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虹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失恋
  • 3篇多维尺度分析
  • 3篇恋爱
  • 2篇心理
  • 2篇情绪加工
  • 2篇情绪启动
  • 2篇风险评估
  • 1篇大学生
  • 1篇动力系统
  • 1篇动力系统理论
  • 1篇心境
  • 1篇心理过程
  • 1篇心理评估
  • 1篇星球
  • 1篇学术界
  • 1篇眼动
  • 1篇应激
  • 1篇应激障碍
  • 1篇治疗师
  • 1篇人际网络

机构

  • 7篇河北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苏虹
  • 5篇宋耀武
  • 2篇仝宇光
  • 2篇孙时进
  • 1篇戴步云
  • 1篇杨志刚
  • 1篇杜秀敏
  • 1篇马晓辉

传媒

  • 3篇大众心理学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心理科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心理研究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rainspotting:眼动与不动的进展
2016年
Brainspotting(BSP)源起于戴维·加德纳博士多年的临床实践,是在一次咨询时通过对来访者的观察和了解发现的。它基于"激活共鸣视点"的存在,而所谓激活共鸣视点即"B rainspot",是指我们在回忆创伤事件过程中出现的状态,与视场内的某个特殊位置有着精确的匹配度,
苏虹
关键词:眼动匹配度面部表情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师
感情经历、失恋角色对恋爱认知-情绪分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为探究失恋后个体所出现的认知和情绪状况的原因,本研究考察了不同感情经历个体以及失恋个体中主动失恋和被动失恋者对"恋爱事件"的记忆和陈述方式的特征。方法:招募113名被试,根据感情经历和现状分为四组(失恋后单身45人,失恋后恋爱23人,从未失恋现恋爱11人,从未失恋现单身34人),失恋角色(主动36人、被动32人),使用多维尺度分析技术测量个体的认知-情绪分辨能力。结果 :四组中只有失恋后单身组且被动失恋的个体记忆方式中混淆了恋爱的认知和情绪成分,表现出较低的认知-情绪分辨能力。结论:(1)失恋后的再恋爱能够修复因失恋带来的混淆感;(2)失恋事件中的被动方往往比主动方体验到更多的混淆感。
孙时进苏虹宋耀武
关键词:失恋创伤记忆感情经历多维尺度分析
大学生成人儿童化问卷的初步编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索成人儿童化的内在结构,为进一步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成人儿童化现象提供量化依据.方法 采用开放式访谈,专家评价、参阅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问卷.结果 项目分析后组成的10题问卷的Cronbach's α信度系数和Guttman Split-Half信度系数在0.717~0.816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卡方自由度比,RMSEA,GFI,AGFI,NFI,IFI拟合指标分别为1.636,0.062,0.946,0.907,0.922,0.919.结论 成人儿童化的内在结构包括卡通化行为、规避成长和青涩化评价3个维度,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仝宇光苏虹
关键词:大学生问卷编制心理评估
高校学生职业生涯信念现状及时间因素对其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修订后的《生涯信念量表》对269名高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信念测量,并对其中28名被试进行了追踪研究。职业生涯信念量表包括完美主义、逃避顺从、价值判断和工作抱负四个维度。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信念有完美主义倾向,而未表现出职业上盲目的逃避顺从、价值判断武断或工作抱负过高等方面的不合理信念;(2)横向和纵向研究均发现,时间因素会影响个体的职业抱负和职业价值判断。
宋耀武苏虹马晓辉
成人儿童化现象的联想测验:来自词语联想和内隐联想的发现
2013年
成人儿童化是指生理上已成熟却仍保留儿童心态、拒绝进入成人世界的现象。本研究分别使用词语联想问卷和内隐联想测验研究成人儿童化现象的概念结构和大学生的内隐态度。结果表明:(1)成人儿童化的心理意义包含积极、消极和中性三个层面,表现为成年人保持童心和贪玩、幼稚以及情绪化;(2)大学生对成人儿童化现象的内隐态度与相容任务一致,对儿童化图像评价积极,说明大学生在内隐态度上有成人儿童化倾向;(3)内隐态度在性别和年级因素上差异均不显著。
苏虹戴步云仝宇光
关键词:内隐联想测验
失恋者对恋爱事件的情绪加工及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目的:失恋是亲密关系的结束,前人认为它总是与各种负面情绪相关联,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认为是压力事件。本研究探讨“情绪”在失恋者身上扮演何种角色。实验一:为明确失恋者以何种形式储存恋爱相关信息,以创伤事件的双重陈述理论为基础,...
苏虹宋耀武
关键词:失恋情绪启动风险评估多维尺度分析
失恋者对恋爱事件的情绪加工及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目的:失恋是亲密关系的结束,前人认为它总是与各种负面情绪相关联,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认为是压力事件。本研究探讨"情绪"在失恋者身上扮演何种角色。实验一:为明确失恋者以何种形式储存恋爱相关信息,以创伤事件的双重陈述理论为基础,...
苏虹宋耀武
关键词:失恋情绪启动风险评估多维尺度分析
文献传递
具身认知:横扫星球的演化?
2016年
近二十年来,"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处在认知科学舆论的风口浪尖,它被认为挑战了甚至可能替代标准认知科学,被看作是"演化中的下一步",但也有许多科学家对其持观望态度甚至质疑的想法。当代具身运动是认知科学从传统的符号逻辑逐步扩展到认知的本体——人脑和人类——的过程。各类具身运动的讨论仅停留在角度和方法上,因此缺乏整体的构架。劳伦斯·夏皮罗通过《具身认知》一书为我们梳理了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建构了一个具身认知的整体构架,也阐明了想要弄清"具身认知是否就是标准认知科学演化的下一步"所需知的前提。
苏虹
关键词:符号逻辑心理过程动力系统理论
失恋心境和失恋情绪诱发对冒险行为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考察失恋者和控制组在情绪启动后的风险选择特点,探究失恋心境和失恋情绪诱发对冒险行为影响的特征。方法:招募26名失恋被试和26名没有恋爱经历的被试,进行2组别(失恋组,控制组)×2情绪启动(启动,非启动)被试间设计,使用特定领域风险问卷评估冒险行为。结果:(1)情绪启动的主效应在经济、健康、社会、娱乐四个风险领域均显著,情绪启动组的冒险行为高于非情绪启动组;(2)失恋组的风险行为低于控制组,且只在社会和娱乐两个领域显著不同。结论:诱发失恋情绪引起更多冒险行为;而失恋心境状态下对冒险行为有所规避。
苏虹杜秀敏杨志刚宋耀武
关键词:失恋
从催眠的历史变迁和理论发展看催眠研究的未来被引量:6
2016年
催眠术作为流行于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技术流派,一直在争论中前行。文章旨在梳理历史变革背景下,催眠术从实践到实证再到指导实践的发展历程。催眠术伴随时代变迁拥有不同的理论视角和研究立场:蒙昧的巫术时代,催眠是神秘的;传统认知科学时期,催眠在大脑解离性和社会认知性的争论中发展;而刚刚掀起浪潮的具身认知时期,催眠会有怎样的发展和未来呢?催眠理论正在朝着具身方向推进和整合,未来是实证研究跟进的时代。
孙时进苏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