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原玉芬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安阳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病理
  • 6篇肿瘤
  • 6篇临床病理
  • 5篇细胞
  • 5篇临床病理分析
  • 5篇病理分析
  • 3篇乳腺
  • 2篇凋亡
  • 2篇原发性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女性
  • 2篇细胞癌
  • 2篇腺癌
  • 2篇腺肿瘤
  • 2篇甲状腺
  • 2篇鼻咽
  • 2篇病理特征
  • 1篇蛋白

机构

  • 12篇安阳市肿瘤医...
  • 3篇中山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五...

作者

  • 15篇原玉芬
  • 7篇张静芳
  • 4篇杨海军
  • 3篇杨惠玲
  • 2篇潘运宝
  • 1篇雷瑞雪
  • 1篇梁广
  • 1篇申培红
  • 1篇丘雅维
  • 1篇肖健
  • 1篇王欣
  • 1篇郭梅
  • 1篇张曼
  • 1篇王苏美
  • 1篇王杜娟
  • 1篇苗兰芳
  • 1篇孟宪宇
  • 1篇张萍
  • 1篇唐开宇
  • 1篇许小超

传媒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22
  • 8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质网应激与肿瘤细胞的凋亡被引量:8
2010年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重要的细胞器,是蛋白质合成、折叠、组装和钙离子储存等的场所。多种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如缺氧、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等可干扰内质网的功能,并引起未折叠蛋白在ER中堆积,产生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虽然ERS可诱导细胞的生存,然而长时间过强的ERS可诱导细胞凋亡,即内质网应激反应性凋亡。
原玉芬杨惠玲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肿瘤凋亡
糖尿病与鼻咽癌相关性的临床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病人TNM分期、转移、复发率等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至12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全部住院NPC病人,按病人是否伴有糖尿病进行分组,收集整理病人年龄、性别、TNM分期、转移、复发、疗效等相关资料,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病人间的差异。【结果】具有完整资料NPC患者1 082例,其中男女比例为3.18:1,伴糖尿病NPC患者50例,占总数的4.62%。两者TNM分期统计结果显示,T分期中,两者的构成比没有统计学差异;伴糖尿病患者N3构成比较高(P=0.018);不伴糖尿病NPC患者的M1构成比较伴糖尿病NPC患者的M1构成比低(P=0.029)。在转移率比较的研究中,不伴糖尿病和伴糖尿病NPC患者的转移例数分别为151例和13例,转移率分别为14.6%和26.0%(P=0.029),可以认为伴糖尿病NPC患者的转移率较高。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和N分期为NPC转移的危险因素(P=0.001),其中伴糖尿病对不伴糖尿病NPC患者转移的优势比为2.07,N分期每增加一个等级转移的优势比为1.33。但不伴糖尿病和伴糖尿病NPC患者的临床分期构成比、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伴糖尿病NPC患者的转移率较高,提示糖尿病可能促进鼻咽癌的转移。
丘雅维许小超张曼王欣原玉芬唐开宇潘运宝杨惠玲
关键词:鼻咽癌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敷治疗痤疮120例
2016年
目的:评定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敷治疗痤疮患者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120例门诊确诊痤疮患者,均予以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敷治疗,作治疗组;选取94例痤疮患者作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痊愈病例随访,半年无复发;对照组痊愈病例随访,半年复发18例。结论:中药内服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外用面膜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抑制结节组织再生,共奏清痘抑疮功效,可推广。
张新莲原玉芬
关键词:克拉霉素安体舒通中西医结合痤疮内服外敷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2年
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PSC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乳腺PSCC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6例乳腺PSCC均为女性,年龄35~82岁,均龄54.1岁。肿物直径1~9 cm,平均3.4 cm, 9例实性(56%),7例为囊实性(44%)。组织学多为角化型和非角化型,4例可见梭形细胞形态,2例见棘层松解形态。肿瘤多为中、低分化,伴有明显坏死及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2例ER及1例PR低表达,其余均(-);Ki-67增殖指数较高。HER-2 5例阳性,阳性率5/16(31.2%)。腋窝淋巴结有6例转移,转移率6/16(37.5%)。13例获得随访,3例术后发生肺转移,其中2例死亡。结论 乳腺PSCC是罕见的乳腺癌亚型,肿瘤通常体积较大,常见囊性成分,组织学分级高,免疫组化不表达或弱表达激素受体,HER-2可呈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率较低。肿瘤侵袭性强,易发生远处转移。
