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作军

作品数:19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7篇飞行
  • 6篇飞行器
  • 6篇高超声速
  • 6篇高超声速飞行
  • 6篇高超声速飞行...
  • 6篇超声速
  • 6篇超声速飞行
  • 6篇超声速飞行器
  • 5篇再入
  • 4篇制导
  • 3篇再入制导
  • 3篇敏捷
  • 3篇敏捷性
  • 3篇仿真
  • 2篇再入飞行
  • 2篇再入轨迹
  • 2篇入轨
  • 2篇数学模型
  • 2篇滤波
  • 2篇卡尔曼

机构

  • 15篇北京航空航天...
  • 4篇北京机电工程...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作者

  • 19篇沈作军
  • 4篇方振平
  • 3篇杨志红
  • 2篇李伟杰
  • 1篇佘智勇
  • 1篇谭文倩
  • 1篇马广富
  • 1篇柳青
  • 1篇朱国栋
  • 1篇赵頔

传媒

  • 5篇飞行力学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宇航学会...
  • 1篇宇航学报
  • 1篇航空学报
  • 1篇航空科学技术
  • 1篇战术导弹控制...
  • 1篇2006制导...
  • 1篇第十届飞行力...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1994
  • 4篇199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限机动能力高速滑翔飞行器的精确导引方法研究
以高速滑翔飞行器为研究对象,在飞行器迎角和滚转角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受到饱和限制的情况下,对地面固定目标实现指定方向的精确打击。基于自适应比例导引在飞行器机动能力受限情况下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顾及到飞行器本身的稳定...
唐瑞琳谭文倩沈作军
关键词:滑翔
文献传递
一种区域参考大气密度的建模与应用方法被引量:3
2019年
为满足空天试验研究中对参考大气模型的实际需求,即模型应具有跨时空的全球尺度覆盖性以及在起降关键航迹点的高精度性,提出了一种区域参考大气密度的建模与应用方法。首先对实测数据的冬夏季典型月份的大气密度特性,具体包括月均值与密度扰动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探空试验实测数据的全球参考大气模型(GRAM)的定量修正方法,从而构建起了包含有大气扰动与季节变化的区域参考大气密度模型。最后提出了区域参考大气密度模型向GRAM的过渡方法与实际应用方法。研究表明,探测地区的大气密度特性具有明显的冬夏季节性差异,需要根据季节构建相应的大气密度模型。区域参考大气模型的蒙特卡罗仿真可以有效模拟实测数据的大气密度特性。通过与GRAM过渡结合,参考大气模型既具有全球覆盖性,又具有很高的局部精度。
刘一博沈作军张向宇
关键词:大气密度仿真
基于间接伴随法的大气层内高超声速飞行器最优上升轨迹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修正的无量纲因子,建立了适用于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器数值优化的数学模型。创新地采用欧氏空间中超立方体顶点坐标作为协状态初始值的方法解决了伴随方法的初始值估计难题,实现了间接伴随法在最优轨迹优化中的应用。完成并给出了该方法在真空状态和有空气动力存在的情况下轨迹优化结果,并在控制约束存在的前提下,对上升段轨线进行重规划,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且具有在线制导的应用潜力。
佘智勇马广富沈作军
关键词:伴随法大气层内
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的航空拖缆建模与仿真被引量:1
2018年
为研究航空拖缆的空间构型和运动规律,采用多刚体法,将拖曳缆绳离散为一系列的刚体微元段,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动力学模型;引入缆绳在运动过程中的弹性和阻尼特性因子,使模型更加精确高效。分别在平衡状态和加速机动两种飞行状态下,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缆绳的空间构型和动态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建模型进行较少的分段数就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结果;缆绳的弹性对系统的动态响应起到了明显的阻尼作用,对平衡态则无影响。
杜一江沈作军
关键词:拉格朗日方程动力学模型数值仿真
基于在线轨迹迭代的自适应再入制导被引量:8
2016年
针对传统轨迹跟踪制导方法在再入飞行中无法较好适应导航模式切换等突变状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应对制导系统输入信息不连续性的自适应在线轨迹生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实时的多项式拟合以及迭代过程确定满足终端约束条件的高度-速度剖面,并解算出当前飞行状态下所需的攻角与倾侧角指令,从而平稳、精确地将飞行器引导至末端能量管理段。通过对速度与能量、高度、轨迹倾角以及待飞航程等状态量建立解析关系,该方法拥有迭代速度快以及收敛性强的优势。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对输入信息的误差及跳变等不确定因素的适应性很强,在各类干扰情况下较传统方法拥有更高的制导精度。相较于传统轨迹跟踪制导方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背景下显著地提升了制导的自主性与适应性。
赵頔沈作军
关键词:再入制导自适应性多项式拟合
超机动性飞机敏捷性尺度的研究
沈作军
飞机俯仰敏捷性的数字仿真与模拟试验
方振平沈作军
关键词:数字仿真俯仰特性数学模型飞机飞行试验
有关飞机敏捷性尺度的综合评述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在简要引入飞机敏捷性概念和它的含义后,着重介绍国外有关敏捷性尺度的研究情况,以及为评价、测量敏捷性尺度而提出的一组典型机动动作。最后介绍了研究敏捷性的设想。
方振平沈作军
关键词:敏捷性歼击机
基于轨迹线性化控制的再入轨迹跟踪制导被引量:10
2015年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线性化控制(TLC)方法的轨迹跟踪制导律.利用再入飞行器动力学固有时间尺度分离的特点,通过外环路和内环路的设计分别对高度和速度进行控制.轨迹倾角被用作外环路的虚拟控制量来控制高度;倾侧角和迎角用于在内环路跟踪轨迹倾角指令和速度.在反馈回路通过设计线性时变控制器对误差动态进行镇定.反馈增益可在线计算并能符号化地表示为参考轨迹的函数,从而避免了增益插值调度和可能需要的模式切换.大量仿真结果表明:TLC可以实现轨迹的精确跟踪且控制参数对不同参考轨迹的依赖性很小;TLC与基于轨迹在线生成的制导方法的结合可以显著提高再入制导的自主性和适应性.
沈作军朱国栋
关键词:再入飞行非线性控制
基于μ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轨迹评估被引量:1
2016年
为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将μ分析理论应用到标称再入轨迹的评估中。采用线性稳定储备准则,在密度、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存在不确定性时,对标称轨迹在制导律下的制导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根据所获得的最坏参数组合,采用系统的开环尼克尔斯曲线验证了μ分析的结果;分析了系统所能容纳的最大不确定性参数,并研究了系统对不同不确定性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密度、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不确定性中,阻力系数对该标称轨迹的鲁棒稳定性影响最为明显。
李伟杰沈作军
关键词:Μ分析不确定性再入线性分式变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