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近代早期的社会捐赠与英国大学(1560-1660)
- 2011年
- 16、17世纪的社会捐赠对英国大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大学依托于社会捐赠,最终完成了教育设施的改善与规模的扩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员增多带来的压力。广泛盛行的社会捐赠对中下层子弟的扶助与对边远地区的关照弥补了教育发展上的不平衡,有益于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态势。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捐赠促成了大学发展的地域性、家族性特点,也为捐赠者干预大学事务创造了契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的独立性。
- 赵红
- 关键词:社会捐赠
- 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探析
- 2011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其中虽不乏一些局限性,但也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见解。
- 臧平赵红
-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毛泽东中国人民
- 明代塾师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变——兼论民间教育人力资源的社会配置与优化问题被引量:4
- 2006年
- 明代塾师的社会构成,并非“落魄书生”即可一言以概之的。它是一个涵盖了“退闲官僚”、“儒士”、“举人监生”、“儒学生员”与“科举童生”的多种身份并存的职业群体。随着明代社会之变迁,塾师的社会构成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演变,“退闲官僚”、“儒士”与“举人监生”的日渐淡出,使“儒学生员”日渐在塾师群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社会构成的演变,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塾师群体文化素养的相对下降,但从人才梯级培养的角度来看,在很大程度上也不能不说是明代社会自身对民间教育资源所进行的一种“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有效配置与优化。
- 刘晓东赵红
- 关键词:明代塾师社会构成
- 近代早期英国的大学与社会阶层流动被引量:1
- 2014年
- 近代早期,大学毕业人员通过对教士、法律、政府职员等新兴职业的介入,获取社会财富与声望,实现自身由下而上的社会阶层流动,使英国社会结构的构成出现了更为开放的局面。这种以受教育的方式完成的社会阶层转换,在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下,也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虹吸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业竞争的加剧,甚至造成了人员过剩的严峻局面,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 赵红
- 关键词:阶层流动
- 近代早期英国大学的变迁及其影响
- 2012年
- 近代早期英国大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就学人员数量日益增多。受教育者以绅士、平民为主体现象的发生也进一步说明了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但同时还应看到,在大学里不同的社会身份等级有着较大的社会差别,由此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 赵红
- 英国大学教育的社会功用(1560-1660)被引量:1
- 2010年
- 近代早期英国大学教育的社会功用体现在对社会个体美德的培育与社会风尚的引导上,显示出教育普遍具有的社会教化功能。而对于国家来讲,为中央与地方机构培育社会管理人才,提高其管理水平与社会能力;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进行严厉的控制与灌输,是这一时期政府借助于大学完成维护政治主体稳定性的重要目标。
- 赵红
- 关键词:大学教育社会功用
-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英国国债制度化论纲被引量:2
- 2003年
-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是英国国债从无序走向有序,进而完成制度化的重要时期。英国国债制度化蕴涵着三层含义:英国财政机构的健全与国有化英格兰银行的组建成为英国国债制度化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内容;在法律上,英国政府对国债的利率加以引导、限制,使国债的运作呈良性之势;税收国有化的实现以及偿债基金的建立使确保国债顺利进行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备。英国国债制度化的实现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 赵红
- 关键词:国债制度化
- 17-18世纪英国国债制度述评被引量:3
- 2006年
- 在17世纪中后期,由于战争、宫廷开支等巨大耗费,英国政府遂将国债制度作为其缓解危机的主要手段,而国债在等资方式上的便利,重商主义政策造就的英国人民较强的出贷能力与倾向,以及英国政府在政策制定中对荷兰金融管理经验的大胆借鉴,都为英国国债制度的良性运作创造了条件。在此期间,英国财政署与国有化英格兰银行的建立,国债发行数额、国债利率以及国债发行相关保障体系的创制与日趋完善,使得国债制度日臻成熟。国债制度满足了英国政府的财政需求,促进了英国国内的政治稳定和对外扩张,为英国登上欧洲霸主地位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 赵红
- 关键词:国债制度化社会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