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 作品数:1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南通市0~3岁铁蛋白缺乏儿童上肢表面肌电分析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0~3岁铁蛋白(SF)缺乏儿童上肢表面肌电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的0—3岁幼儿24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SF正常儿童120名为对照组,SF缺乏儿童120名为试验组。采用双通道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对240名幼儿的左右上肢13个基本动作主肌肉群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采集,每个动作重复3次,分析两组儿童两侧上肢三角肌中部、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掌长肌和指伸肌等肌肉的平均肌电和积分肌电的不同特性。结果对照组儿童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掌长肌左右肢上表面肌电的平均振幅均高于试验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儿童三角肌中部的右上肢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掌长肌左右肢上表面肌电的积分肌电均高于试验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缺乏儿童与SF正常儿童的上肢表面肌电存在明显差异。全社会均应积极关注幼儿铁缺乏的情况,为科学合理地对SF缺乏儿童进行早期、规范治疗提供依据。
- 倪钰飞李强王飞英胡鹏
- 关键词:儿童上肢表面肌电
- 小儿偏瘫外用白脉软膏及运动理疗胶布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观察小儿偏瘫外用白脉软膏、运动理疗胶布效果研究。方法 2.5-6岁痉挛性偏瘫患儿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加用白脉软膏、运动理疗胶布,疗程3个月,用三维步态分析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ADL、BERG、GMFM-66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左右步长、步宽及右侧步速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小儿偏瘫外用白脉软膏、运动理疗胶布能改善步态方法。
- 李强倪钰飞陈建华
- 关键词:偏瘫三维步态分析
- 强制诱导运动治疗偏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 陈建华倪钰飞李强
- 不同角度楔形板矫正对痉挛型双瘫下肢关节活动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不同角度楔形板矫正对痉挛型双瘫患儿下肢关节活动度的影响,以选取最佳治疗角度。方法随机选取可扶站能配合的痉挛型双瘫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20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①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采取控髋位,让其正向(踝关节背伸)站立到不同角度的(5°、10°、15°、20°)楔形板上,测量其膝关节角度。②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采取自主位,让其正向(踝关节背伸)站立到不同角度的(5°、10°、15°、20°)楔形板上,测量其膝关节和髋关节角度。结果观察组踝关节背伸时,控髋位和自主位膝关节平均角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踝关节背伸时,控髋位和自主位膝关节平均角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踝关节背伸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膝关节和髋关节平均角度比较皆在5°和10°时,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15°和20°时,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用楔形板进行踝背伸牵伸时,最佳角度为稍大于伸膝位最大被动背伸角度,尤其适用于伴有膝关节屈曲时,大多数为0°~10°。
- 倪钰飞陈建华李强
- 关键词:痉挛型双瘫
- mNGF在改善双瘫患儿痉挛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 2014年
-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m NGF)对双瘫后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双瘫恢复早期伴痉挛患儿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m NGF。用改良Ashworth(MAS)评分评定痉挛,简易Fugl–Meyer(FMA)评分评定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痉挛和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患侧上肢、下肢MAS评级与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痉挛总有效率:上肢75.8℅,下肢75.8℅,分别优于对照组51.6℅和51.6℅,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在改善双瘫患儿的痉挛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m NGF可以明显改善双瘫患儿的上下肢痉挛。
- 陈建华倪钰飞李强
-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痉挛
- 痉挛型偏瘫作业疗法的几点体会
- 对近两年进行作业疗法治疗的痉挛型偏瘫病例进行回顾总结,把几点体会说出与大家讨论:一、痉挛型偏瘫上肢异常的特点1肩胛带和骨盆带向后方回旋。2患侧躯干部的缩短。
- 李强陆梅娟
- 关键词:痉挛型偏瘫作业疗法
- 文献传递
- 运动疗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的治疗作用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对运动疗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将32例痉挛型偏瘫患儿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前进行粗大运动功能66项评分;分别给予运动疗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和传统运动疗法治疗,然后再对两组进行粗大运动功能66项评分,再对所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运动疗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的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 李强
- 关键词:运动疗法感觉统合训练痉挛型偏瘫
- 南通市589例脑瘫高危儿高危因素统计及筛查结果分析
- 目的 监测南通市脑瘫高危儿的高危因素并对筛查方法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高危儿门诊接诊的脑瘫高危儿进行高危因素统计,并运用儿童发育筛查量表进行筛查分析.结果 在脑瘫高危儿中巨大儿、脐带绕颈、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占据高危因...
- 丁晓莉倪钰飞李强
- 46例偏瘫患儿早期下肢矫形器治疗效果研究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下肢矫形器疗法对偏瘫患儿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收治的偏瘫患儿46例,随机分为下肢矫形器治疗组26例和传统康复治疗组20例,下肢矫形器治疗组采用运动疗法与膝踝足矫形器(KAFO)相互配合的康复治疗方法,传统康复治疗组采用PT、OT等经典康复训练方法。结果:康复治疗后评测的下肢FMA、平衡FAM、与运动功能有关FIM、FIM总分、每周FIM增加值和步行自立度的结果,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下肢矫形器疗法可明显改善偏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倪钰飞李强陈建华丁晓莉陆梅娟鮑雪梅张小华
- 关键词:偏瘫下肢矫形器
- 基层脑瘫高危儿转诊系统在儿童康复工作中的实践
- 目的:探讨脑瘫高危儿转诊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对高危儿门诊接诊的转诊病例进行筛查,再对符合条件的403例脑瘫高危儿进行高危因素和发病率分析。结果:在高危儿中脑性瘫痪的发病率为4.2%;巨大儿、脐带绕颈、早产占据高危因...
- 倪钰飞李强
- 关键词:高危儿脑性瘫痪转诊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