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萍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汤阴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汤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指标、血清指标水平,统计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1.67%)(P<0.05);治疗后,研究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均高于对照组,平均通过时间(MTT)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与对照组(1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用于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脑血流灌注、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段萍田鹏飞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脑血流灌注
- 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为探究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5例发病在6h内的脑梗死患者,进行了CT脑灌注成像和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发现,脑梗死患者在超早期脑梗死区的TTP极显著的高于对应健康区(P<0.01),而脑梗死区的CBV和CBF极显著的低于对应健康区(P<0.01);缺血半暗带的CBF和TTP与对侧健康区相比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CBV与对侧健康区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脑梗死患者超早期均存在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现象。结论:CT脑灌注成像和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超早期诊断中就有重要的作用,应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段萍
- 关键词:CT脑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超早期脑梗死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 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后在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10例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溶栓后替罗非班使用时间不同分为<2h组、2~12h组、12~24h组及对照组(不予以替罗非班),比较四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2h组溶栓后24h、7d及14d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70.00%和85.00%,2~12h组分别为50.00%、66.00%和82.00%,12~24h组有效率分别为40.00%、55.00%和62.50%,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30.00%、47.50%和52.50%,四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2h组的预后良好率为85.00%,2~12h组预后良好率82.00%,12~24h组、对照组的预后良好率为75.00%和63.75%,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2h内加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最高,且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 田鹏飞段萍李振振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替罗非班阿替普酶
- 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的作用被引量:4
- 2016年
- 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是一种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1]。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根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年发病率为200/100万,每年死于脑血管疾病的患者80万~100万,脑血管疾病患者致残率高,存活者中约75%致残,5a内复发率高达40%以上[2]。
- 段萍
-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血管疾病生活质量
-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药物治疗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和相关治疗药物的研究和分析,探讨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及相关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24例老年痴呆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分析老年痴呆症的药物治疗情况。结果在对老年痴呆症的药物治疗中,使用脑血管扩张药物的44例,占患者总数的35.48%,保护神经药物35例,占患者总数的28.22%,使用脑循环促进剂药物的27例,占患者总数的21.77%,使用提高胆碱能药物的18例,占患者总数的14.51%。结论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淀粉样肽假说学说,胆碱能药物、脑血管扩张药物、神经保护药物和改善脑循环药物为治疗老年痴呆症的高选择性药物。
- 段萍
-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bA1c水平与血清sOX40L、IL-17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人血清可溶性OX40配体(sOX40L)、白细胞介素-17(IL-17)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汤阴县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收诊的45例T2DM合并ACI患者(A组)和45例单纯T2DM患者(B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C组。按照斑块性质,将A组再分为A1组(29例,不稳定斑块)和A2组(16例,稳定斑块)。比较A、B、C 3组的一般资料、血清sOX40L水平、IL-17水平、斑块指数(Crouse积分)、内-中膜厚度(IMT),比较A1、A2组血清sOX40L、IL-17水平,分析A组血清sOX40L、IL-17与HbA1c、Crouse积分、IMT的相关性。结果A、B、C 3组年龄、饮酒史、吸烟史、舒张压(DBP)水平、体质量指数(BMI)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bA1c水平高于B组,B组HbA1c水平高于C组(P<0.05);A组血清sOX40L及IL-17水平高于B组,B组血清sOX40L及IL-17水平高于C组(P<0.05);A组Crouse积分和IMT高于B组(P<0.05);A组颈动脉斑块数中不稳定斑块率高于B组(P<0.05);A1组血清sOX40L及IL-17水平高于A2组(P<0.05)。经直线相关性分析,A组患者的血清sOX40L水平与HbA1c、Crouse积分、IMT呈正相关(P<0.05),IL-17水平与HbA1c、Crouse积分、IMT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OX40L、IL-17水平能反映T2DM合并ACI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颈动脉粥样斑块性质,具有良好的预后指导意义,临床可基于此做好对症干预工作。
- 田鹏飞段萍李振振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2型糖尿病预后
- 降纤酶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8年
- 杜玉光段萍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降纤酶低分子肝素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