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大勇

作品数:34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心病
  • 9篇冠心病
  • 9篇病患
  • 8篇血清
  • 8篇衰竭
  • 8篇重症
  • 8篇冠心病患者
  • 7篇心力衰竭
  • 7篇血糖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高血糖
  • 5篇心肌
  • 5篇应激性
  • 5篇应激性高血糖
  • 5篇年龄
  • 5篇急性心力衰竭
  • 5篇梗死
  • 5篇反应蛋白
  • 4篇钠尿肽

机构

  • 29篇唐山市丰润区...
  • 6篇唐山市人民医...
  • 2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唐山市丰润区...

作者

  • 29篇于大勇
  • 24篇任平香
  • 18篇卢新
  • 10篇王冬梅
  • 8篇张秀香
  • 4篇李丽
  • 2篇鲁琳
  • 2篇何立芳
  • 2篇李志祥
  • 1篇姜树军
  • 1篇鲁琳
  • 1篇杨庭树
  • 1篇阎国辉
  • 1篇张冬森
  • 1篇李永秋
  • 1篇吴冰
  • 1篇张洋
  • 1篇李相华
  • 1篇马玉霞
  • 1篇张媛媛

传媒

  • 4篇河南中医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中国医药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饮食科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研究型医...

年份

  • 1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0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循环急性梗死部位与头晕及眩晕关系的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后循环各部位急性梗死头晕、眩晕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122例经颅脑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确定为后循环急性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巴拉尼协会头晕、眩晕定义提取症状。采用χ^(2)检验观察各个梗死部位情况以及头晕、眩晕发生率。结果122例后循环急性梗死患者中,75例发生头晕或眩晕。单纯单侧小脑梗死8例,均有头晕或眩晕;单纯单侧中脑梗死伴头晕1例;单纯单侧延髓梗死8例,6例有头晕或眩晕;单纯单侧丘脑梗死12例,6例有头晕;单纯单侧脑桥梗死57例,28例有头晕或眩晕;单纯单侧枕叶或颞叶梗死6例,头晕4例;多个部位梗死30例,22例有头晕或眩晕。单纯单侧脑桥梗死患者出现头晕、眩晕情况与其他部位梗死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396,P=0.033);其他各部位梗死患者之间头晕、眩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74,P=0.137);单纯单侧脑桥梗死中,脑桥旁正中梗死出现头晕、眩晕的概率与其他梗死部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3,P=0.000)。结论后循环急性梗死部位以单纯单侧脑桥区域发生率最高,但梗死后头晕或眩晕发生率最低。
卢新张媛媛任平香于大勇刘海芳王茜徐媛田雪姜树军
关键词:后循环急性梗死头晕眩晕
冠心病患者发病的性别年龄差异性
2014年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临床中常见的急性心力衰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为预后差的冠心病类型.很多学者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冠心病的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存在差异[1],本文就这四种类型冠心病做性别及年龄上的分析.
鲁琳任平香于大勇卢新赵建玲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性别年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不稳定性心绞痛
重症冠心病患者应激血糖和高敏C反应蛋白及年龄的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比较重症急性冠心病患者应激状态下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及年龄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ICU和心内科住院的553例重症冠心病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应激血糖和年龄.按照诊断将患者分为急性心力衰竭(AHF)组(10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22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1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06例).应用非参数检验比较4组重症冠心病患者应激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及年龄的差异.结果 NSTEM组与UAP组的应激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mmol/L比(8±4)mmoL/L,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HF组:(14 ±7)mmol/L,STEMI组:(10±5)mmol/L,UAP组:(8±4) mmol/L,均P<0.05];STEMI组与NSTEMI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16) mg/L比(31±17) mg/L,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HF组:(40±23) mg/L,UAP组:(27±12) mg/L,均P<0.05];STEMI组与UAP组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13)岁比(64±13)岁,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HF组:(74±11)岁,NSTEMI组:(69±11)岁,均P<0.05].结论 在重症急性冠心病组中AHF组的应激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及年龄最高,且由UAP组到AHF组呈现增高趋势.
鲁琳任平香于大勇卢新赵建玲
关键词: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年龄冠心病
血清瘦素与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应激性高血糖及预后的关系探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与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应激性高血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在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内科确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162例,根据病人入院次日清晨空腹血糖(FBG)水平分为非应激性高血糖组(FBG<7.0 mmol/L,76例)、应激性高血糖组(FBG≥7.0 mmol/L,86例)。采用全功能酶标仪测定各组血清瘦素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纤维蛋白原(FIB)、FBG、三酰甘油(TG)、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及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瘦素与CK-MB、cTnI、FBG、LVEDD、TG、FIB、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高水平的TG、瘦素、cTnI均为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瘦素高表达组FBG、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LVEDD、MACE发生率高于瘦素低表达组(P<0.05),LVEF低于瘦素低表达组(P<0.05)。结论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激性高血糖病人血清瘦素升高,高水平的瘦素为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瘦素的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预后差。
