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病人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表皮生长...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凝血
  • 1篇胃癌
  • 1篇胃癌分期
  • 1篇系统性红斑
  • 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篇细胞
  • 1篇纤溶
  • 1篇纤维化

机构

  • 4篇连云港市中医...

作者

  • 4篇李静
  • 4篇顾进
  • 2篇胡坚
  • 1篇许运堂
  • 1篇张玲
  • 1篇曾健
  • 1篇刘小林
  • 1篇周文静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7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凝血、纤溶和纤维化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的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凝血、纤溶和纤维化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的关系。方法对130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HBV DNA、ALT和HBV-M检测,根据结果将其分为免疫耐受组、免疫清除组和不活动组。以正常组为对照,检测比较各组的凝血、纤溶和纤维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免疫耐受组和免疫清除组凝血功能显著降低,纤溶、纤维化程度显著增高(P<0.05,P<0.01),而不活动组仅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加(P<0.05);与不活动组比较,免疫耐受组血浆D-二聚体和透明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免疫清除组凝血功能显著降低,纤溶、纤维化程度显著增高(P<0.05,P<0.01);与免疫耐受组比较,免疫清除组凝血功能显著降低、纤溶、纤维化程度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凝血、纤溶和纤维化水平在慢性HBV不同感染状态下有明显差异。
曾健张玲胡坚顾进李静刘小林
关键词:凝血纤溶纤维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白细胞介素-6在肺结核病人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和急性时相反应的作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肺结核病人引起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和急性时相反应的作用。方法根据血小板计数,将72例肺结核病人分为两组,血小板计数正常组37例,血小板计数增多组35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31例。分别测定血清IL-6、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结果血小板正常组IL-6浓度为(38±54)pg/ml,血小板增多组IL-6浓度为(99±12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正常组肺结核病人较正常对照组CRP浓度偏高,ALB浓度偏低。而血小板增多组肺结核病人较血小板正常组肺结核病人CRP浓度偏高,而ALB浓度偏低。血清IL-6浓度与血小板计数和C-反应蛋白浓度都呈正相关(r1=0.56、r2=0.54),和白蛋白浓度有负相关性(r3=-0.34)。血小板增多组病人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发热和盗汗的概率较血小板正常组高。结论白细胞介素-6可能会引起肺结核病人血小板增多和促进急性时相反应。
顾进周文静许运堂李静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肺结核
C反应蛋白、白介素-6、血管表皮生产因子和一氧化氮在胃癌分期及伴随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测定胃癌患者血清/血浆中的C反应蛋白、白介素-6、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和一氧化氮的含量,探讨其在胃癌分期和伴随感染中的应用。方法我们分别测定了70名手术前胃癌患者组和23名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含量,其中有29名胃癌患者有无确定起因的感染症状。结果伴有和不伴有感染的胃癌组VEGF含量分别为(272.8±112.7)pg/ml和(248.2±101.7)pg/ml,这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组VEGF、CRP、IL-6、NO显著升高(P<0.01),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CRP、IL-6、NO显著升高(P<0.05)。结论尽管胃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升高,这可能与感染无关。CRP、IL-6和NO有助于最初评价肿瘤患者的感染状态,IL-6、NO和VEGF作为肿瘤分期是较为有用的参数。
顾进范永桥李静
关键词:胃癌血管表皮生长因子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白介素-6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
2004年
目的 探讨 SL E病人 MBP基因多态性。方法 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PCR-RFLP)法检测 5 6名正常健康者和 62名 SL E病人外显子 1的第 5 4号密码子多态性 ( GGC/GAC)。结果 正常人 MBP基因型分布频率 GGC/GGC为 76.8% ( 4 3/5 6) ,GGC/GAC为 2 3.2 % ( 1 3/5 6) ;SLE病人GGC/GGC为 69.4% ( 4 3/62 ) ,GGC/GAC为 2 9.0 % ( 1 8/62 ) ,GAC/GAC为 1 .61 % ( 1 /62 ) ;与正常人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红斑狼疮病人各组之间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亦无统计学差异 ( P>0 .0 5 )。结论 患 SL E疾病危险性与 MBP第 5
顾进胡坚李静
关键词:甘露糖结合蛋白系统性红斑狼疮基因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