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艳艳

作品数:6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卒中
  • 2篇疗效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卒中
  • 2篇急性
  • 2篇梗死
  • 1篇地平
  • 1篇电刺激
  • 1篇醒脑
  • 1篇醒脑静
  • 1篇醒脑静治疗
  • 1篇血管
  • 1篇血性
  • 1篇依达拉奉
  • 1篇依达拉奉治疗
  • 1篇用药
  • 1篇运动疗法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治疗

机构

  • 6篇宝鸡市中心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宝鸡市中医医...

作者

  • 6篇潘艳艳
  • 3篇杨金锁
  • 3篇李永强
  • 2篇魏小利
  • 1篇王颖
  • 1篇侯瑞华
  • 1篇吕敏
  • 1篇吕琳
  • 1篇李建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效果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究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剂量环磷酰胺(CTX)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MG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MGC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剂量CTX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吞咽功能恢复时间和肢体无力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7 d内治疗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20%,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剂量CTX可有效提高MGC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降低。
吕麦扣李建侯瑞华李永强潘艳艳王颖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危象环磷酰胺联合用药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做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每天强化训练患侧上肢6 h,5 d/周,连续3周,同时使用吊带限制健侧上肢的活动。强制用手夹板或手套应在患者90%的清醒时间使用。对照组采用传统PT和OT等康复方法,每天训练患肢5 h,5 d/周,不限制健手的使用。结果两组按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FMA)评分法,和日常生活评价(ADL)的Bar-thel(BI)评分法[1]评定,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常规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患侧肢体功能,但强制性运动疗法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传统康复治疗方法。
魏小利李永强杨金锁潘艳艳
关键词:强制性运动疗法脑卒中康复治疗
ABCD2评分预测头昏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风险的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方法收集118例以头昏为主要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在首诊时使用ABCD2评分进行评价,并将入组者分为低危组(1~3分),中危组(4~5分)和高危组(6~7分)。入组患者均在入组后即进行头颅CT检查,在48~72 h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弥散加权序列是否出现高信号,以确定是否发生脑血管病事件。出院后对入组者进行长达6个月的随访,观察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入组118例患者,其中男57例,女61例;年龄62-77岁,平均年龄(65.8±11.6)岁。高危组37例,中危组29例,低危组52例。经证实入组患者中15例(12.7%)发生脑血管病事件,经影像学证实均为脑梗死。高危组中11例(29.7%)发生脑梗死,中危组3例(10.3%)发生脑梗死,而低危组患者在随访观察期内仅有1例(1.9%)发生脑梗死,3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BCD2评分系统可有效预测头昏患者发生脑血管病事件的风险。该评分方法的应用对早期干预,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进展,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吕敏吕琳温慧军李永强潘艳艳
关键词:头昏脑梗死ABCD2评分
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组)70例和对照组(依达拉奉组)7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40mg口服,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并随时记录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均优于对照组的77.1%(X2=8.40,P=0.004)。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t=15.56,8.71,P=0.000,0.000),治疗组的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0.38,P=0.000)。结论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用药安全,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潘艳艳杨金锁
关键词:尼莫地平依达拉奉
电刺激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观察电刺激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针刺治疗做对比分析。方法入组研究病例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配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针刺治疗同时配合电刺激治疗。采用洼田氏饮水实验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饮水实验结果均明显改善,吞咽功能评分分别为7.80分±1.30分与5.32分±1.99分,且对照组与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吞咽障碍予常规药物治疗并结合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吞咽功能,但配合电刺激治疗的疗效更显著。
潘艳艳杨金锁魏小利
关键词:电刺激针刺脑卒中吞咽障碍
醒脑静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讨醒脑静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114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57例,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7例,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愈率15.79%、恶化率14.04%、总有效率68.42%;观察组分别为29.82%、5.26%和85.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GCS评分明显升高(均P〈0.05),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率更大(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醒脑静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临床效果显著,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
王佩军潘艳艳
关键词:醒脑静脑出血急性期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