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娟娟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烯
  • 2篇手性
  • 2篇手性识别
  • 2篇纳米
  • 1篇电致化学发光
  • 1篇对映
  • 1篇对映体
  • 1篇杂化
  • 1篇杂化材料
  • 1篇色氨酸
  • 1篇吡啶
  • 1篇联吡啶
  • 1篇联吡啶钌
  • 1篇纳米铂
  • 1篇纳米杂化
  • 1篇纳米杂化材料
  • 1篇金纳米粒子
  • 1篇糊精
  • 1篇化学发光

机构

  • 3篇西南大学

作者

  • 3篇傅英姿
  • 3篇许娟娟
  • 3篇王庆红
  • 2篇郭冬梅
  • 1篇夏巧

传媒

  • 1篇化学传感器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电致化学发光法识别脯氨酸对映体
手性是生物体的基本属性和自然界的普遍现象,而氨基酸作为生命体的基石,除甘氨酸外均具有手性。且不同构型的氨基酸在生物学和医药学中具有不同的作用[1]。如L-脯氨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是神经调节器或传递的候选者[2],而D-脯氨...
王庆红郭冬梅轩春芝许娟娟傅英姿
关键词:电致化学发光手性识别联吡啶钌金纳米粒子
基于巯基-β-环糊精手性识别多巴对映体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氨基化离子液体修饰的氧化石墨烯(IL-rGO)、电沉积纳米金(dpAu)和巯基-β-环糊精(β-CD-SH)构建手性传感界面,并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该传感界面对多巴对映体的手性识别。其中,氨基化离子液体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和电沉积纳米金能有效促进电子的传递,催化多巴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巯基-β-环糊精作手性选择剂,识别多巴对映异构体。实验发现,D-多巴在传感界面的电流响应信号明显大于L-多巴,且峰电流差值达到88μA,说明研制的传感体系与D-多巴的作用更强。在1.0×10-5 mol/L至5.0×10-3 mol/L 浓度范围内, D-多巴和L-多巴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呈线性响应,检出限分别为2.1×10-6 mol/L 和3.3×10-6 mol/L(S/N=3)。该传感器制备简单、响应快速、检测灵敏,可用于手性化合物的识别研究。
郭冬梅冉佩瑶王庆红许娟娟傅英姿
关键词:手性识别石墨烯
β-环糊精-纳米铂/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构建的色氨酸手性传感器
色氨酸(Trp)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L/D-色氨酸(L/D-Trp)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用途.L-Trp 在人及动物代谢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被喻为第二氨基酸,D-Trp在动物体内含量非常少,在人体内几乎不发生代谢作用,主...
许娟娟夏巧王庆红轩春芝林霞傅英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