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江

作品数:33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建筑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艺术

主题

  • 19篇建筑
  • 7篇河西走廊
  • 5篇传统建筑
  • 4篇半主动
  • 4篇半主动控制
  • 3篇园林
  • 3篇清代
  • 3篇屋顶
  • 3篇木结构
  • 3篇花板
  • 3篇皇家园林
  • 2篇支撑方式
  • 2篇滞回
  • 2篇滞回曲线
  • 2篇拟静力
  • 2篇拟静力试验
  • 2篇拟静力试验研...
  • 2篇榫卯
  • 2篇榫卯节点
  • 2篇静力

机构

  • 21篇天津大学
  • 20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天津市建筑设...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作者

  • 33篇李江
  • 9篇杨菁
  • 4篇何玉敖
  • 3篇吴葱
  • 3篇孙国军
  • 2篇薛素铎
  • 1篇郎云鹏
  • 1篇曹磊
  • 1篇邓禧
  • 1篇张昕
  • 1篇盛海涛
  • 1篇朱振骅
  • 1篇陈思田

传媒

  • 3篇华中建筑
  • 3篇古建园林技术
  • 3篇建筑史
  • 2篇世界建筑
  • 2篇建筑结构
  • 2篇敦煌研究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建筑学报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园林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建筑创作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建设科技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景观设计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西部人居环境...
  • 1篇2013第五...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3
  • 2篇200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合榫卯节点连接特性拟静力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实际工程中的榫卯节点往往形式复杂,由多种不同榫卯连接形式组合而成,称这类节点为复合榫卯节点,目前复合榫卯节点的连接特性尚不明确.基于沈阳故宫文溯阁古建筑,以影响该建筑力学特性和抗震性能的一个重要的复合榫卯节点作为试验对象,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讨论了该节点的受力变形特征及其破坏形式.得到了相应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特征参数和恢复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榫卯节点拥有良好的变形性能,破坏形式为榫头脱出量超过规范要求导致的破坏,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呈Z字形,验证了复合榫卯节点的半刚性能.所得到的恢复力模型可以为文溯阁古建筑的有限元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也可为同类型木结构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可靠的试验基础.
孙国军赵益峰薛素铎李江李晓辉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半刚性滞回曲线
清代伊犁河谷城镇分布与形态规模研究
2019年
伊犁是我国的西陲重地,因其占据着控制天山南北羁縻中亚各部的重要地理位置,于清代中期成为治理新疆的中心。伊犁河谷是本区域内城镇分布的集中区,肩负着稳固西北边疆的重要作用。以往研究集中于讨论城镇的政治、经济功能,而对城镇分布、形态规模研究较少,缺乏对伊犁河谷城镇体系的直观展现。通过分析城镇建设的自然条件和时代背景,深入探讨这些城镇的基本组成与分布、形态特征与范围、尺度规模与功能等内容,挖掘其所承载与传达的重要历史信息,为本区域内城镇体系的基础研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的遗产活化展示提供支撑。
李江韦承君
关键词:伊犁河谷
美国大型购物中心建筑发展探析被引量:1
2015年
大型购物中心建筑形式的发展体现出美国经济技术条件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对购物中心的推动作用。大型购物中心也顺应美国社会消费情况,演变出多种类型,由此带来的空间设计的改变,尤其是中央庭院、主题乐园等特色场所的塑造,都成为大型购物中心建筑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美国大型购物中心在追求商业利益的过程中,还肩负着促进人们相互交流,作为"商业教堂"的社会性,具有对人们进行心理补偿和促进相互交流的功效,并为消费者提供了进行身心体验的各种场所。
李江陈思田
关键词:大型购物中心