任平香于大勇王冬梅卢新何立芳
关键词:非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瘦素预后
重症冠心病患者的N末端-前B型脑钠肽与心肌肌钙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研究重症冠心病患者N末端-前B型钠尿肽与心肌肌钙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2年1-12月在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ICU及CCU住院的282例重症冠心病患者临床数据,根据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104例)、急性心力衰竭组(6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18例).采用非参数Spearman检验进行数值相关性分析.结果 N末端-前B型钠尿肽与心肌肌钙蛋白呈中度正相关(P<0.01),其中心肌梗死组的N末端-前B型钠尿肽与心肌肌钙蛋白T的相关系数r=0.569(P<0.01),与心肌肌钙蛋白I的相关系数r =0.568(P <0.01).心肌肌钙蛋白T与心肌肌钙蛋白I的相关系数r=0.999(P <0.01),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N末端-前B型钠尿肽与心肌肌钙蛋白呈中度正相关.心肌肌钙蛋白T与心肌肌钙蛋白I呈高度正相关.
卢新于大勇任平香李丽郭菊秋王冬梅
关键词:重症冠心病心肌肌钙蛋白
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感染患者中的鉴别意义
任平香张秀香于大勇刘福伍卢新
血清C反应蛋白在鉴别感染与非感染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意义。评价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感染和非感染原因引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鉴别作用。回顾性观察丰润区人民医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血清C 反应蛋白、白细胞...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不同类型急重症冠心病患者肌钙蛋白等指标的横向比较研究
于大勇任平香张秀香王冬梅卢新鲁琳
课题研究不同类型急重症冠心病患者肌钙蛋白等指标的横向比较,研究重症冠心病患者入院时N末端-前B型钠尿肽与肌钙蛋白I的阳性率。回顾性收集该院重症冠心病患者临床数据。根据诊断将患者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非ST段抬高型心...
关键词:
关键词:冠心病诊断不稳定心绞痛
血清ChE水平与重症胰腺炎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与重症胰腺炎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下称本院)重症胰腺炎患者192例为病例组,分为胰腺炎组100例,胰腺炎高血糖组92例,选择同期本院门诊体检健康者87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hE、空腹血糖、尿素氮(BUN)、肌酐、血细胞比容(HCT)、白细胞(WBC)、脂肪酶(LPS)、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结果病例组Ch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炎高血糖组ChE、空腹血糖、BUN、肌酐、HCT、APACHEⅡ评分水平高于胰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炎高血糖组WBC、LPS、CRP、IL-2、IL-6、TNF水平高于胰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与WBC、LPS、CRP、IL-2、IL-6、TNF、空腹血糖、BUN、肌酐、HCT、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高水平的ChE、APACHEⅡ评分、WBC均为重症胰腺炎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hE高表达组不良预后事件(主要为肺肾损害、循环衰竭、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心肌损害、消化道出血等)发生率高于ChE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血清ChE水平升高,高水平的ChE为重症胰腺炎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的ChE与重症胰腺炎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不良预后相关。
任平香于大勇王冬梅卢新何立芳
关键词:胆碱酯酶重症胰腺炎应激性高血糖预后
急性心肌梗塞与急性心力衰竭的血气比较
2014年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塞和急性心力衰竭血气指标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观察2012年9月到2014年9月在我院ICU住院的危重冠心病患者117例,其中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6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56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两独立样本Z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急性心力衰竭组的二氧化碳分压、呼吸指数、阴离子间隙水平高于急性心肌梗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心力衰竭组的氧分压、PH、碱剩余、氧饱和度水平低于急性心肌梗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心力衰竭组的年龄较急性心肌梗塞组的年龄高,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①急性心力衰竭组较急性心肌梗塞组血气指标更差;②急性心力衰竭组的年龄较急性心肌梗塞组的年龄高。
于大勇鲁琳任平香刘福伍张秀香
关键词:血气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年龄
重症冠心病患者应激高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不同危重冠心病患者的应激高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37例危重冠心病患者的应激高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按照诊断不同分为AHF、AMI、NSTEMI、ACS 4组,比较入院时AHF、AMI、NSTEMI、ACS 4组患者血糖水平的差异性,比较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性。按照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再将AHF、AMI、NSTEMI、ACS患者分为A组(HbA1c<6.5%)、B组(HbA1c≥6.5%),比较A组、B组的应激血糖水平。结果 AHF、AMI、NSTEMI、ACS 4组患者的应激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F=15.156,P<0.01),AHF的应激血糖水平最高。AHF、AMI、NSTEMI、ACS 4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0.137,P>0.05)。A组、B组间比较AHF、AMI、NSTEMI患者应激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间比较ACS患者应激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HF、AMI、NSTEMI、ACS 4组患者间以AHF的应激血糖水平最高,但他们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一致。AHF、AMI、NSTEMI、ACS患者中B组较A组的应激血糖水平高。
鲁琳任平香于大勇卢新赵建玲
关键词:重症冠心病应激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