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低剂量扫描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胸部
  • 1篇血肿
  • 1篇血肿增大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前
  • 1篇术前分期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术

机构

  • 6篇天津市宝坻区...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天津市宝坻区...

作者

  • 6篇李福兴
  • 1篇杨立平
  • 1篇杨立平
  • 1篇余水莲
  • 1篇江桂华
  • 1篇李文贵
  • 1篇李文贵
  • 1篇李福兴
  • 1篇赵娜
  • 1篇赵琨
  • 1篇苏红军
  • 1篇赵日光

传媒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T平扫在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血肿增大预测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CT平扫检查对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血肿增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超急性期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于症状发生6 h及24 h内先后两次行头颅CT平扫。影像资料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分析,以血肿有无增大为因变量,以UHG速度、血肿形态、"黑洞征""混杂征"及初始血肿体积分组为自变量做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82例患者中,血肿增大组47例,无血肿增大组13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血肿UHG速度、血肿形态、"黑洞征""混杂征"及初始血肿体积在两组间比较(χ~2=19.968、21.397、23.758、25.792及t=-3.238,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HG速度、"黑洞征"和"混杂征"分组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02及0.001)。结论 UHG速度、"黑洞征"和"混杂征"均为急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增大的独立预测因素,应用简便,可用于指导治疗。
杨立平杨立平李福兴
关键词:基底节脑出血血肿增大X线计算机
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病理对照
2024年
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RGNT)是由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成分组成的原发性低级别肿瘤,表现出双相分化的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能够反映其基本的病理改变。肿瘤强化方式与瘤体实性区分布及血供密切相关,多模态MRI影像检查对于准确诊断RGNT至关重要。综述RGNT的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及与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李福兴余水莲江桂华夏爽(审校)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病理
肝癌TACE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为化学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物治疗、放射治疗、中医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标准的治疗方法之一,大部分患者常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这部分不良反应包括疲劳、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将部分不良反应统称为栓塞综合征。合理的护理方式可有效地降低栓塞综合征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现对肝癌TACE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的护理进行以下综述,包括TACE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的概念、发病因素及发生率、症状及影响因素、护理措施等。
马凤花李福兴
关键词: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栓塞综合征护理
CCDC88C基因突变致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40型1例
2020年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SCAs)是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类型,以进行性共济失调为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还可伴有眼球运动障碍、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锥体束征、锥体外系体征、肌萎缩、周围神经病和痴呆等。该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已明确的致病基因达48个,具有高度基因和临床异质性,目前对不同基因型的自然史研究逐步深入,不同基因背景下疾病进展速度和主要临床表现各异[1-5]。本研究报告1例因含卷曲螺旋域蛋白88C基因(coiled-coil domain containing 88C,CCDC88C)突变致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40型(SCA40)的病例。
赵日光赵琨郝朝伟李福兴赵娜苏红军
关键词: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基因突变
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评价MRI在子宫内膜癌的影像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MRI图像,重点观察原发肿瘤信号特点、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及宫旁组织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等MRI征象,按照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将所有病例行MRI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照分析。结果:MRI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的正确度、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肿瘤位于浅肌层为90.2%、91.2%、88.2%、93.9%、83.3%,肿瘤累及深肌层为90.2%、77.8%、92.9%、70.0%、95.1%,肿瘤子宫颈浸润伴周围脏器侵犯为100.0%、100.0%、100.0%、100.0%和100.0%,总的准确率为90.2%。结论:MRI能多角度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癌瘤灶、浸润深度、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计划的制定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李福兴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子宫内膜癌肿瘤分期
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9年09月—2021年8月期间由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和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接收治疗的80例肺结节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按照抽签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参比组给予病人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胸部扫描;实验组则给予低剂量多层螺旋CT胸部扫描。对比两组肺结节病患扫描所得结果。结果:两组肺结节病人在扫描检测后的肺结节空洞、结节钙化、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及胸膜黏连征等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肺结节病人扫描的肺结节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鉴别诊断肺结节病患,常规剂量胸部多层螺旋CT扫描对病理组织的检测率和影像学显示的状态与低剂量胸部多层螺旋CT扫描的结果相差无几,因此两种检测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相近。但是低剂量胸部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对机体造成的损害相对更小,值得广泛推广。
郑雪银李福兴吴则永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肺结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