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
-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颧骨L形截骨扩展术矫正颧骨过小畸形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一种口内入路矫正颧骨过小畸形的新方法。方法:2000年4月~2007年12月,对28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颧骨过小畸形,采用口内入路颧骨L形截骨扩展术进行整复治疗,扩展间隙中植入自体骨或珊瑚人工骨。结果:28例患者术后随访3月~5年,重塑的颧骨颧弓形态自然,突度和宽度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颧骨L形截骨扩展术设计合理,并发症少,为整复颧骨过小畸形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尹琳刘剑锋牛峰俞冰唐晓军马静胡金天王梦陈莹归来
- 关键词:颧骨
- 下颌骨颊向延长的实验研究
- 目的:
1.探讨半侧颜面短小患者下颌骨畸形特点;2.设计下颌骨颊向延长器,设计下颌骨颊向延长方案;3.完成动物下颌骨颊向延长实验,取得相关资料及数据,分析评价延长方案的效果,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方...
- 王梦
- 关键词:下颌骨牵张成骨
- 采用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面中裂鼻畸形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对面中裂鼻畸形患者进行术前设计,在虚拟截骨和植骨基础上进行整复手术,观察手术效果。方法选取面中裂鼻宽大畸形患者,术前行三维CT扫描,应用Mimics 10.01进行图像分析,虚拟截骨,规划截骨范围和骨块移动方向、距离。术后行头颅三维CT扫描,观察修复后的形态,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无明显并发症;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数字化技术有利于提高手术前规划的精确性、可控性,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并可减少术中创伤。
- 安纲牛峰归来刘剑锋陈莹王梦
- 关键词:鼻畸形
- 颧骨“L”形截骨降低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建立关于颧骨"L"形截骨降低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该术式在生物力学方面的特点。方法:采集高颧骨畸形患者术前头颅螺旋CT,将数据导入相应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对颧骨复合体及手术相关区域进行分体三维重建、手术模拟,应用有限元软件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通过CT扫描灰度值的转换,对各部分材质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参数进行赋值,再模拟术中对颧骨、颧弓的施力,分析颧骨复合体生物力学情况。结果:建立了颧骨"L"形截骨降低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其几何相似性、力学相似性高。运用三维有限元法生物力学分析,术中按压颧骨复合体,颧弓根部出现一个明显的应力集中,颧骨颧弓产生向内侧的形变。结论:在颧骨"L"形截骨降低术术中按压颧骨复合体,是能够在颧弓根部造成预期的青枝骨折,使颧骨产生内收、降低的形变。
- 邱爽王梦陈莹牛峰俞冰刘剑锋刘伟归来
- 关键词: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
- 基于标准化二维数码照片的颧骨突出面部特征量化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评价标准化二维数码照片测量数据,量化分析颧骨突出面部特征的可行性。方法回顾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行颧骨L形截骨降低术的非对称性颧骨突出患者35例,对术前、术后的标准化斜侧位照片进行颧骨突度P值、高度H值测量,所得数据配对分析(包括术前颧骨较大侧与较小侧、术前与术后及术后双侧)。结果标准化斜侧位照片测量数据显示,术前颧骨较大侧与较小侧颧骨突度P值及高度H值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颧骨突度P值减小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颧骨高度变化不显著;术后双侧颧骨突度及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标准化二维数码照片行颧骨面部测量,能真实、可靠地反映颧骨突度和高度,可操作性强。
- 张慧君牛峰俞冰刘剑锋陈莹王梦靳琦乔嘉游远榕归来吕长胜
- 关键词:面部特征
- 三维CT在自体下颌骨外板修复面斜裂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三维CT在自体下颌骨外板行颅面部贴附植骨修复面斜裂中的应用,包括手术设计和术后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自体下颌骨外板行颅面部贴附植骨修复的22例面斜裂的病例资料.术前应用CT数据重建三维头颅,行三维测量和手术模拟;术中应用手术导板,切割下颌骨外板,移植修复骨缺损和骨凹陷部位,重建颅面骨支架的对称性;术后5—10 d和术后6个月至1年再次以CT进行三维测量和三维重建,以评价术后面部的对称性.结果 应用CT测量患侧凹陷眶骨骨缺损体积差,术后5—l0d比术前平均减少(64.6±14.4)%,眶下颧骨、上颌骨骨缺损体积差,平均减少(71.4±15.7)%.术后6个月至1年,下颌骨供骨区的体积恢复至所取骨块体积的(57.9±13.9)%,移植骨块被吸收体积为原移植骨块的(24.7±25.6)%.术前瞳孔中央的高度差为(3.76±1.27) mm,术后5~10d为(1.15±1.00) mm,术后6个月至1年为(1.35±1.13) mm,应用配对£检验,术后5~10d瞳孔中央高度差比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6个月至1年与术后5~10d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3),说明眼球位置有复发情况,可能与移植骨块吸收有关.结论 在三维CT辅助下,应用自体下颌骨外板行颅面部贴附植骨,可以更好地修复面斜裂,重建颅面骨支架的对称性,并且可对手术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 靳天娇归来牛峰刘剑锋王梦陈莹
