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薇

作品数:6 被引量:94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主题

  • 2篇文学
  • 2篇华顿
  • 2篇黑人
  • 2篇《他们的眼睛...
  • 1篇心理真实
  • 1篇意象
  • 1篇闸门
  • 1篇尚文
  • 1篇社会达尔文主...
  • 1篇盛衰
  • 1篇时尚文化
  • 1篇女性主义
  • 1篇族裔
  • 1篇作家
  • 1篇外国文学
  • 1篇文化
  • 1篇文学传统
  • 1篇文学评论
  • 1篇习俗
  • 1篇理想国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

作者

  • 6篇孙薇
  • 1篇程锡麟

传媒

  • 3篇英美文学研究...
  • 1篇国外文学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西南民族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打开记忆的闸门——记莫里森《宠儿》中水的意象和象征被引量:15
2002年
托里·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裔美国黑人女性。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又译《爱娃》 ,1987)将她带到这一殊荣的顶峰。莫里森在《宠儿》中大胆地运用了水的意象和象征。她以诗化现实主义的手法将丰富的象征和隐晦的意象与黑人历史文化和主人公的心理真实结合起来 ,虚实相衬 ,巧妙地深化了全书的主题 ,重现了“黑人经历的诗一般的美妙和痛苦”[1 ] (p .9333) 。
孙薇
关键词:意象心理真实外国文学美国黑人
解读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从《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紫色》看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传统被引量:72
2004年
“妇女主义”不仅是解读沃克作品的钥匙 ,更是贯穿现代非洲裔女性文学传统的纽带。它体现了黑人女性的理想生存状态 ,强调女性主义在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环境中的多元性 ,填补了强势“白人—男性”传统下黑人女性文学传统的空白。本文通过“妇女主义”的概念对赫斯顿的《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沃克的《紫色》进行分析 ,从两个作品的“呼唤”和“回应”证明黑人女性文学传统的统一性和延续性。
孙薇程锡麟
关键词:妇女主义《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紫色》文学评论
美国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族裔意识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科幻小说所呈现的以人类(所有种族)为中心的星际大同或各物种恶性竞争引发的星际大战通常被认为是缺乏族裔意识、欠缺现实考虑的表现。但美国华裔作家刘宇昆力图在科幻的语境中构建新的种族话语的地图,他的思想实验有意识地保留了族裔特色,自觉探讨了双重身份与传统认知结合的可能。他的族裔意识强烈、理性,具有典型的男性气质特征。他的创作符合当代华裔小说发展的大致方向,其独特的想象阈为种族问题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想纬度,也带来了尖锐的、模拟现实的思想交锋。
孙薇
关键词:美国华裔科幻
莉莉之死与“精神共和国”——伊迪丝·华顿关于伦理悲剧的尝试被引量:1
2012年
伊迪丝·华顿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最后的"文学贵族"。她的小说多侧重于描写维多利亚时代末期纽约社会顶层的一个特殊人群——老纽约。华顿的早期小说《欢乐之家》讲述了该背景下主人公莉莉·巴特被上流社会抛弃和牺牲,最后孤独死去的故事。本文从古老的道德命题入手,重新从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华顿对当时社会道德危机的应对,分析了华顿对理想社会的知识和情感关注。
孙薇
关键词:习俗社会达尔文主义理想国
伊迪丝·华顿与时尚——服饰书写下的老纽约文化被引量:2
2011年
服饰书写是风俗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通过服饰的实体描写揭示服饰特征所隐藏的文化内涵,解读社会时尚背后的隐喻。本文将以此为基点切入作家伊迪丝·华顿最著名的两部风俗小说,用其中大量精确的服饰书写剖析时尚与阶级、性别的关联及其对个人和大众的影响,探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商品/消费社会形成之际老纽约时尚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它所表现的大众文化的道德观、价值观。
孙薇
关键词:时尚文化
“乐园”的覆灭——从《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乐园》看黑人民族主义的盛衰被引量:1
2008年
黑人民族主义中躁动的"分离主义"情绪支持着黑人民众脱离白人社会,自己去寻找和建立自己的"乐园"。从20世纪初期的"回归非洲运动"到60年代黑人权力运动所主张的"分离"和"独立"无一不昭示着民族主义的乌托邦实践。他们的"乐园"是否能存在下去?黑人女性作家赫斯顿与莫里森在她们的作品当中预示和验证了这一乌托邦建设的成果,指出黑人民族主义运动中潜在的一些问题,否认黑人女性文学传统脱离社会现实的"非政治"色彩。
孙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