李嘉原玉芬杨海军
关键词:乳腺肿瘤鳞状细胞癌原发性病理特征
青年女性乳腺癌201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例35岁以下青年女性乳腺癌(青年组)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与随机数字表法分段抽取同期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251例(老年组)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结果 青年组乳腺癌病程≤6个月者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82.09 %(165/201)、72.11 %(181/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P<0.05);青年组原发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比例低于老年组[19.90 %(40/201)、30.28 %(76/251)](χ2=6.302,P<0.05),淋巴结转移率高于老年组[63.68 %(128/201)、54.19 %(136/251)](χ2=4.145,P<0.05);青年组0~Ⅰ期患者比例低于老年组[11.94 %(24/201)、17.53 %(44/251)](χ2=2.729,P>0.05)。 结论 青年乳腺癌患者就诊时肿瘤直径大,pTNM分期晚,淋巴结转移率高,病情进展较快,危险性较高,但患者警惕性较低。应大力提倡自我体检、定期体检,力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张静芳郭梅杨海军原玉芬
关键词:乳腺肿瘤青年女性
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复发性阿弗他口腔炎47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复发性阿弗他口腔炎的疗效。方法:47例复发性阿弗他口腔炎患者根据临床症状采用潜阳封髓丹随症加减及中药外用等治疗方法。结果:显效率95.74%,无效率为0。结论: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复发性阿弗他口腔炎的疗效确切。
张新莲原玉芬张静芳
原发性宫颈小细胞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SC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 10例SCCC患者中,Ⅰb期7例,Ⅱb期1例,Ⅲb期1例,Ⅳ期1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K、EMA、Syn、NSE、Cg A、CD5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70.0%、70.0%、80.0%、40.0%、90.0%。7例Ⅰb期患者随访3~36个月,1例失访,3例死亡,余3例生存;1例Ⅱa期患者,随访24个月,生存;1例Ⅲb期患者确诊6个月后死亡;1例Ⅳ期患者确诊7个月后死亡。结论 SCCC恶性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病理形态学与胃肠道和肺的小细胞癌相似;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张静芳原玉芬
关键词: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
实时消毒的肿瘤外科病理研究用体外瘤块取样设备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实时消毒的肿瘤外科病理研究用体外瘤块取样设备,包括取样筒、穿刺组件、切断组件、辅助组件、紫外灯,取样筒的内部设置有穿刺组件及紫外灯,取样筒外壁设置有切断组件,取样筒的底部设置有辅助组件...
原玉芬
文献传递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12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US—FNAB)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120例US—FNAB细胞病理报告,同时对比分析42例外科手术的组织学病理报告。观察US—FNAB细胞学检查结果及其敏感度、特异性、诊断符合率、误诊率。结果120例患者中恶性34例,良性77例;细胞学与组织学病理结果对比,敏感度为97.06%,特异性为98.70%,诊断符合率为98.20%,误诊率为1.30%。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其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意义较大。
张静芳原玉芬
关键词:病理检查甲状腺结节
颈部非甲状腺原发恶性肿瘤病理管理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颈部非甲状腺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理管理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颈部非甲状腺原发恶性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集258例患者资料,其中癌160例(62.02%),肉瘤4例(1.55%),淋巴瘤92例(35.66%),恶性黑色素瘤2例(0.78%),随访54例,其中41例为肺来源;死亡9例中6例为肺癌颈转移。结论颈部非甲状腺原发恶性肿瘤在颈部肿物中较为常见,其病理特点和发病原因变化极大,应尽早诊断治疗。该文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为其后续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原玉芬张新莲张静芳
关键词:颈部病理特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