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滋阳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大学生
  • 4篇高校
  • 4篇创业
  • 3篇教育
  • 3篇创业教育
  • 2篇大学生创业
  • 2篇学生创业
  • 2篇产学研
  • 1篇大学生创业者
  • 1篇育人
  • 1篇制造业
  • 1篇随机前沿函数
  • 1篇农村
  • 1篇农村籍大学生
  • 1篇人工智能
  • 1篇忠信
  • 1篇助困
  • 1篇总体结构
  • 1篇维度
  • 1篇物流

机构

  • 9篇江苏大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9篇李滋阳
  • 4篇石宏伟
  • 3篇罗建强
  • 1篇周以林
  • 1篇王泽民
  • 1篇李洪波
  • 1篇李国昊

传媒

  • 2篇高校教育管理
  • 2篇中国高校科技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中国集体经济
  • 1篇物流科技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甘肃省物流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
2015年
从1993~2013年甘肃省年度数据对甘肃地区经济与物流业发展状况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文章首先选取三个能够代表物流业近期发展状态的指标和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并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甘肃省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验证短期修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甘肃省经济增长对物流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物流产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还不显著。
钱少单王泽民李滋阳
关键词:物流业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
创业型助困视角下农村籍大学生的新乡贤之路被引量:7
2020年
农村籍大学生具有“知农爱农”的特质和“惠农兴农”的潜力,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和新乡贤的重要潜在群体。高校资助体系的日益完善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逐步成熟为探讨农村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创业型助困”提供了可行条件。相比于传统资助模式,创业型助困具有全方位、可持续、高站位、广受益等优势,可更好地实现农村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他助”到“自助”、由“解困”到“成才”、由“立己”到“利他”的积极转变。在此基础上,基于生物群落、无形支持和能量转化维度构建的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为高校引导农村籍大学生成为新乡贤提供了现实路径。
李滋阳石宏伟王海军
关键词:农村籍大学生高校资助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探讨——基于随机前沿函数的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高校作为人才聚集地和技术孵化器,在科技创新体系中起到关键作用。在创新体系中多元主体协同合作背景下,研究高校科技创新的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寻定创新效率瓶颈、优化创新活动路径、推进创新事业发展意义重大。文章结合创新体系中各主体功能及关系进行分析,从高校科技创新角度出发,构建相应指标评价体系;并根据各投入产出维度进行随机前沿分析;最后,以江苏省省域高校和高校J为代表,对其科技创新活动相关数据进行实例研究。
李滋阳李洪波王海军周以林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随机前沿函数
高校创新策源能力的概念、维度与提升策略——研究中的辨析与讨论被引量:3
2022年
高校创新策源能力是创新策源能力的下位概念。目前,学界关于创新策源能力的理论与评价研究较为丰富,但对高校创新策源能力的研究尚少,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创新能力精细化的进程。文章首先系统性回览相关文献,提出高校创新策源能力的概念。其次,基于概念,厘清高校创新策源能力的维度划分思路、分解力内涵及维度释义凝练,进而梳理各维度分解力及高校创新策源能力的作用机理,探明创新策源供给侧、需求侧和贯通侧依托高校创新策源能力全链贯通、创产共荣的运行机制。然后,阐明高校创新策源能力提升策略与路径。最后,提出该研究领域值得深挖的研究方向。
李滋阳石宏伟罗建强
高校产学研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瓶颈、机遇与路径被引量:8
2021年
数字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高校产学研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实现“中国智造”跨越式发展。高校产学研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一方面依然存在瓶颈,包括政策体系完整度低、教研场景驱动性低、科研成果适配性低和成果的投资收益问题等,另一方面亦具备四大发展机遇,即经济社会新跨越思路、传统制造业累积势能、教育供给侧变革需求和科研工作聚焦感提升。基于此,提出四点推进路径:精准支持各级政府政策创新、打造数字化人才培养高地、加深基础研究稳固核心技术积累以及以知识产权保护明确研发红利分配。
李滋阳石宏伟罗建强朱珠
关键词:高校产学研制造业人工智能
基层工作角色实践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优化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实践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提升大学生创业素养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基于基层工作角色实践对大学生创业素养的提升作用,文章借鉴基层工作角色实践过程的阶段划分理念对大学生创业实践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对大学生创业者主体角色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匹配的三层次创业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优化路径进行探索,并厘清大学生创业者主体角色特点演变的内在逻辑,构建出基层工作角色实践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优化概念模型,最终形成"3+3"教育思路,即基于"角色认知-角色实践-角色构建"三阶段的"引导式-计划式-主体式"三层次创业教育新思路。
李滋阳李国昊王海军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基于总体结构等级分析法的大学生创业比赛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大学“赢在江大”为例
目前,部分大学生创业比赛形式化明显,成果检验低于预期目标,影响力呈下滑趋势.因此,承办单位应明确大学生创业比赛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不断完善各项筹备工作,以促进优质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文章以江苏大学“赢在江大”为例,基于总...
李滋阳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赛形式
大学生创业者新儒商精神之忠信意识形成机理研究
2017年
忠信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外在表现,亦是当代大学生创业者的立身之本、新儒商精神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大学生成长环境与人际关系的转变为主线,理清了创业者忠信意识的形成机理:"忠信"源自于家庭教育之"孝悌",初成于高校教育之"友善",成熟于创业团队的良性运作,忠由忠于本性演化为忠于职责,信作为社会、组织和创业者相互维系的纽带,促使创业者将市场规范内化为管理行为。明确新儒商精神之忠信意识的形成机理,可帮助大学生形成理性的创业观并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启示。
李滋阳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者
大学生智能制造竞赛育人绩效影响因素分析——10项竞赛的多案例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前大学生智能制造竞赛举办届次少、赛制不成熟,关键技术生成率和转化率低,育人绩效亟须优化。本研究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以育人绩效为起点,归纳提取竞赛链条中政、用、产、学、赛5个维度的24个影响因素;基于ISM方法,对智能制造竞赛育人绩效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及逻辑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提升大学生智能制造竞赛育人绩效,我国应研制以产业需求为牵引的赛事支持政策;全方位推进赛事平台的内涵建设;打造赛事的“学术通行证”品牌;吸引竞赛链条多主体多要素支持;引导参赛方切实提升备赛水平。
李滋阳石宏伟罗建强
关键词:大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