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华
- 作品数:20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指令性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 2008年
- 目的探讨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7月至2007年7月采用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18例,术后6~8周拆除外固定支架,开始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均获骨性愈合,关节功能优9例,良7例,一般1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效果满意。
- 曹建华严汉森
- 关键词:桡骨下段骨折外固定支架骨折固定
- 夹板固定联合开放手术治疗手指黏液囊肿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一种可预防手指黏液囊肿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们对17例手指黏液囊肿患者采用开放手术切除,修复重建关节囊,术后采用夹板稍过伸位固定远指间关节4周。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6~60个月,平均43.8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无1例复发。结论采用开放手术切除手指黏液囊肿,术中修复关节囊,术后关节稍过伸位固定,能有效预防黏液囊肿的复发。
- 丁正美郭张建曹建华彭跃武
- 关键词:黏液囊肿外科手术指间关节
- 支具外固定预防腕部腱鞘囊肿开放手术后复发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支具外固定预防腕部腱鞘囊肿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2010年1月—2015年12月40例腕部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27例,年龄19~63岁。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予以囊肿完整切除及韧带关节囊修复;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以支具外固定于腕背伸20°~30°的腕关节功能位,支具远端固定至2~5掌骨远端、近端固定至前臂中段,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需每日主动屈伸活动。随访观察患者手术后的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腕关节功能及术后3年腱鞘囊肿的复发情况。采用Cooney腕关节评估量表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结果术中发现,本组40例患者中,14例腱鞘囊肿的蒂部起源于伸指肌腱腱膜下方的破损处,26例蒂部起源于腕关节韧带或者关节囊的破损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囊肿位置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观察组=-3.755、Z对照组=-2.449,P值均<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Z=-2.678,P<0.01)。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无复发病例,而对照组有6例腱鞘囊肿复发。结论腕部腱鞘囊肿患者在完整切除囊肿和腕部韧带修复的基础上,采用支具外固定处理,能有效地预防腱鞘囊肿的复发,短期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丁正美朱小建曹建华陶永清秦晓东
- 关键词:骨囊肿腱鞘囊肿腕关节外固定器复发
- 单侧双通道内镜手术治疗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治疗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2年1月南通市第四和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接受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L_(4/5)、L_(5)/S_(1)高度游离型LDH 64例,其中男31例、女33例,年龄29~77(55.6±16.5)岁,病变节段L_(4/5)36例、L_(5)/S_(1)28例。64例均接受脊柱内镜辅助下突出髓核摘除术,其中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TD)的32例纳入PETD组,采用UBE治疗的32例纳入UBE组。分别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后髓核残留,以及术前、术后1天和术后6个月患者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UBE组分别为(70.7±8.8)min、(11.5±2.9)mL、(4.9±1.2)d,PETD组分别为(66.3±11.9)min、(13.0±3.5)mL、(5.0±1.3)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2、-1.88、-0.32,P值均>0.05)。UBE组术中透视次数为(8.6±2.2)次,少于PETD组的(15.9±4.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3,P<0.001)。UBE组无髓核残留;PETD组术后出现2例有症状髓核残留,再次予以孔镜手术摘除残留髓核。2组间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UBE组和PETD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和ODI分别与组内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术后6个月,UBE组和PETD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3.8%(30/32)和90.6%(2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641)。结论对于高度游离型LDH患者,PETD和UBE治疗都是安全有效的。UBE能够直视下摘除髓核、相较PETD能够减少髓核残留概率,明显减少透视次数。
- 朱小建曹建华李玉前王震丁正美秦晓东刘二涛郭张建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
- 医用生物胶在粉碎性骨折30例内固定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医用生物胶在骨科中应用对术后骨痂生长的影响。方法:对60例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分组观察治疗。实验组30例碎片复位后使用a-氰基丙烯酸酯快速医用胶(白云医用胶)固定,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实验组碎骨块对位满意,无明显移位,术后无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骨痂生长良好。对照组6例出现碎骨块移位。4例出现延迟愈合。实验组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生物胶在骨科中的应用不影响骨痂的生长,同时简化了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 曹建华朱蔚骏冒维海陈义荣朱小建陈普建丁正美周聪陶永清
