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丹 作品数:30 被引量:54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早期间歇肠内营养支持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早期间歇肠内营养支持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脑梗死并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68例,随机分成静脉营养组50例,持续肠内营养组54例,早期间歇肠内营养支持组64例。观察3组不同时间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吞咽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早期间歇肠内营养组(8.8±1.5)d vs静脉营养组(11.3±1.8)d(P<0.01)vs持续肠内营养组(10.6±1.6)d(P<0.05);NFS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早期间歇肠内营养组(17.00±3.05)分vs静脉营养组(14.30±2.55)分(P<0.01)vs持续肠内营养组(15.7±2.68)分(P<0.05);并发症发生率早期间歇肠内营养组(10.9%)vs静脉营养组(54.0%)(P<0.01)vs持续肠内营养组(29.6%)(P<0.05)。结论早期间歇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为早期康复训练创造有利的条件。 王兴山 宋新建 马丹 陈晓波关键词:脑梗死 肠内营养 医院康复 吞咽障碍 经颅磁刺激和康复训练对脑梗死认知障碍影响 2011年 脑血管病是成人致残的主要原因,脑梗死约占70%,临床的治疗一直集中在降低病死率和促进躯体功能恢复方面,而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影响患者躯体、行为和情绪等方面的康复, 王兴山 宋新建 马丹 陈晓波关键词:脑梗塞 经颅磁刺激 康复 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 (CI)患者血清白介素 6 (IL 6 )水平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36例急性CI患者发病后 1天、3天、7天的血清IL 6水平 ,并按病灶大小和病情轻重分组比较。结果 CI患者血清IL 6含量在 1、3天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第 7天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大、中梗死灶组血清IL 6水平显著高于小梗死灶组。结论 急性CI患者病后血清IL 6水平显著增高 ,血清IL 沈晓明 马丹 王兴山关键词:白介素6 细胞因子 脑梗死 一种偏瘫患者用多功能助行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瘫患者用多功能助行器,包括助行器本体,所述助行器本体顶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收纳槽,两个收纳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调节杆,两个调节杆的顶端均延伸至延伸至收纳槽外,且两个调节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托板,所述调节... 马丹文献传递 氟西汀、康复及心理干预联合治疗卒中后抑郁32例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研究氟西汀、康复及心理干预联合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 60例PSD患者,按序贯实验分为2组。对照组28例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32例除采用基础治疗外,加用氟西汀20 mg,qd,饭后半小时温开水送服,8周为一疗程;在2周内同时进行心理干预、Bobath法康复训练。对2组患者在治疗初和8周后进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量表(MESSS)、汗密尔顿抑郁量(HAMD-24)、日常生活活动指数(ADL)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8周后HAMD评分明显减少(P<0.001),MESSS、ADL评分明显增加(P<0.001)。结论氟西汀、康复及心理干预联合治疗对PSD患者的抑郁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 马丹 宋新建 王兴山 沈晓明关键词:氟西汀 康复 心理干预 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早期效果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两组患者进行30天的治疗观察。观察组给予1次/天的经颅磁刺激,并服用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只接受氟西汀治疗。研究基线期、15天时、30天时指导所有受试者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for depression,HAMD)24项版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治疗15天时,联合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数减分率高于对照组(χ2=4.246,P=0.039);联合观察组治疗30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高于对照组(χ2=7.542,P=0.006),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t=2.851,P=0.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能改善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 马松华 沈晓明 马丹 王兴山 宋新建关键词:经颅磁刺激 氟西汀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NIHSS评分 复发性脑出血33例临床分析 2000年 非外伤性脑出血(ICH)是成年人死亡、致残的重要因素,约占全部卒中的20~30%,以往认为,ICH少有复发。我们回顾了1994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院住院ICH病人,发现复发性脑出血33例,占同期ICH的2.6%,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33例再出血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9例,男女之比为1:5.8。1.2 发病年龄:首次出血男性平均年龄为58.4岁,女性为63.5岁。再出血时男性平均年龄为63.9岁,女性为69.7岁。1.3 并发症:高血压者29例,脑动脉瘤2例,脑血管畸形1例,糖尿病13例。 马丹 沈晓明关键词:复发性脑出血 ICH 病因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 2009年 马丹 沈晓明关键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脑梗死 B型脑钠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的浓度变化,初步探讨血浆BNP与脑梗死部位、面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在入院后24h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BNP,并与健康体检者40例对比。所有患者均记录入院后梗死部位、面积及终点事件。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丘脑及基底节区梗死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部位梗死(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中等面积脑梗死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BNP水平较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丘脑及基底节梗死;大、中等面积梗死及不良预后的患者血浆BNP明显升高。血浆BNP有望成为判断脑梗死预后指标之一。 马松华 王小乐 沈晓明 马丹 王兴山 宋新建关键词:B型脑钠肽 急性脑梗死 预后 脑叶出血8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01年 马丹 沈晓明关键词:脑叶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