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忠文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肿瘤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3篇老年
  • 3篇老年人
  • 2篇增生
  • 2篇肾癌
  • 2篇肾癌细胞
  • 2篇输尿管
  • 2篇尿管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细胞
  • 2篇癌细胞
  • 2篇膀胱
  • 1篇动物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反义寡...

机构

  • 11篇白求恩医科大...
  • 3篇长春市双阳区...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辽源市中心医...
  • 1篇梨树县中医院
  • 1篇长春市公安局
  • 1篇东丰县中医院
  • 1篇大安市第二人...
  • 1篇吉林省武警总...
  • 1篇突泉县人民医...

作者

  • 11篇赵忠文
  • 3篇郑国有
  • 3篇姜凤鸣
  • 2篇陈岐辉
  • 2篇施刚
  • 2篇安伟
  • 2篇王春喜
  • 2篇张海峰
  • 1篇王乃义
  • 1篇丁艳华
  • 1篇王洪亮
  • 1篇孔祥波
  • 1篇许宁
  • 1篇郑学清
  • 1篇宋志宇
  • 1篇李晶
  • 1篇常亚东
  • 1篇安伟
  • 1篇宋立军
  • 1篇于国庆

传媒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3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年份

  • 3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肾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体外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端粒酶反义核酸对肾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体外增殖的影响。 方法 以端粒酶RNA模板区为靶点 ,序列为TAGGGTTAGACAA的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 (ASON )与肾癌细胞株RCZ细胞共同孵育 ,计 1~ 2 8天细胞数 ,MTT比色法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PCR 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结果 ASON实验组与随机引物及空白对照组比较 ,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 (P<0 .0 0 1) ,细胞增殖数目显著减少 (P <0 .0 1) ,抑制率显著增加 (P <0 .0 0 1) ,抑制效果显示剂量依赖性 (P <0 .0 5 ) ,具有序列选择的特异性。 结论 以端粒酶RNA模板区为靶点的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肾癌RCZ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和体外增殖 ,可能对肿瘤治疗有潜在的意义。
许宁赵忠文石爱平王春喜李春阳
关键词: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体外增殖
成人输尿管囊肿12例报告被引量:4
1998年
为提高对成人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报道14年来收治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12例中,男5例,女7例,年龄20~47岁,平均34岁。行输尿管囊肿切除术7例(其中2例行输尿管囊肿开口成形术),行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术5例。随访1~12年,患者症状消失,复查IVU,肾、输尿管积水消失,排尿期膀优造影无反流。认为成人输尿管囊肿多数在3cm左右,术前行排尿期膀胱造影如无输尿管反流,不伴有膀胱或囊肿内其它病变,可行输尿管囊肿切除术或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切除术。在有内窥镜手术的条件下,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切除术为首选及简便的方法。
张海峰赵忠文李金柱
关键词:输尿管囊肿外科手术
肾癌细胞c-myc的表达分布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阐明cm yc 表达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 A B C 法结合微波抗原修复和流式细胞技术,对cm yc 蛋白在 52 例肾癌组织及 14 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定性、定量的测定。结果:肾癌组织中cm yc 蛋白的阳性率和阳性细胞率分别为76.92% 和65.45% ±29.19% ,高于正常肾组织的14.29% 和8.59% ±3.66% ( P < 0.005)。cm yc在肾癌组织中55.77% 分布于胞浆,21.15% 分布于胞核,而在正常肾组织则全部分布于胞核。其胞浆表达在病理 G2、 G3 级高于 G1 级(χ2= 9.244, P < 0.005);临床分期 T3、 T4 期高于 T1、 T2 期( P< 0.001)。结论:cm yc 的胞浆表达促进肾癌的发生、发展,并与恶性程度、临床分期有关,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征。
许宁郑学清石爱平赵忠文
关键词:肾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技术
