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树林

作品数:20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外国语学院日本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学
  • 7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3篇文学
  • 5篇小说
  • 4篇作家
  • 3篇战后
  • 2篇性文学
  • 2篇野间宏
  • 2篇推理小说
  • 2篇女性
  • 2篇女性文学
  • 2篇主人
  • 2篇主人公
  • 2篇文坛
  • 2篇安部公房
  • 2篇白描
  • 2篇创作主题
  • 2篇纯文学
  • 1篇大众
  • 1篇大众传媒
  • 1篇大众文学
  • 1篇当代作家

机构

  • 20篇大连外国语学...

作者

  • 20篇孙树林

传媒

  • 12篇日语知识
  • 2篇外国文学动态
  • 2篇日本学刊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外国文学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年份

  • 1篇2002
  • 15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日本战后派文学(二)被引量:1
2000年
下面,考察一下“战后派文学”家们及其文学创作,并以此抽象出其文学特点。
孙树林
关键词:文学特点文学创作
全文增补中
战后的反现实主义文学
2000年
战后的日本文学是以“战后派”为先驱,多用现代派的手法去再现战争岁月的非常状态、战后社会的反秩序性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空洞;尔后登上文坛的“第三新人”则唾弃了“战后派”的社会性要素,一味地关注索然寡味的日常中的自我,试图从中获取对新时代及处于新时代的个我的诠释。历史步入60年代,文坛显得颇为平静,未能有称得上流派的文学团体风风火火地登堂入室。然而,历史却又在这 寂中孕育着反现实主义文学,并又悄然无声地将其降生。所谓反现实主义文学就是以否定现实的社会秩序为前提,以否定的形式或直接或间接地介入社会现实的文学。 经过战后十五年的恢复、调整,进入60年代后的日本社会虽然尚潜藏着政治。经济等诸多社会矛盾,但她着实已步入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新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虽然有60年和70年的“安保斗争”等政治运动,但这丝毫未能撼动日本保守政治的基础,并在这一保守政治的庇护下,经济进入快车道。诚然,在这一在保守政治的保护伞下经济得到高速增长的60年代里,虽然“战后派”的大潮业已退却,“第三新人”们也失去了以往的锐气,更未有“文学新人”问世,但事实上“战后派”的大家们却一如既往地扎实地从事创作,“第三新人”也变得更加练达老成,并且,随着经济...
孙树林
关键词: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安部公房文学表现手法
大众传媒对战后大众文学的影响
2000年
孙树林
关键词:大众文学纯文学中间小说推理小说大众传媒
日本战后的“无赖派”文学被引量:4
2000年
战后的日本文坛日升月恒,百废俱兴。“老大家”们重返文坛,“民主主义文学”再度崛起,以(近代文学)为阵地从事创作的“战后派文学”家们掀起了势如破竹般的文学创作活动。故此,使得日本战后的文坛万紫千红,绚丽斑斓。与上述诸文学团体同时活跃在日本战后文坛上的,还有被称为“无赖派”的一些作家。他们的文学创作活动亦和其他战后文学一样,既含孕了战后日本文学的共同特点,更具有其别出机抒的特殊性,因此,在论及日本战后文学时,对此流派既不可小视,更不能绕行。所谓“无赖”,其语意为:其人言论行为无法无章,放荡不羁,或日无所依托。因此,仅从字面上看,“无赖派”这一称谓也是不乏侮辱讽刺之意味的。那么,“无赖派”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流派?都有那些作家?“无赖派”作家包括大宰治。坂口安吾、织田作之助、石川淳、伊藤整等,与“战后派”文学家们一鸣惊人式的崛起不同的是,他们早在战前便涉足文坛,且又在日本战后的断枝上嫁接出一反故旧的新文学来。虽然这些作家被称为“无赖派”,但他们既没有像“战后派”和“民主主义”文学家们有其统一的创作宗旨,也没有其依托的杂志,其称谓的确定也是出自新闻评论界。简言之,之所以将其称为“无赖派”,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及文学创作都具...
孙树林
关键词:无赖派作家太宰治文学
战后日本民主主义文学
2000年
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脱胎于明治三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文学”,兴盛于大正末年至昭和十年,衰歇于昭和十年至战前,嬗变于二战后。
孙树林
关键词:无产阶级文学审美情趣
假作真时真亦假——论《电视人》的二元世界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认为村上春树的《电视人》中存在着两个既相互依存又互相对立的二元世界 ,这既是现实与观念相抵捂的折射 ,亦是当今日本社会物质存在与精神理想舛弛而行的反映 ,更是当今世界文明冲突的真实写照。
孙树林
关键词:电视人未成熟传播文明
从93年日本最新文学用语看当今日本文坛被引量:1
1993年
文学,是时代之子。这个时代离我们愈近,其文学状态愈不清晰,愈难把握。回顾92年的日本文坛,可谓光怪陆离,五彩斑斓,似乎很难对其整体作出概括。为避免以偏概全,本文仅通过93年日本文学最新用语,去管窥一下当今日本文坛现状之一斑。 93年日本最新文学用语中。
孙树林
关键词:日本文学文坛小说女性文学连载小说推理小说纯文学
论日本战后派文学(一)被引量:2
2000年
1997年2月,日本“战后派文学”最后一名作家埴各雄高弃世而去。这位给战后日本文学界。思想界及文学评论界以莫大影响的“战后派文学”大家的过世,将风樯阵马一时并将其余韵波及至战后五十余载的“战后派文学”划上了一个终止符。那么,“战后派”是怎样的一个文字...
孙树林
关键词:文学形态野间宏
论日本战后派文学(三)
2000年
孙树林
关键词:安部公房野间宏
大江健三郎的二元世界──《燃烧的绿树》白描被引量:1
2000年
大江健三郎于1994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五个月后的1995年3月大江完成了《燃烧的绿树》三部曲的第三部《伟大的日子》。第一部《救世主被殴打》和第二部《动摇》分别于1993年11月和1994年8月由新潮社出版。这部被认为是大江“毕生的杰作”的总长近千页的鸿篇巨制的完成,无疑使喜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的文学锦上添花,亦给广大的读者及文学界带来一份喜悦。更重要的是,由于大江健三郎早已将该小说自定为“最后的小说”,因此该小说备受关注。《燃烧的绿树》是三部曲的总题目,取名于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威廉·巴特勒·耶茨的诗《动摇》的一节,一棵树,一侧在熊熊地燃烧着,一侧却郁郁葱葱挂着露珠。这里暗喻的是:一半是志于升天的灵魂,一半是根植于现世的肉体,肉体与灵魂共生,这里是大江健三郎创造的对立统一的二元世界。第一部《救世主被殴打》讲的是:在四国岛被森林覆盖的山乡里,一个专事讲述当地传说的“老婆婆”是这个山乡的精神领袖。被“老婆婆”抚养的孤儿“阿萨”在青春期里从男人变为女人,成为两性俱全的阴阳人。整部小说是由“我”=“阿萨”笔录的故事。“老婆婆”将总领事的儿子“隆”称为新的“义兄”。真的“义兄”十年前死于非命。于是,“隆”便继承...
孙树林
关键词:文学主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