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坚 作品数:27 被引量:53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哲学宗教 更多>>
德意志“历史主义”与形式的“艺术史科学” 被引量:6 2007年 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近代以来美术史观念的演进,思考"历史主义"、历史哲学与"艺术史学科",以及艺术风格史叙事模式等相关问题,分析其中的价值和相对局限性。同时指出:近代"艺术史科学"的基础学术理念和规范在当下美术通史研究、编撰和教学中仍然可以显示出它的效用。 张坚关键词:历史主义 通史 作为文化史的全球艺术史:联结历史与图像 被引量:2 2022年 布克哈特、兰布雷希特、瓦尔堡和法国年鉴学派的文化史观念和方法论,是全球史和全球艺术史研究和写作的重要思想来源。在当下全球艺术史的多元立场及其所包含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西方中心论话语系统之下,作为文化史的全球艺术史,一方面,是以“唯物主义”研究面向而联结历史与图像,力图超越西方中心论的民族国家和地缘政治叙事,建构以区域性历史经验和文化记忆为锚点的世界艺术史;另一方面,在中国,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冲击,黄宾虹提出的“国画之民学”主张,及黄宾虹基于中华文化本位立场的“世界图画迁移”的眼光,预示了一种重要的、作为文化史的全球艺术史的中国愿景。 张坚关键词:全球史 文化史 图像 巴洛克古典主义:现代性和世界主义 被引量:1 2021年 兰克的"政治史"与布克哈特的"文化史"之间的张力,是19世纪晚期德语国家历史学思想的重要现象,也构成现代艺术史学科建构的关键观念语境。此种张力既基于个体性在兰克的政治史、布克哈特和沃尔夫林的文化史及艺术史的不同面向,也涵容在一种世界史的愿景与文艺复兴-巴洛克艺术形式观念的同步与差异性中。帕加马祭坛浮雕所引发的对希腊古典艺术理想的再定义,则进一步揭示了巴洛克古典主义的现代性,及其所隐含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世界主义文化身份。政治史与文化史、艺术史形成了一种既相互疏离、又保持呼应的复杂状况。 张坚关键词:布克哈特 世界主义 巴洛克 古典艺术 政治史 古典主义 从浪漫精神世界到现世生活创造——20世纪初期美国的艺术批评 被引量:2 2016年 20世纪初期美国的艺术批评和理论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对后来的艺术思潮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家和思想家,最突出的是罗伯特·亨利和斯蒂格利茨,他们影响了一大批纽约艺术家和批评家,并形成了两个活动圈子。本文即以他们为重点,探讨美国早期前卫艺术思想的发展和对美国精神态度的自觉意识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他们批评思想的美学和哲学层面的系统总结——杜威《作为经验的艺术》。 张坚视觉的历史写实的意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2010年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收获了一批作品,同样引起理论界的广泛讨论。本期继续刊发这些论文,其中不乏作者的思考,他们针对已有的创作成果,有褒奖,有批评,有建议,也有遗憾。我们注意到,所有的讨论集中在作品上,而不是集中在工程标准上。这就不禁让我们思索,既然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创作工程,那么,其工程标准是什么,是否应按标准检验这批作品,这是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正是检验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时机,这一标准的确立是理论界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检验作者历史责任感与历史认识水平的准绳,更是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的时代要求。 张坚关键词:重大历史题材 美术创作 意象 写实 视觉 “因时顺机、动不失正”:视像绵延——刘正的艺术世界 2015年 1819年,歌德谈到艺术创造活动中的“内在视觉”时说,它源于“眼睛本来的生命”.是“精神之眼”的产物:“耳朵是哑的,嘴是聋的,眼睛看得见,也说得出。眼睛之中,外部世界得到反映,内部的人也得以显现。通过眼睛,内与外的整体性形成了。” 张坚关键词:艺术世界 绵延 视像 眼睛 中世纪的世界美术与乔治·罗利的中西美术之眼 被引量:3 2021年 乔治·罗利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一位重要的中国美术史学者。他从意大利晚期哥特式绘画转入远东艺术研究,所参照的西方艺术史知识语境更多关涉中世纪,而非文艺复兴,是从视觉机制、图画设计观念、表意系统及其文化价值,而非模仿与再现自然来论述中国美术传统。罗利在洛伦采蒂和中国画研究的方法论上的贯通,揭示出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中国史知识系统的一个特定语境,即中世纪美术研究及其世界美术的视野。本文拟结合乔治·罗利的著述和文章,以及20世纪初期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系的学术环境,就他的意大利晚期哥特式绘画和中国画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丰富和扩展对20世纪早期欧美国家中国美术史知识系统建构不同路径、语境和价值取向的认识。 张坚 宋雨恬关键词:世界美术 多元的现代主义——“探索交互视野下的中美现代美术”的实验 被引量:2 2016年 艺术中的“现代主义”是一个波及全球的文化现象。它既是欧洲的,也是美国的,也是中国的。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现代主义”既相互影响,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张坚关键词:现代主义 现代美术 文化现象 艺术 潘诺夫斯基的“风格三论” 2019年 1995年,艾尔文·列文(Irving Lavin)选编出版的《风格三论》(Three Essays on Style),收录了潘诺夫斯基到美国后以风格为主题的公共演讲文稿《什么是巴洛克》《劳斯莱斯散热器的观念先驱》以及《电影中的风格和媒介》,三篇文稿的文风清晰平易,事例丰富,预示了潘诺夫斯基写作和演讲的美国风格的形成,从中也可看出他的风格理论的一些重要变化:包括对古典与巴洛克艺术的关系,英国艺术的风格"二元性"问题以及电影语言及其风格特点的认识,是潘诺夫斯基改造传统风格理论,使之变得更具说服力的尝试。 张坚关键词:潘诺夫斯基 艺术史 电影 都市精神废墟里的拾荒者——王中秀对黄宾虹绘画的现代性的认识 2019年 与王中秀先生相识是在二○○八年,那时,我在中国美院美术史论系工作,因为要组织系里的学术活动,就邀请王先生到杭州来做一次黄宾虹艺术讲座。王先生非学院中人,从上海书画出版社退休后,就投身于黄宾虹年谱的编撰和近现代美术史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我们先在电话里进行了沟通,他说会着重谈一谈黄宾虹'不齐弧三角'以及国画民学问题. 张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