- 关键词:粉碎性骨折骨痂生长
- 改良的肩胛骨控制训练对锁骨骨折术后肩胛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采用改良的肩胛骨控制训练对患者早期康复,探讨该种训练方法是否对肩胛骨功能产生正性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我院骨科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单侧锁骨中段骨折的患者30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骨折开放复位、双层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对照组术后常规康复治疗。按时间节点依次由手腕肘关节逐步过渡到盂肱关节、全肩关节等,从被动到主动、小幅度到全关节范围的循序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肩胛骨控制训练。第1周即主动行耸肩、沉肩、含胸、扩胸等动作训练,共8周。术后3、6个月时采用DASH-Chinese评定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同时分别测定健、患侧肩关节的最大主动前屈、外展、后伸幅度,采用ROM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时所有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内固定无松动、折断。2组患者上肢功能纵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同时点的上肢功能横向比较,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同体位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侧ROM纵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屈、外展、后伸P值均<0.05)。相同体位、相同时点,2组患侧的ROM横向比较,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屈、外展、后伸的P值均<0.05)。不同康复治疗后,2组患者的患侧肩关节功能和上肢功能均改善,针对肩胛骨控制训练的观察组患者,其患侧肩关节功能和上肢功能明显好于同时段的对照组。结论:采用双层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早期通过耸肩、沉肩、含胸、扩胸等动作针对肩胛骨控制训练,能有效提升肩胛骨功能,能更好恢复肩关节功能。
- 丁正美黄宾朱小建刘二涛秦晓东郭张建曹建华陶永清冒维海蒋云杰黄辉
- 关键词:锁骨骨折肩胛骨康复治疗
- 胸腰椎骨折矢状面弧度矫正与内固定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实验验证经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时,钛棒的折弯弧度与所固定节段矢状面弧度的等同关系,并讨论其影响因素。方法:取成年猪8具5~6个连续节段的颈椎、颈胸椎为实验标本,制成前中柱损伤模型,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分析所固定钛棒的折弯角、所固定节段矫形后的cobb角,分析两角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及各种影响因素。结果:棒的折弯角度与钉棒系统所固定节段矫形后的cobb角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证明治疗胸腰椎骨折时,钛棒的折弯角度与所固定节段脊柱形成的cobb角度等同,能够较精确的预见术后恢复所固定节段的矢状面的弧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朱小建曹建华成红兵杨惠林
-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椎腰椎内固定器矢状面
- 侧后入路椎间孔镜行腰椎间孔成形术相关解剖数据测量
- 2021年
- 目的:测量侧后入路椎间孔镜下行腰4/5、腰5/骶1节段椎间孔成形术的相关数据,为镜下成形术及器械改良提供依据。方法:解剖经福尔马林浸泡的6具成人尸体脊柱标本,测量腰5上关节突前1/4点至腰4出口根的距离,腰5上关节突前1/4点至腰4腰5椎体后缘连线的距离,骶1上关节突前1/4点至腰5出口根的距离以及骶1上关节突前1/4点至腰5骶1椎体后缘连线的距离。结果:腰5上关节突前1/4点至腰4出口根的距离为11.05±2.52 mm,腰5上关节突前1/4点至腰4腰5椎体后缘连线的距离为10.34±3.21 mm,骶1上关节突前1/4点至腰5出口根的距离为13.27±4.22 mm,骶1上关节突前1/4点至腰5骶1椎体后缘连线的距离为11.25±3.13 mm。结论:测量侧后入路椎间孔镜下行腰4/5、腰5/骶1节段椎间孔成形术的相关数据,可为改良镜外环锯的直径大小设计提供依据。侧后入路经皮椎间孔镜关节突成形时,在腰4/5、腰5/骶1节段环锯直径可以达到8 mm、8.5 mm或9 mm,能安全有效行关节突成形。
- 朱小建徐冠华曹建华秦晓东
- 关键词:尸体解剖腰椎间盘
- 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36例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评价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Tile分类方法对骨折进行分类,确定为B、C型并行手术治疗,采用骨盆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复位,对骨盆及髋臼骨折复位固定,恢复稳定骨盆前后环的解剖结构。结果:36例随访6~38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及行走功能,按Majeed疗效评价,优26例,良7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1.6%。结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采用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复位固定,能较好地恢复骨盆的稳定性,效果满意。
- 曹建华杨健
- 关键词:骨盆骨折内固定
- 经PFNA切开与闭合复位治疗老年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PFNA治疗老年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闭合复位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20年1月我院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难复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治疗,实验组根据骨折移位机制采用闭合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感染率及骨折延迟愈合率,术后6个月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骨折延迟愈合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透视次数、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术前充分认识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移位机制,术中借助各种方法闭合复位治疗老年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感染及骨折延迟愈合较少发生。
- 朱小建曹建华陶永清丁正美刘二涛秦晓东郭张建
- 关键词:闭合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