋白可增强细菌表明粘附力,使其具有高粘附力。从中挑选12个基因进行PCR差异性验证,证实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用array-CGH芯片的方法来分析全基因组拷贝数的变化具有分辨率高,能精确定位异常片段的特性。本文成功构建了array-CGH技术检测P.gingivalis不同毒力株基因差异的平台,为后续比较临床分离株的差异DNA片段,筛查毒力基因,深入阐述牙周炎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李心悦张亮吕莉娟马健周伟平黄淑君周香城贺俊成叶宁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