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存活心肌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存活心肌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安阳市中医院心血管二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瑞舒伐他汀组48例和辛伐他汀组49例。瑞舒伐他汀组给予每晚加服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组给予每晚加服辛伐他汀,分别在PCI术前与术后12月末检测患者血脂、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动脉病变指标、99Tcm-MIBI摄取分数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LDL-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99Tcm-MIBI摄取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TC、LDL-C、CRP、TNF-α低于辛伐他汀组,颈动脉IMT小于辛伐他汀组,99Tcm-MIBI摄取分数高于辛伐他汀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通过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血脂和血浆炎性因子水平、降低颈动脉IMT和增加99Tcm-MIBI摄取分数等机制改善存活心肌功能和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在恢复心肌功能和改善预后方面优于辛伐他汀,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王爱琴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
- 瑞舒伐他汀与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13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瑞舒伐他汀组45例(10mg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A组45例(10mg阿托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B组45例(20mg阿托伐他汀),对比三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变化。结果: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B组患者的PAI-1、MMP-9、TC、LDL-C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A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变化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ACS均能够有效促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下降,且其效果同药物剂量有关。
- 王爱琴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炎症因子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加强对其预防及其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观察法与资料回顾收集法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死亡的患者死前的临床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有50%急性心肌梗患者溶栓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泵衰竭。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死亡的原因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我们要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死亡做到更好地预防。
- 王爱琴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症状
- 磷酸肌酸钠治疗51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03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分为52例对照组和51例常规治疗联合磷酸肌酸钠的观察组,连续治疗1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对比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优于对照组75.00%,P<0.01;组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钠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谢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王爱琴
-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
- 舒血宁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47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冠心病心绞痛确诊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均治疗1周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对比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9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7%明显低于对照组1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600,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通过多机制、多靶点协同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状态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王爱琴
-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冠心病心绞痛药物安全性
- 血清胱抑素C与心力衰竭标志物BNP相关性的研究
- 2020年
- 慢性心力衰竭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重大挑战,患者4年死亡率达50%[1]。B型利钠肽(BNP)及其产物-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是国内外共认的能反映心肌细胞牵张负荷,可以有效判断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直接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本研究通过分析心力衰竭患者CysC和BNP的相关性,探讨其在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方面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选标准:诊断符合我国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心功能Ⅱ~Ⅳ级(NYHA分级)。排除标准:急性心肌炎;肝脏及胆道疾病;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265μmol/L;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疾病;药物引起的肝功能障碍;严重感染;结缔组织疾病等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 王泽荣贾海莲戴珍王爱琴倪娜娜郭玉凡贾银明
-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B型利钠肽心力衰竭
- 5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记录分析了5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征的全面认识,减少老年急性心肌梗塞误诊、漏诊的情况。方法:用观察法以及资料收集法对5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对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结论:由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征的不同性,我们应该加强对该病的关注,以更好的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 王爱琴
-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塞
- 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临床浅析
- 2011年
- 目的:对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效果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65名符合要求的高血压患者。对被试采用乌拉地尔治疗:缓慢静脉注射10-5mg的盐酸乌拉地尔,5分钟后,检测血压的变化。如果血压降低不明显,可重复注射,或进行静脉点滴:通常将250mg乌拉地尔加入到生理盐水中进行稀释。(静脉输液的最大药物浓度为每毫升4mg乌拉地尔)。根据病人的血压调整液体输入的速度。结果:患者在使用乌拉地尔前后,血压的变化明显。结论:乌拉地尔对高血压治疗有显著疗效,是高血压急症抢救的首选药物。
- 王爱琴
- 关键词:乌拉地尔高血压急症
- 左卡尼汀对46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将92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优于对照组的73.91%,两组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抑制心室重构,安全性高,综合疗效优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王爱琴
- 关键词:左卡尼汀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 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5例UA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辛伐他丁治疗,观察组予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1周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组间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优于对照组74.4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与对照组6.38%比较,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UA疗效确切,能够通过稳定斑块、抑制炎症反应或调解脂肪含量等作用明显缓解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继续探讨。
- 王爱琴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