- 关键词:面斜裂自体移植术下颌骨外板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Medpor植入修复面部不对称畸形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一种修复面部不对称畸形的新方法。方法:术前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术中制作个性化Medpor修复体,对8例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进行修复,术后利用成像技术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手术效果好,外观满意,面部不对称畸形得到了矫治。结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制作个性化Medpor植入体修复面部不对称畸形,手术效果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 王梦归来牛峰俞冰陈莹邱爽
- 关键词:MEDPOR计算机辅助设计
- 眶下神经血管三维重建在眶颧上颌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运用分体重建技术,构建眶颧上颌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灶内的眶下神经血管的三维图像,与头颅三维图像配比,显示其在病灶内的走行、位置,为手术切除、整形提供参考。方法:将患者的CT数据导入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对病灶区眶下神经血管进行提取、三维分体重建,与整个头颅骨性三维影像进行配比、显示、定位。参考该重建影像进行术中操作,运用病灶的部分切除整形及颧骨"L"形截骨降低术矫正患者面部对称性。结果:病灶区眶下神经血管的三维立体影像显示清晰,其三维走行、位置明确,以此为依据,术中操作准确顺利,在病灶切除、整形过程中眶下神经血管得以完整保留。结论:眶下神经血管的三维分体重建技术对眶颧上颌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手术设计、操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 邱爽安纲刘剑锋陈莹王世玉徐佳王珏王介聪王梦苏若为归来
- 关键词: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部分切除
- 天然珊瑚充填治疗小颏畸形的远期随访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总结天然珊瑚充填治疗小颏畸形的远期疗效,探讨天然珊瑚与新生骨间的体积关系及新生骨的稳定性。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0月-2004年9月,采用颏部水平截骨结合天然珊瑚块充填治疗的12例小颏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15~28岁,平均18.5岁。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对患者面容及头颅X线片进行测量,分析下唇点至颏下点垂直距离、颏前点至鼻根点和下牙槽点连线的距离、下牙槽点至颏下点的垂直距离、颏部截骨间隙垂直距离,并计算各指标复发率。结果 患者口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2年,平均9.2年。头颅X线片复查示,8年后珊瑚块蜂窝状结构均完全消失,被骨组织替代。术后8年后取出钛板时见颏部新生骨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颏肌骨膜附着。末次随访时下唇点至颏下点垂直距离、下牙槽点至颏下点的垂直距离、颏部截骨间隙垂直距离均较术后即刻缩短,平均复发率分别为6.1%、22.9%、31.7%;而颏前点至鼻根点和下牙槽点连线的距离无明显变化。9例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3例再次调整颏部形态边缘。结论 天然珊瑚充填治疗小颏畸形后,尽管存在部分体积丢失,但能耐获得稳定的新骨和满意的远期疗效。
- 苏若为刘剑锋归来牛峰陈莹王梦
- 关键词:小颏畸形新骨形成远期疗效
- 利用下颌骨延长器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术后评估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利用图像学方法评估下颌骨延长器植入手术后延长的真实效果和理论上分析的差距,以了解其原因,并指导今后手术的术前设计。方法:选择因半侧颜面短小的患者共5例,将其真实两颏结节中间点(即正常下颌骨下缘中点)的运动轨迹和截骨线所成角度的数值和真实延长器与截骨线角度做对比。结果:发现颏点移动线路延长器方向一致性较高,最大误差7度,结果可靠。结论:在使用直线延长器进行下颌骨延长时,术前利用已有的图像学软件进行手术模拟,可以更好的控制治疗结果。
- 陈莹牛峰俞冰唐晓军王梦谭鹜远
- 关键词:手术模拟计算机辅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