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流线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2020年
建筑流线是人或物在建筑中的行动路线,与建筑空间的布局和功能的实现密切相关。同一设计任务条件下,建筑流线的安排方式千差万别,对其空间组织效果的通常评价方式又存在诸多不足,难以使设计人员感受到建筑流线的实际效果和存在问题,因此,亟需将具有浸入感的直观体验作为建筑流线组织效果的评价依据。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方案中使体验者以全景沉浸方式,行走在各股流线所串联起来的建筑空间当中,真实感受建筑空间的构成和尺度,进而对建筑流线安排与建筑空间效果作出评价,可以为改善设计方案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张蔚李江
关键词:虚拟现实
敦煌莫高窟九层楼屋顶结构探析被引量:1
2016年
九层楼是敦煌莫高窟最具标志性的传统建筑,与其它窟檐建筑相比,它的尺度规模和结构的复杂程度都超越同类。九层楼的屋顶结构具有河西建筑中脊步高耸、椽扣挂椽、弧腹角梁的一般特征,同时,在使用木桁架支撑、尖锐翼角、形似盔顶等方面又独具特色。通过对这些建造特征的深入分析,可以从支撑方式、椽望做法和屋面形式等突出展现莫高窟九层楼屋顶结构的建造成就。
李江杨菁
关键词:屋顶结构支撑方式
中国清式大木作梁架结构脊瓜柱-脊檩复合榫卯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脊瓜柱-脊檩复合榫卯节点是一种普遍用于清式大木作建筑中的承重构件,对于建筑物整体的抗震性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沈阳故宫文溯阁古建筑,以其中的脊瓜柱-脊檩节点为原型,通过对一足尺模型的拟静力试验,测得了对应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提取了骨架曲线和刚度变化曲线,分析了节点的受力变形特点和破坏模式,建立了相应的恢复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节点的破坏形式为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榫卯发生脱离以及垫板的面外偏斜,此时构件的各组成部分并未发生明显的弯曲和剪切破坏。最终的结论可以为文溯阁古建筑的有限元模拟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也可为清式大木作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参考。
孙国军赵益峰薛素铎李江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
甘青传统建筑屋顶探析
2007年
在对甘(甘肃)青(青海)地区传统建筑屋顶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调查和以往相关的研究,对甘青传统建筑颇具灵活性的屋顶形式进行了专题研究。此外,该文亦将宁夏的传统建筑包括在内。因为宁夏在建区之前长期隶属于甘肃省,把宁夏传统建筑也作为研究的一部分,可以对甘青地区的屋顶做法和特征有一个整体性认识。
郎云鹏盛海涛李江
关键词:屋顶灵活性
样式雷图纸上的修建计划——解读晚清香山静宜园重修方案被引量:1
2020年
清代三山五园中的香山静宜园是北京地区唯一的纯山地皇家园林,其中多数建筑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战火。随着光绪年间颐和园工程,样式雷家族的雷廷昌等人对静宜园进行了部分建筑的重修方案设计。但限于时局,此计划未能完全实施,仅少量建筑得到了修缮。本文通过对样式雷图档的综合分析,并对比乾隆时期和光绪时期的方案,基本厘清了这次只存在于样式雷图纸上的修建计划及其未被重建的原因。
李江杨菁
关键词:皇家园林样式雷图档
建筑学专业微课体系建设探讨--以《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微课作为当今信息化领域一项重要的教学方式,具有时间简短、内容具体、资源占用较小的鲜明特点。《建筑结构与选型》作为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涉及到多种相对独立的结构体系,构成了若干个完整的知识点,十分适宜进行微课体系建设。《建筑结构与选型》微课体系建设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精细设计微课课程的教学过程、环节组织和展现方式,满足学习者基于视频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的需求,达到重点掌握各结构体系分类与应用等教学任务。通过《建筑结构与选型》微课体系建设的组织架构设计,希望能够为建筑学专业相关微课制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李江韩荣
关键词:教学过程
感受绿色建筑:芝加哥“智能小屋”的成果经验
2013年
2012年,芝加哥科学和工业博物馆在其庭院中建设了一座环保住宅,名为"智能小屋",并举办了"绿色+信息"的展览,希望向前来参观的居民和游客普及绿色建筑的成功经验,达到既保护环境又节省开支的目的。同时,展览也期待"智能小屋"的建造能够成为各界进行产业合作的范例,促使学界、企业、公众联合行动,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共同努力。
杨菁李江
关键词:绿色建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