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菊芳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镇江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术后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反
  • 2篇炎症反应
  • 2篇镇痛
  • 2篇术后镇痛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法舒地尔
  • 2篇肺动脉
  • 2篇肺动脉高压
  • 2篇芬太尼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机构

  • 12篇江苏大学附属...
  • 4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镇江市第一人...

作者

  • 13篇袁菊芳
  • 9篇邵东华
  • 3篇张赢予
  • 3篇杭黎华
  • 2篇孙炳伟
  • 2篇戴甫成
  • 2篇吕德生
  • 2篇王洪
  • 2篇吴进
  • 2篇杨映红
  • 2篇陈远峰
  • 1篇孙彩霞
  • 1篇刘林娟
  • 1篇姜惠
  • 1篇陈正
  • 1篇王丽
  • 1篇陈梅珍
  • 1篇张大鹏
  • 1篇陈锁成
  • 1篇柳迎昭

传媒

  • 6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房颤射频消融术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芬太尼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组(复合组)。记录患者入室后静卧10 min(T0)、注药后10(T1)、20(T2)、30(T3)、60(T4)、120(T5)min及术毕(T6)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 O2),Ramsay镇静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芬太尼的用量、停药后清醒时间、满意度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手术时间、停药后清醒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复合组在T1、T2时的血压、心率较芬太尼组明显下降(P<0.05),芬太尼用量[(200.8±26.9)μg]亦比芬太尼组[(415.5±52.1)μg]明显减少(P<0.01),满意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明显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的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袁菊芳陈正邵东华
关键词:芬太尼房颤射频消融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麻醉方法的对比被引量:5
2006年
袁菊芳孙彩霞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瑞芬太尼丙泊酚
临床路径教学法联合PBL、CBL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体会
2022年
临床路径教学法(CPTM)是将临床路径的理念引入到临床医学生的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分泌科病种繁多,专业性较强,相关知识较抽象,对医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要求极高,因此,提高住院医师的培训质量十分重要。我院内分泌科通过开展CPTM联合PBL、CBL“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规范了规培医师的诊疗行为及带教流程,促进了规培医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提高了规培医师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能促进指导老师的专业能力和带教能力不断提升,值得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推广。
吴静姜惠王丽袁菊芳柳迎昭
关键词:PBLCBL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罗哌卡因用于术后镇痛的心电图观察
2003年
杨映红吕德生袁菊芳陈梅珍
关键词:罗哌卡因术后镇痛心电图
切口浸润麻醉复合帕瑞昔布静注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切口浸润麻醉复合帕瑞昔布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内脏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均分为帕瑞昔布组(P组)、腹腔内局麻组(B组)和对照组(C组)。P组于手术结束前约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B组于胆囊切除后在腹腔内喷洒0.25%布比卡因30 ml;C组于手术结束前约30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采用VAS评分记录患者术后1、4和24 h时内脏痛以及镇痛药的用量。结果术后1、4 h时,P组的内脏痛VAS评分显著小于C组(P<0.01)。P组和B组术后24 h内需要追加芬太尼镇痛的患者例数显著少于C组(10%vs.15%vs.60%,P<0.01)。结论手术结束前约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可以显著减轻LC术后内脏痛并且减少镇痛药的需求。
吴进戴甫成袁菊芳邵东华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帕瑞昔布术后疼痛
外源性CO释放分子对肺动脉高压大鼠NO及其合酶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外源性CO释放分子(CORM-2)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大鼠NO及其合酶(NOS)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MCT60 mg/kg。第15天经颈内静脉插管测右心室收缩压(sRVP),筛选出肺高压模型成功大鼠40只。将这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无活性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共5组。第21天取各组大鼠肺组织测NO、eNOS和iNO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无活性组NO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低剂量组NO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无活性组、低剂量组eNOS明显下降,iNOS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低剂量组eNOS升高,iNOS下降(P<0.01)。结论:CORM-2对PAH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eNOS、iNOS的活性进而影响NO的产生与释放来完成。
袁菊芳张赢予邵东华孙炳伟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氧化亚氮
结合德国临床医学教育模式探讨中国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见习课程的改革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对德国临床医学教育制度的研究,对比两国临床医学本科阶段见习模式的不同,总结出各自特点,并结合德国临床见习教育模式,对之前中国大学临床见习的缺点进行改革,制定出符合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见习的规范,并希望借此促进临床医学教育的改革、建设和管理,整体提高我院的临床医学教育水平。
汪雷刘林娟张明袁菊芳蒋勤益
关键词:教育模式
外源性CO释放分子对肺动脉高压大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外源性CO释放分子(CORM-2)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 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2)分组:正常组,PAH模型组,CORM-2(2mg)组,CORM-2(4mg)组;iCORM-2组共5组;(3)指标的检测:7d后测肺动脉收缩压力(mPAP)及右心室收缩压(sRVP);动脉血气分析观察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测右心肥大指数右心室游离壁重量/(左心室+室间隔)重量[RV/(LV+VS)]及肺干湿重比;取肺组织及心肌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PAH模型组、iCORM-2组、CORM-2(2mg)组,mPAP、sRVP明显升高,PaO2下降,RV/(LV+VS)值增大,肺干湿重比升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ORM-2(4mg)组有显著性差异(0.010.05)。结论CORM-2对MCT诱导的PAH大鼠有治疗作用。
袁菊芳张赢予陈锁成唐魏峰邵东华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野百合碱
法舒地尔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心脏手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体外循环(cardiac 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Ⅱ~Ⅲ级,NYH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法舒地尔组麻醉诱导前缓慢静注法舒地尔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3次/d,对照组予等容的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尿量及术后3天VAS评分。分别于CPB开始前(T1)、升主动脉开放(T2)、CPB结束(T3)及术后6 h(T4)时抽取桡动脉和颈静脉球部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于术前3 d,术后3、7 d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法舒地尔组T2、T3时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升高,Da-jvO2和CERO2降低(P<0.05),术后3、7 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法舒地尔通过降低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氧代谢率,可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袁菊芳杭黎华陈远峰王洪邵东华
关键词:法舒地尔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理干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不定陈诉综合征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语言性心理干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不定陈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不定陈诉综合征患者48例,在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为主的治疗前,刻意用语言进行心理疏导,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优):就诊时的第一主诉和伴随的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无复发,有41例(85.4%);好转(良):就诊时的第一主诉和大部分伴随自觉症状消失,虽有个别症状,但经其他神经阻滞后症状消失。有6例(12.5%);无效(差):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很快复发,1例(2.1%)。结论对不定陈诉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是一种确切有效。
戴甫成邵东华袁菊芳杨映红
关键词:干预性研究星状神经节神经传导阻滞不定陈诉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