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艳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3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软法
  • 3篇检察
  • 2篇行政
  • 2篇行政化
  • 2篇社会组织
  • 2篇去行政化
  • 2篇检察权
  • 2篇检察职业
  • 2篇法治
  • 2篇包容性
  • 1篇刑事
  • 1篇刑事和解
  • 1篇刑事和解制度
  • 1篇依法
  • 1篇依法自治
  • 1篇缘起
  • 1篇正义
  • 1篇政府
  • 1篇政府监管
  • 1篇政府组织

机构

  • 9篇扬州大学
  • 6篇金坛市人民检...

作者

  • 9篇张清
  • 9篇武艳

传媒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法学
  • 1篇比较法研究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金陵法律评论
  • 1篇法制现代化研...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职业协会治理的软法之维被引量:1
2013年
职业协会与软法治理作为学术界研究范畴里两个方兴未艾的名词,它们的结合无疑引人注目。在公共治理普遍兴起的当下,职业协会的发展遭遇硬法治理困境,由此引入软法治理模式成为必要,这不仅是对困境的积极回应,更是职业协会与软法之间内在契合的结果。从软法机制探讨职业协会的治理路径是可行的,这种软法治理的维度不仅是对职业协会自治规范的法理审视,而且是从职业协会信息公开化、内部监督体系化和惩戒规范自主化等方面对其自律方式的治理诉求。
张清武艳
关键词:软法自治规范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如何可能
2013年
非政府组织作为社会新生力量,其在公共治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新一轮改革中的权力重构,社会被进一步"松绑"。真正的服务型政府需要政府善待非政府组织,更需要容纳他们的存在。当下,一种良性互动模式下的结构关系成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一剂良方,一方面,将政府监管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给予非政府组织宽松、独立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建立新型公共服务体系,打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通道,走向两者的优势互补。
张清武艳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良性互动政府监管
包容性法治框架下的社会组织治理被引量:48
2018年
基于"包容"的法治理念,拥有有限自主性的社会组织需要嵌入到何种类型或特征的法理框架下,才能实现与政府的协调共治与合作共赢,是须面对并予以理论回应的重要议题。作为包容性和超越性的法治理想,包容性法治不仅与治理理论所蕴含的多中心、多层次的运行机理内在契合,还可以破解社会组织运行过程中规范单一、体制单一、手段单一的结构性瓶颈,包容性法治框架下社会组织治理不仅是一种规范性治理,也是一种参与性治理。包容性法治为研判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阻却与愿景及达至路径,提供了现实而可行的治理框架,开辟了社会组织规范治理的新领域。
张清武艳
关键词:社会组织包容性发展软法依法自治
检察职业责任体系的理性构建被引量:3
2015年
新一轮司法改革的春风拂面,为检察权松绑的呼声越来越高,当公众都在为检察独立欢呼雀跃之时一种莫名的担忧随之而来,这不仅源于对美国"偏颇"检察权的理解,更是移情似的知晓自己可能面临"专横正义"的同样境遇,检察职业责任的构建同样有着本土的现实语境与制度逻辑,它是对不断见于报端的冤案的积极回应,更符合当前检察"去行政化"的法治诉求。通过对责任对象、事由、主体等具体制度的改革,并积极寻求社会化责任的制度延伸,以期完成检察官为所有人"实现正义"的目标。
张清武艳
关键词:检察权去行政化实现正义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论略被引量:4
2012年
人之主体性的复位与恢复性司法是刑事和解制度出台的重大理论背景。相较于西方,虽然该制度在我国已有了一些尝试,但整体起步较晚,由此从西方制度的先进经验中找寻答案是可行的。不仅在刑事和解适用条件上应注重主客观的双重标准;同时对于检察机关参与和解的权力、程序也应作明确规定;此外,还可通过引入保证人制度强化刑事和解协议的"程序安定"。
武艳张清
关键词:刑事和解司法实践
新《民事诉讼法》图景下我国民事检察制度研究——以中美民事检察类型化分析为切入点被引量:1
2013年
民事检察是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几乎各国法律都有涉及,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为我国民事检察之发展注入了新血液,在这些新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事检察制度的元素与影子,更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方民事检察之间的互通,即我国民事检察制度正逐步向着维护公共利益的方向拓展、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延伸、向着开放性的方向变化,这些正是此次新《民事诉讼法》给予我国民事检察制度最新的诠释。
张清武艳
关键词:民事检察制度
检察职业责任体系的理性建构
2016年
关注检察权的正义、关注检察官履职背后的责任诉求对于个体权利的实现和保障是一个严肃命题。中国检察职业责任的构建同样有着自身深刻的现实语境与制度逻辑。一是破解冤案难题的必然回应。二是检察“去行政化”的制度需求。无论是破解冤案难题的必然回应,或是检察“去行政化”的制度需求,检察官职业责任本身满足了中国现实的某种需要,在求得责任制度深层话语正当性与实践运作合理性的舒展空间后,善良的人们会相信.
张清武艳
关键词:检察权制度逻辑去行政化个体权利现实语境
包容性法治社会建设论要被引量:7
2018年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所遮蔽的转型期社会矛盾不断显现,表现在价值观、身份认同、社会分层、社会共识以及社会治理模式变迁等诸多方面。为了有效应对因经济新常态而带来的社会转型的掣肘,系统性、协同性法治思维和法治化方式可以引发我们对机制、秩序、治理能力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型构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法治体系,建设高质量的"法治社会"。包容性内涵"自治、宽容、开放"特质并立基于"人的团结、人的平等、人的参与",通过"社会共享"、"社会融合"和"社会参与"等要素,可以激发社会治理的内在动力并构建包容性法治社会的发展体系,即能力层面的自治诉求、机制层面的兼容性发展以及秩序层面的开放性结构。能力建设强调自治权基础上公民意识和宪法爱国主义的可行能力,机制建设祈求为弥合社会分化而建立多元规则的兼容系统,秩序建设希望建立达致良法善治的共治结构。
张清武艳
关键词:社会共享社会融合社会参与
国家治理现代化:以社会组织的良法善治为起点
2016年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改革目标推向了浴火重生式的'整体突围'之中。国家治理的新思路折射出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治理体系转型的关键在于从国家单方面支配社会的窠臼中走出,过渡到实现国家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并进一步推进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与相互制衡。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赋予了'治理'更高的地位,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目标,更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从管理向治理的变革,从人治向法治的转换,从硬治理向软治理的推进。国家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设计分层推进,在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法治社会的发展至为重要,微观层面社会组织的依法自治、协同治理对宏观层面的国家治理做出典范性的诠释,通过深入挖掘并实践社会组织的良法善治来回应国家治理'法治化''协同化''共治化'的迫切诉求。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是以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良性的结构性互动为基础,不仅表现在政府对社会组织监管模式变革,更是一种平等对话与合作。
张清武艳
关键词:社会组织良法善治软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