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雁飞

作品数:1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螺旋CT
  • 3篇肺部
  • 3篇CT表现
  • 2篇动脉期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胰腺
  • 2篇生理
  • 2篇生理因素
  • 2篇肿瘤
  • 2篇结节
  • 2篇肺内
  • 2篇肺内结节
  • 2篇改良法
  • 2篇肝动脉
  • 2篇肝动脉期
  • 2篇高分辨力CT
  • 2篇半月板
  • 2篇病例
  • 2篇病例报告
  • 1篇大血管

机构

  • 15篇郯城县第一人...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刘雁飞
  • 11篇孙树群
  • 2篇陈同刚
  • 1篇王金亮
  • 1篇周诚
  • 1篇杨明
  • 1篇潘纪戌
  • 1篇王素兰
  • 1篇李云
  • 1篇王秀荣
  • 1篇张亚中
  • 1篇徐洁

传媒

  • 5篇中国辐射卫生
  • 3篇山东医药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诊断肾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2003年
刘雁飞李云孙树群
关键词:肾肿瘤放射摄影术脂肪瘤放射摄影术病例报告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颅脑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评价新生儿颅脑多层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高度怀疑颅内病变的足月新生儿90例和早产儿60例,随机各分3组行常规(150mAs)及低剂量(30、40mAs)颅脑CT扫描,观察比较其对颅脑正常结构(颅骨、灰白质界、脑室边缘、脑沟回)的显示差异及辐射剂量差异。结果(1)足月新生儿40mAs、30mAs和早产儿40mAs、30mAs的CTDIvol与常规剂量150mAs的比值分别为20.0%、26.7%,其DLP与常规剂量比值为20.0%、26.7%。(2)图像质量评价结果足月新生儿150mAs,40mAs的可诊断图像χ2检验,P>0.05,提示上述剂量图像无显著性差异,30mAs可诊断图像χ2检验,P<0.05,提示图像质量差异有显著性。早产儿150mAs,40mAs,30mAs可诊断图像χ2检验P>0.05,提示上述剂量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适用于新生儿脑部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足月新生儿采用40mAs早产儿用30mAs左右的扫描条件较为适宜。有利于患儿的辐射防护。
杜桂枝刘雁飞王金亮李丹彭民牟宽
关键词:颅脑低剂量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肝动脉期与生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肝动脉期的时间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心率和血压等一系列生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出肝动脉期的规律。方法:对60例胸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获得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心率和血压等生理参数,固定强化时的药物浓度、注射速度和注射剂量。对其中30例固定动脉延迟时间25s,扫描腹腔动脉起始部腹主动脉内的平均CT值,分析CT值变化与各生理因素的相关关系;对另外30例在腹腔动脉起始部腹主动脉内固定CT值120Hu为激发扫描预定值,研究达到此值时的时间与生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固定时间扫描组CT值最小值为70·70Hu,最大值为275·00Hu,平均值为189·69Hu,标准差为46·54Hu。男性平均168·22Hu,女性平均211·17Hu。与CT值变化相关的变量有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动脉期时间相关的变量有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P<0·05),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身高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肝脏动脉期为(23·25±10·88)s,与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有关,体质量越大,时间就越长。利用时间-体质量公式和时间-体质量指数公式可以求出肝动脉期时间。使用CT的激发扫描功能控制曝光时间能得到更准确的肝动脉期时间。
刘雁飞孙树群
关键词:年龄因素性别因素
螺旋CT斜位扫描半月板技术分析
2005年
刘雁飞孙树群
关键词:半月板斜位螺旋CT健康成人改良法CT表现
94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CT表现
