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建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如东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颅脑
  • 4篇出血
  • 3篇引流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出血
  • 3篇脑损伤
  • 3篇急性
  • 2篇血肿
  • 2篇引流治疗
  • 2篇内压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自发性脑出血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压
  • 2篇颅内压监测
  • 2篇脑室
  • 2篇脑室出血
  • 1篇导管

机构

  • 14篇如东县人民医...
  • 1篇南通市第六人...

作者

  • 14篇沈建
  • 10篇王震
  • 9篇陈爱明
  • 8篇何建军
  • 8篇佘晓春
  • 8篇李金林
  • 7篇陈勇军
  • 7篇蒋晓明
  • 5篇孙榕呈
  • 1篇余晓春
  • 1篇孙德
  • 1篇陈立新

传媒

  • 8篇江苏省第十八...
  • 3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江苏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8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室引流+改良Ommaya囊埋置术治疗脑室出血
目的:探讨应用脑室引流+改良Ommaya囊埋置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体会.方法:2009.01~2012.12,采用脑室引流+改良Ommaya囊埋置术治疗脑室出血88例.结果:本组88例死亡16例,病死率18.18%,术后...
陈勇军余晓春王震何建军蒋晓明沈建李金林陈爱明
阿替普酶体外溶凝效果评价
2021年
目的:评估阿替普酶体外溶解血肿的最佳剂量、最佳作用时间以及最佳给药时机,为临床合理治疗颅内血肿提供参考。方法:分析阿替普酶不同剂量(0.25、0.5、1和2 mg)、不同作用时间(1、2和4 h)及不同给药时机(抽血后6、12和24 h)对体外5 mL血肿溶解效果的影响。依次固定其中一个变量因素,对其余2个因素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观察和评价阿替普酶体外溶凝效果。结果:不同作用时间及不同给药时机条件下,0.5、1和2 mg阿替普酶对体外5 mL血肿溶解效果均显著优于0.25 mg(均P<0.05);0.5、1和2 mg阿替普酶之间的溶凝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作用时间(1、2和4 h)及不同给药时机(6、12和24 h)阿替普酶的血肿溶解效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替普酶的使用剂量是影响其溶凝效果的主要因素,其溶凝每毫升血肿的最佳有效剂量为0.1 mg,且药物作用1 h足以发挥作用,但不同的给药时机对溶凝效果无显著影响。
沈建陈爱明王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阿替普酶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颅脑损伤术后急性脑积水9例报告
目的:探讨脑外伤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可行性.方法:对9例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急性脑积水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结果:6例脑积水好转,3例无好转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是防止脑损伤术后部分急性脑积水可行的治疗方法.
李金林孙榕呈陈爱明王震沈建
rTPA静脉溶栓联合动脉溶栓或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观察18例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急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联合动脉溶栓或支架取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例实施rTPA静脉溶栓联合动脉溶栓或支架取栓治疗。急诊完善相关常规检查后立刻实施rTPA 0.9mg/kg静脉溶栓(总量不超过90mg;先静脉推注10%,其余90%泵注60min)。其后依据造影结果行动脉溶栓或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18例中,除1例病情恶化外,其余17例患者症状均较治疗前好转或完全康复。溶栓前NIHSS评分为(15.9±3.2)分,治疗后即刻降低为(5.3±2.7)分(P<0.01),治疗后3d进一步降低为(3.1±1.5)分(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联合动脉溶栓或支架取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有效方法。
何建军沈建佘晓春陈立新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
自发性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形态学研究
目的:对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周围脑血管组织等在光镜下进行病理学形态观察,从微观形态结构上探讨脑水肿的发生机制,为防治脑水肿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实验组(自发性脑出血)、对照组(外伤性脑出血)各50例.结果:实验组23例...
佘晓春沈建陈勇军王震何建军蒋晓明李金林陈爱明
大骨瓣开颅及其二期颅骨修补术中的颞肌成形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及其颅骨修补术中颞肌成形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同期60例大骨瓣开颅病人,随机分成改良组(颞肌成形)和传统组(颞肌未成形)各30例.结果:除去两组死亡及未行颅骨修补的病例,改良组(21例)颞部形态及神经功...
佘晓春陈勇军何建军王震蒋晓明沈建孙榕呈
持续穿颅颅内压监测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持续穿颅颅内压监测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床边常规剃头消毒,弦距法定位,局麻,选择适宜长度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入脑实质或脑室,经穿颅针置入Codman ICP基本探头(Microsen...
佘晓春何建军王震孙榕呈陈勇军蒋晓明李金林陈爱明沈建
急性硬膜下血肿穿颅清除术初步报告
目的:总结穿颅清除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对28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实施选择性穿颅清除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弦距定位法确定穿刺点,选用2支2cm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
王震佘晓春李金林陈勇军陈爱明何建军蒋晓明沈建孙榕呈
低分子肝素对重型颅脑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效果
2023年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防治重型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 injury, TBI)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时机、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6月如东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重型TBI患者创伤后或术后5~7 d应用低分子肝素防治下肢DVT的效果,对低分子肝素防治的不同时间点、不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及手术与否患者出现下肢DVT的病例数进行比较。结果:80例重型TBI患者3周内发生下肢DVT共50例,其中周围型49例,混合型1例。并发颅内出血1例,气管切开处渗血2例,尿道、口腔出血各1例。重型TBI经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治疗3周时发生下肢DVT病例数较2周时明显减少;GCS 3~5分组与GCS6~8分组、手术组与非手术组下肢DVT病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应用于重型TBI患者下肢DVT的预防及治疗安全有效,应用时机为TBI或开颅手术后5~7 d且复查头颅CT无进展性出血。
沈建王震李金林陈爱明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低分子肝素下肢深静脉血栓
穿颅脑活检术27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LY-1型针穿颅施行脑活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YL-Ⅰ型穿颅针对27例颅内病变施行脑活检术.结果:术后病理学诊断胶质瘤16例、转移瘤4例、淋巴瘤3例、炎性疾病1例、神经...
佘晓春蒋晓明王震李金林陈勇军陈爱明何建军沈建孙榕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