p53基因突变与老年人膀胱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探讨老年人膀胱癌组织 p53 基因突变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 P C R S S C P 及 P C R 直接循环测序技术,分析 70 例 60 岁以上老年人膀胱癌组织 p53 基因突变。结果 70 例中 24 例(343% )发生 p53 基因突变。侵润性 膀胱癌(p T2 ~p T 4 )组比浅表性性膀胱癌(p T a~p T1 )组、Ⅱ~Ⅲ级组比Ⅰ级组 p53 基因突变率明显增高( P = 0020 和 P =0023)。突变阳性组与突变阴性组的 1 年、3 年、5 年生存率分别为 636% 、401% 、401% 及 918% 、764% 、564% ,阳性组较阴性组明显预后不良( P= 0023)。结论 p53 基因突变可作为预测老年人膀胱癌恶性进展及鉴别浸润性与浅表性膀胱癌、预后判断有用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王洪亮王春喜赵忠文孔祥波李景军施刚
关键词:膀胱癌P53基因预后突变老年人
老年膀胱颈硬化症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老年膀胱颈硬化症的诊断方法和比较经尿道电切术、开放性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84年5月~1999年 5月经手术治疗的老年膀胱颈硬化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前后残余尿、尿流率、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患者出院时间为评价指标。结果 22例开放性手术,19例能自行排尿,其中3例术后仍有排尿困难。术后3w17例复查尿流率为6.9~23.6 ml/s,19例复查残余尿,其 中 12例无残余尿,4例残余尿量 15~20 ml,3例残余尿量 100~150 ml。 40例经尿道电切术,术后排尿均通畅,术后 3 w31例复查尿流率 为 17. 2~24. 6 ml/s,36例复查残余尿,其中32例无残余尿,4例残余尿量10~15 ml。开放性手术在留置导尿时间、患者出院时间上均较 电切术为长。结论膀胱尿道镜是诊断膀胱颈硬化症的最可靠方法,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优于开放性手术。
陈岐辉郑国有赵忠文杨帆施刚于波
关键词:老年人膀胱颈硬化症
成龄大鼠肾上腺包膜不同部位自体移植的比较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寻找成龄大鼠肾上腺包膜自体移植的最佳部位。方法:切除大鼠双侧肾上腺移植于肌肉内、大网膜内和肾被膜下(SRC),观察移植物再生情况。结果:移植包膜可存活及再生,移植子肌肉内的包膜再生差,移植于大网膜内、肾被膜下的包膜再生良好,可长期存活,并发挥正常的内分泌功能。结论:大网膜内、肾被膜下是肾上腺自体移植的理想部位。
陈岐辉李付彪赵忠文刘建华冷涛
关键词:自体移植外科手术
肾盂恶性肿瘤48例临床分析
1998年
姜凤鸣安伟赵忠文宋立军
关键词:肾盂肿瘤
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三例报告
1999年
目的:对输尿管瓣膜症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方法:3例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患者经手术治疗并且由病理检查确定诊断。其中1例行瓣膜单纯切除,2例行病变段输尿管切除加对端整形吻合。结果: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输尿管通畅,肾积水改善。结论: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的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无论采用那种术式。
安伟姜凤鸣郑国有郑国有丁正文
关键词: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肾积水病例报告
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中雌激素受体与血清雌激素及催乳素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收集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标本22例.正常前列腺标本6例,测定组织中胞浆和胞核雌激素受体(ER)含量,还测定了其中20例BPH病人和16例健康人血清雌二醇(E2)、健乳素(PRL)水平。结果表明,BPH组胞浆ER含量(9.23±1.06fmol/mg蛋白)高于正常组(4.55±1.11fmol/mg蛋白)(P<0.05).血清PRL水平,BPH组(11.87±1.28μg/L)高于正常组(6.50±0.75μg/L)(P<0.01)。两组血清雌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BPH组血清PRL与前列腺胞核ER含量是正相关(n=20,r=0.532,P<0.02)。提示雌激素及其受体与催乳素同BPH的发生、发展有关。
宋志宇赵忠文王乃义丁艳华侯毅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催乳素前列腺增生老年人
肾及肾上腺旁腹膜后肿瘤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探讨对肾及肾上腺旁腹膜后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6 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 例术前获正确定性诊断,8 例为术后确诊;9 例术前获准确定位诊断,7例被误诊。16 例均采用手术治疗,7 例行肿瘤全切术,行肿瘤部分切除和囊内肿瘤切除各2 例,5 例晚期并广泛浸润者行活检术。结论:因本病倾向于局部生长和浸润,很少产生转移,因此即使恶性者也应尽可能彻底切除。
张海峰赵忠文于国庆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