2004年
刘雁飞孙树群
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病CT表现患儿
螺旋CT靶重建技术与高分辨力CT在肺内结节诊断应用中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通过研究获得螺旋扫描靶重建技术取代高分辨力CT在肺内结节应用的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X射线检查发现肺内占位性病变的患者20例,对肺部使用螺旋方式扫描,再对肿块进行高分辨CT扫描,把螺旋扫描原始数据通过床位选择对肿块区域作靶重建处理,将高分辨和靶重建所获得的2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统计、总结。结果靶重建获得图像平均每例32.7层,高分辨力CT获得图像平均每例3.5层。靶重建测得平均CT值为(41.16±16.13)HU,高分辨CT测得平均CT值为(39.15±41.38)HU。这2种方法对20例影像诊断相同,共15例肺癌,5例肺结核球。靶重建所显示的肿块各种征像稍多于高分辨CT。结论在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CT扫描中,靶重建技术较高分辨CT具有避免再曝光、减少球管损耗、操作方便安全、获得更多影像信息等优点,所以靶重建技术可以完全取代高分辨力CT在肺内结节中的应用。
刘雁飞宋晶玉徐洁
关键词:高分辨力CT肺内结节螺旋CT肺内占位性病变高分辨CT扫描肺部占位性病变
急性胰腺炎合并重度脂肪肝CT影像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采用CT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肝脏的影像学变化,探讨急性胰腺炎和脂肪肝的关系,以提高CT对胰腺炎的诊断率。方法对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行上腹部CT平扫,观察肝脏和胰腺的CT表现,在胰腺炎恢复后复查,观察对比肝脏和胰腺的CT表现,并结合检验结果综合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时CT表现胰腺增大,密度减低或不均匀,周围可有液性渗出,吉氏筋膜增厚,胰腺增强幅度小且不均匀;同时均伴有肝脏密度明显减低。认为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细胞和间质水肿、脂肪组织坏死及出血,这是胰腺CT表现的病理基础;血清淀粉酶和三油甘酯等血脂的增高是脂肪肝形成的基础。结论凡是急性胰腺炎患者,都会出现重度脂肪肝。所以对于有临床症状而胰腺CT表现不典型的急性胰腺炎,如果发现有脂肪肝表现,则可以做出胰腺炎的提示性诊断。
孙树群刘雁飞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脂肪肝血脂螺旋CT
螺旋CT改良法扫描半月板技术研究
2006年
目的掌握正常半月板在斜冠状位上的CT表现特点,制定CT判断正常半月板的标准,为进一步研究半月板病变的CT诊断提供理论根据。方法使用螺旋CT机对33位成年人半月板给45~60角用1~3mm层厚扫描和1mm重建,使半月板图像置于胫骨平台之上,观察半月板的CT特点,并测量、计算其最大厚度和平均CT值。结果半月板在斜冠状位的CT表现是:轮廓清楚,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厚度逐渐变薄或增厚的带状结构。内侧厚(5.58±1.18)mm,外侧厚(7.82±1.80)mm;CT值内侧(93.53±16.11)HU,外侧(93.30±18.40)HU,平均(93.72±12.68)HU。结论螺旋CT改良法扫描半月板技术研究,掌握了正常半月板的CT表现。制定了判断正常半月板的标准,可用于CT诊断半月板病变的研究,也可用于胫骨平台及膝关节炎症等病变的检查。
刘雁飞孙树群张勇
关键词:螺旋CT半月板
正常成人肺部双相CT扫描
2000年
孙树群刘雁飞黄敬华
关键词:肺部成人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双相CT扫描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评价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COPD)肺部密度和体积在普通CT双相扫描下的表现。方法 :对 30例COPD患者与 5 0例健康成人 ,使用普通CT分别进行了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两个时相的扫描 ,在全肺选上、中、下三个区域 ,测量、计算肺部CT值和肺野体积值 ,把两组结果作比较。结果 :COPD组在深吸气末的CT值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 ,分别为 (- 90 1± 34)HU和 (- 886± 2 2 )HU ,但在深呼气末时则明显低于正常组 ,分别为 (- 870± 36 )HU和 (- 6 99± 5 2 )HU ,呼、吸气之间的差值两组分别为 (30± 17)HU和(187± 4 7)HU。在呼气CT像上 ,COPD组肺野体积仅减少 17% ,小于正常组 (40 % ) ,提示COPD患者中大多数有气体贮留。结论 :COPD患者较正常人有明显的气体贮留 ,可用普通CT对肺部作双相扫描进行诊断。
刘雁飞孙树群陈同刚杨明潘纪戌周诚宗国军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