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满永宏

作品数:29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南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6篇内皮
  • 6篇内皮细胞
  • 6篇基因
  • 6篇杆菌
  • 5篇耐药
  • 5篇结核
  • 5篇结核分枝杆菌
  • 5篇分枝杆菌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肝癌
  • 3篇棕榈
  • 3篇棕榈酸
  • 3篇利福
  • 3篇利福平
  • 3篇利福平耐药
  • 3篇耐药性
  • 3篇静脉内
  • 3篇静脉内皮

机构

  • 26篇南阳医学高等...
  • 2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作者

  • 26篇满永宏
  • 9篇赵岩
  • 6篇包东武
  • 5篇张伟
  • 4篇张东献
  • 4篇张驰
  • 3篇王宇卿
  • 3篇陶俊良
  • 3篇赵斐然
  • 2篇杨增茹
  • 2篇陈莉
  • 2篇薛士鹏
  • 2篇杨乐
  • 2篇罗小萌
  • 2篇王卫娜
  • 2篇张世静
  • 2篇宋彬
  • 2篇周向阳
  • 1篇张德重
  • 1篇蔡金保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甲基亚砜(DMSO)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砜(DMSO)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用DMSO干预细胞,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甲胎蛋白(AFP)和清蛋白(ALB)的分泌量;酶促反应试剂盒检测细胞中γ-谷胺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用DMSO处理HepG2细胞72h后,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细胞的形态向成熟细胞分化;细胞AFP的分泌量和γ-GT酶的活性明显降低,ALP活性和ALB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DMSO具有诱导人肝癌HepG2向正常细胞分化的作用并抑制细胞增殖。
赵岩赵斐然满永宏
关键词:HEPG2细胞诱导分化
维生素C和多西环素联用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C和多西环素(Doxycycline)联用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用维生素C和多西环素联合干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情况,MTT法检测Vitmin C和Doxycycline联合应用对HepG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同时测定肝癌细胞肿瘤标志物(AFP、γ-GT)和凋亡蛋白(Fas、Bcl-2、Bax)的含量。结果用维生素C和多西环素联合干预HepG2细胞72h,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p<0.05);肿瘤标志物(AFP、γ-GT)和凋亡抑制蛋白Bcl-2含量下降(p<0.05);凋亡蛋白(Fas、Bax)的含量升高(p<0.05)。结论维生素C和多西环素联合应用在肝癌HepG2细胞体外培养时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与增加癌细胞的凋亡作用有关。
赵岩赵斐然满永宏杨乐张驰
关键词:维生素C多西环素HEPG2细胞凋亡
白皮杉醇抑制棕榈酸盐诱导的肌细胞炎症反应被引量:1
2017年
白皮杉醇已在多种细胞中被证明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效果,但其对棕榈酸盐诱导的肌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尚不清楚。本课题研究了白皮杉醇对棕榈酸盐诱导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棕榈酸盐处理12、24和36小时后,能显著上调TNF-α和IL-6的分泌。而白皮杉醇处理能有效抑制TNF-α和IL-6的分泌。这些结果说明,白皮杉醇可用于肌细胞炎症反应的预防。
张东献陶俊良满永宏张伟
关键词:TNF-ΑIL-6
一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poB突变基因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涉及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检测方法,提出一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poB突变基因的方法,采用以下步骤:培养—提取—扩增—纯化—消化—分离—密集—显像—鉴定,与现有的同类检测方法相比,由于采用一...
满永宏包东武罗小萌
消化道感染铁线虫1例报告被引量:2
2012年
患者,男,79岁,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人。2011年4月诊断为食道癌,在郑州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作食道支架置入术。手术前后曾因进食阻噎,出现严重恶心和呕吐。住院期间某日晨起患者发现其使用的痰盂内有两条长约20 cm黑褐色、运动极为活跃的虫体,
杨增茹满永宏张驰宋彬
关键词:消化道感染食道支架置入术
南阳市耐多药结核(MDR-TB)rpoB基因突变分子特征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南阳市耐多药结核菌(MDR-TB)利福平耐药相关的rpoB基因突变分子特征。方法特异性扩增172株MDR-TB rpoB基因耐药决定区(81 bp)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有157株(91.2%)在耐药决定区发生了突变,最常见的三种突变类型是531(TCG-TTG),526(CAC-GAC)和533(CTG-CCG),突变率分别为41.3%,11.6%和10.5%。结论 rpoB基因耐药决定区(81 bp)的基因突变是引起南阳市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的主要原因。
满永宏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RPOB基因
2011年南阳市结核病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2011年南阳市结核分枝杆菌对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南阳市结核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WHO),将2011年南阳市结核病防治所痰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对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INH、RFP、SM、EMB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共测定322株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其中196株有不同类型的耐药,对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RFP 41.3%,SM 36.6%I,NH 34.8%,EMB 23.3%,MDR-TB率为27.6%。结论:南阳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程度比较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
满永宏周艳艳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
棕榈酸对EA.hy926细胞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棕榈酸(PA)对内皮细胞株EA.hy926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检测胆固醇流出、胆固醇胞内转化、脂蛋白摄入以及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株EA.hy926,分为白蛋白(ALB)对照组和PA处理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ABCG1、27-羟化酶、清道夫受体A1(SR-A1)、SR-B1、CD36、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肝X受体α(LX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变化。结果和ALB对照组相比,10、20、30μmol/L PA处理组ABCG1 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20、30μmol/L PA处理组CD36、LOX-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ALB对照组相比,10、20、30μmol/L PA处理组LXRα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01、P<0.05、P<0.001),10μmol/L PA处理组PPARγ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10、20、30μmol/L PA处理EA.hy926细胞未显著影响ABCA1、SR-A1、SR-B1、27-羟化酶的表达。结论PA能够改变内皮细胞EA.hy926细胞胆固醇流出和脂蛋白摄入相关基因的表达,其机制与LXRα和PPARγ信号途径有关。
满永宏张驰赵晴包东武张伟赵岩王宇卿张东献
关键词:棕榈酸胆固醇代谢内皮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一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poB突变基因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涉及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检测方法,提出一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poB突变基因的方法,采用以下步骤:培养-提取-扩增-纯化-消化-分离-密集-显像-鉴定,与现有的同类检测方法相比,由于采用一...
满永宏包东武薛娣王卫娜罗小萌梁晓燕郭艳丽
文献传递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孤儿核受体NOR1表达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孤儿核受体NOR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ox-LDL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组、ox-LDL高、中、低剂量组(25μg/ml、50μml、100μg/ml、200μg/ml),采用CCK8法检测HUVEC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NOR1转录水平变化,采用Western-Blot分析NOR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HUVEC中加入不同浓度ox-LDL共同培养12h后,CCK8值与ox-LDL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Ox-LDL能够诱导NOR1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NOR1 mRNA峰值出现在ox-LDL共同培养后的3h,NOR1蛋白质最大值出现在ox-LDL共同培养后的6 h。结论:ox-LDL能够损伤HUVEC,并能诱导NOR1的表达上调,其在内皮细胞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东献陶俊良张伟满永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