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锋
- 作品数:13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预防性肝动脉栓塞化疗对提高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预防性肝动脉栓塞化疗对提高肝癌切除术患者生存率的意义。方法对100例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其中50例术后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研究组),50例术后未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生存率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AFP转阴率达92.31%,1、3、5年生存率为76.0%、51.4%、43.2%,累积复发率为26.0%、47.1%、47.1%。对照组术后3个月AFP转阴率为69.77%,1、3、5年生存率为62.0%、35.1%、24.0%,累积复发率为40.0%、67.6%、78%,2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肝癌切除术后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能明显降低复发率,提高肝癌生存率。
- 赵利锋王钢朱海林雷达杨彦伟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手术肝动脉栓塞化疗
- 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手术治疗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的PLC患者186例,随访患者生存率,统计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 18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7~8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5个月;随访生存时间8~9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51.2个月;患者1年、3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4%、68.4%及38.7%;患者1年、3年及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5.5%、32.6%及20.5%。肝硬化、肿瘤大小≥5cm、术前甲胎蛋白水平>400 ng/m L、甲胎蛋白术前术后变化、血管侵犯、辅助治疗方式及PLC家族史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均<0.05)。肝硬化、血管侵犯及甲胎蛋白术前术后变化是影响PLC患者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PLC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综合考虑,对于高危患者应定期随访,及早诊断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 王钢赵利锋雷达杨彦伟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手术生存率
- 红细胞计数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计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行切除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中各项指标,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累积生存时间曲线的绘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累积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 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98±14.39)岁,以男性、伴肝硬化、无PVTT、TNM分期Ⅲ~Ⅳ期、Child-Pugh分级A期、肿瘤大小≥5 cm、RBC<(3.5~5.0)×10^(12)/L患者居多。不同RBC水平患者的PVTT、肿瘤大小、Child-Pugh分级、TNM分期、TBil、ALT、AST、AST/ALT、ALP、GGT、ALB、A/G及P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VTT、肿瘤大小、Child-Pugh分级、TNM分期、TBil、ALT、AST、AST/ALT、ALP、GGT、ALB、A/G、RBC和PT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累积生存时间的危险性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为B级和C级、TNM分期为Ⅲ~Ⅳ期、AST/ALT高于标准、GGT高于标准、RBC低于标准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累积生存时间的危险性因素(P均<0.05)。随访5年后,标准RBC数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累积生存率为33.33%(11/33),低于标准RBC数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累积生存率为26.44%(2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P=0.007)。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血液中RBC数量低于标准是影响其累积生存时间的危险性因素之一。RBC计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期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患者的病情进展具有一定的提示价值。
- 赵利锋程伟华雷达杨彦伟李华王钢
- 关键词:红细胞数量原发性肝癌切除手术
- 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应用于肝癌合并门脉高压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 2015年
- 目的:探究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SPVE法)在肝癌合并门脉高压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确诊为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SPVE法进行血流阻断,对照组行全入肝血流阻断法(Pringle法)进行血流阻断。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阻断血流时间、手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前后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血流阻断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清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VE法应用在肝癌合并门脉高压手术中,可以显著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和输血量,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王钢雷达赵利锋王涛杨彦伟潘承恩
- 一种肝胆外科穿刺设备
- 本发明提供一种肝胆外科穿刺设备,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贴合板,所述贴合板靠近四角位置嵌入设置有多个吸附机构,所述贴合板中心位置嵌入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外部球壳,所述外部球壳内部滑动套设有内部球壳,...
- 赵利锋
- 肝脏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处理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肝脏部分切除术术中出血的止血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36例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原发疾病、手术方式、术中采取的止血方法及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术中均采用常温下间歇性第一肝门阻断止血技术,平均阻断时间12min;术中出血200—1200ml,平均400ml;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2例,胆瘘1例,创面大量渗血5例。结论在常温间歇性肝门阻断下,注意术中止血方法可减少术中出血的发生。但靠近第一、二、三肝门的肝切除,止血措施有各自的特殊性。
- 王钢江奎赵利锋王涛
- 关键词:肝脏手术止血
- DKK1蛋白表达与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淋巴结侵犯及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DKK1蛋白表达与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淋巴结侵犯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行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癌患者78例,制作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组织芯片,并于术前进行生化指标测定。患者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1次,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无复发生存曲线及总生存曲线的绘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预后无复发生存时间(Relapse-free survival,R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因素。结果 DKK1蛋白表达阴性与表达阳性的患者间GGT、肝门淋巴结侵犯、Child-Pugh分级、MMP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7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组织芯片结果发现DKK1蛋白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阳性表达率为35.90%(28/78),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10%(11/78)。7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1、3、5年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1.28%(40/78)与50.00%(38/78)、41.03%(32/78)与38.46%(30/78)、25.64%(20/78)与23.08%(18/78)。相关危险性因素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后,研究结果显示GGT、CA19-9、CEA、肿瘤大小、DKK1、肝门淋巴结侵犯是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RFS的预后因素;CEA、肿瘤大小、DKK1、肝门淋巴结侵犯是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DFS的预后因素。DKK1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的OS与RFS曲线显示,5年后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DKK1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的总生存率分别为28.20%与20.51%;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24.36%与21.79%。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淋巴结侵犯与否与DKK1蛋白表达密切相关,DKK1蛋白表达可能是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OS和RFS的预后因素。
- 赵利锋程伟华雷达杨彦伟王钢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
- 一种肝胆外科引流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肝胆外科引流装置,涉及外科护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T型管和引流盒,所述T型管后侧输出端位置固定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中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引流盒上端面靠一侧中间位置嵌入设置有上部进液单向阀,所述引...
- 赵利锋
- 肝静脉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肝切除术中第一肝门阻断与第一肝门合并选择性肝静脉阻断对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73例,依据血流阻断法分为2组,接受第一肝门阻断法为A组(n=38),接受第一肝门阻断合并肝静脉阻断为B组(n=35)。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血流阻断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P<0.05)。结论第一肝门合并选择性肝静脉阻断较单纯第一肝门阻断止血效果有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雷达王钢赵利锋朱海林杨彦伟
- 关键词:肝占位性病变肝切除术肝静脉阻断
- 肝癌手术患者DYRK2表达水平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肿瘤组织中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2(dual-specificity tyrosine-(Y)-phosphorylation-regulated kinase-2,DYRK2)表达及其与HCC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8例HCC患者的癌与癌旁组织中DYRK2蛋白的表达,比较不同DYRK2表达水平患者的临床和肿瘤病理学资料、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free survival,PFS)和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HCC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HCC患者的癌组织中DYRK2的组化评分显著低于癌旁组织(4.8±1.3分vs 9.6±2.2分,P<0.001)。DYRK2低表达患者(95例)中AFP>20 ng/mL、肿瘤直径>5 cm、TNM Ⅲ-Ⅳ期、复发患者比例较DYRK2高表达患者(63例)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DYRK2高表达组患者相比,DYRK2低表达组患者的PFS和OS均明显缩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YRK2低表达(HR=1.874,95%CI:1.521~2.339,P<0.001)和TNM Ⅲ-Ⅳ期(HR=1.455,95%CI:1.210~1.782,P<0.001)是预测HCC患者OS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C组织中DYRK2蛋白水平降低是预测HCC患者术后OS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DYRK2蛋白可作为HCC患者的预后有效标志物。
- 程伟华卢振华赵利锋吕高波
- 关键词:肝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