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梗死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1篇蛋白
  • 1篇调脂
  • 1篇调脂治疗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下降
  • 1篇心肌梗死后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内科
  • 1篇血管
  • 1篇血浆
  • 1篇血浆BNP水...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同型
  • 1篇血清同型半胱...
  • 1篇血清同型半胱...

机构

  • 9篇航空工业中心...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吴永辉
  • 4篇任凤学
  • 3篇史哲
  • 1篇王志兴
  • 1篇张进虎
  • 1篇王拥军
  • 1篇孟晓峰
  • 1篇刘春娜
  • 1篇王立群
  • 1篇梁雪
  • 1篇王拥军

传媒

  • 3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持续性房颤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当心功能下降时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合成释放增加,同时BNP 浓度增加。房颤会造成有效的心房收缩丧失,加之心室率快而不规则,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损害,从而导致心功能下降。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持续性房颤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tri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94例,检测血浆BNP水平检测分析,探讨其与心功能恶化的关系,报告如下。
吴永辉任凤学郭继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下降持续性房颤房颤患者P水平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本文参考国内外一些文献资料,综述如下:1治疗目标1.1一般高血压患者140/90 mmHg以下;65岁以上患者:收缩压150 mmHg以下;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高血压患者:130/80 mmHg以下;脑卒中后高血压患者:140/90 mmHg以下;处于急性期的冠心病或脑卒中患者:按照指南进行降压;舒张压低于60 mmHg的冠心病患[1]
原春青吴永辉史哲王成轾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及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于航空总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AMI并行PCI治疗的住院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90 mg bid)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75 mg q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30 d及1年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PA)、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1年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与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服药前两组患者的M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7 d、30 d后的MAR水平都低于服药前,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服药后7 d、30 d及1年的MA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对照组患者服药7 d、30 d及1年后MAR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7 d、30 d及1年时,对照组患者的IPA水平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至1年,观察组患者的MACCE显著低于对照组(2.4%vs.7.2%,P=0.012),其中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5.3%vs.11.8%,P=0.007)。随访至1年,观察组患者小出血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4.5%vs.11.1%,P=0.015),大出血方面则无显著差异(1.0%vs.1.8%,P=0.687)。结论采用替格瑞洛能够有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且可显著降低TVR和MACCE事件,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吴永辉孟晓峰任凤学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1089例住院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2009-2014年6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年龄、性别、死亡原因等构成情况,为有关部门确定卫生工作重点及合理制定卫生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住院病人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4年6年住院病人病死率0.95%,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病人年龄构成以70-90岁组为主,占50%以上,前三位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有关部门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加强劳动保护,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对相关学科的建设,提高人群的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
王立群肖治宇吴永辉王成轾
关键词:住院病人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调脂治疗未达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研究依折麦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在调脂治疗不达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与临床效果。方法将178例符合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 14 d,每晚顿服,检测患者血脂水平,根据血脂水平分为血脂达标组(A组)82例和血脂未达标组96例,A组继续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d治疗至90 d;未达标组再随机分为B组48例和C组48例,其中B组继续阿托伐他汀钙20 mg/d治疗至90 d,C组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d和依折麦布10 mg/d,疗程为76 d。分别于基线(调脂治疗前)、调脂治疗14 d、调脂治疗90 d时检测所有患者血脂水平,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B(ApoB)。结果1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14 d后TC、LDL、ApoB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HDL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达标率46.1%(82/178)。B组患者继续调脂治疗至90 d与14 d时比较,TC、LDL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B显著上升(P<0.05),血脂达标率20.1%(10/48)。C组治疗至90 d时与14 d时比较,TC、LDL-C持续显著下降(P<0.05),HDL水平较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达标率70.8%(34/48)。结论AMI患者在接受单独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后仍不达标者,联合应用依折麦布,可显著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减少胆固醇吸收,提高血脂达标率。
吴永辉任凤学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血脂达标率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的关系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按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神经功能缺失程度(NIHSS评分)进行分组,将各亚组之间以及与17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8.07±10.23μmol/L比7.40±3.48μmol/L,t=16.86,P<0.001);轻、中、重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6.76±6.37、20.41±6.01、24.48±6.29μ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脑梗死急性期升高,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检测指标,但在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显著差异。
史哲吴永辉王拥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切入点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在某院心血管内科顺利开展临床药师工作,对心血管病患者提供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国内外心内科临床药师工作内容及模式进行总结与分析;借鉴国内外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工作方向,分析与规划某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开展工作的切入点。结果:文献检索分析可知,世界范围内均在积极开展心内科临床药学服务,干预病种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等多种心血管内科疾病;干预方式为患者药学问诊、药物相互作用教育、用药合理性评估、用药依从性管理、出院用药教育、发放教育手册、出院后电话随访、调查问卷评估、临床终点事件关注、指标监测等。干预地点涉及马来西亚、斯洛文尼亚、丹麦、加拿大、英国以及中国的山东、南京、西安、深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结论:该院应学习国内外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工作经验,进行围绕高血压、心房纤颤等疾病的用药教育工作,分"三步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李瑞瑞任凤学吴永辉王艳春
关键词:临床药师心血管内科药学服务
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超敏C反应蛋白的比较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发病机制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关系。方法选择258例18~45岁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按中国缺血卒中分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对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分型;选择158名18~45岁的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免疫比浊法对患者和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83±3.53)mg/Lvs.(1.93±1.38)mg/L,t=5.11,P<0.001]。不同病因其hs-CRP水平不同,心源性卒中hs-CRP水平最高,为(5.68±3.67)mg/L,其次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组[(3.61±3.49)mg/L]、穿支动脉疾病组[(3.14±1.81)mg/L]、其他病因组[(2.89±2.90)mg/L]和病因不确定组[(2.83±3.46)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组中不同发病机制其hs-CRP水平不同,动脉-动脉栓塞组hs-CRP水平最高,为(5.67±5.40)mg/L,其次依次为混合机制组[(3.99±4.42)mg/L]、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组[(3.96±3.87)mg/L]和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组[(2.29±2.17)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复杂多变,血浆高hs-CRP水平与青年脑梗死的发生、病因及发病机制有一定关联,需进一步研究。
史哲张茗吴永辉翟继红王拥军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青年超敏C反应蛋白
HE-100型高压静电治疗仪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5年
张进虎王志兴梁雪吴永辉刘春娜
关键词:失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