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
- 作品数:9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与防治探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日龄≤7d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的发病情况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423例生后7d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原因及胆红素值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新生儿溶血、不明原因、感染因素、其它因素。该组病人占同期收治高胆红素血症组74.7%,早期蓝光光疗等综合治疗,可明显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及其并发症。结论防治高胆关键是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蓝光光疗等综合治疗,可明显减少高胆及其并发症。
- 何英高韦娟罗文燕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早期干预
- 西沙比利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了解西沙比利混悬液口服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GER)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44例新生儿 GER 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给予西沙比利混悬液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65例占82.3%,总有效率92.4%,对照组65例,显效26例,占41.6%,总有效率47.0%。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沙比利混悬液治疗新生儿GRE疗效满意,方便安全,顺从性好,副作用小,在综合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可作为新生儿GER的首选胃肠促动力药。
- 陈琦关智勇何英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新生儿西沙比利药物疗法疗效
- 合并心脏损害的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合并心血管损害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和预后。方法:对临床明确诊断的280例儿童HS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有87例并发心脏损害,占31.1%,其中表现为心电图异常51例,占18.2%,和(或)有心肌酶谱改变69例,占24.6%,混合性紫癜患儿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率高,异常程度也较重,心损脏损害组与无心脏损害组相比,多脏器损害比例明显增高,治疗后心电图、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临床上应将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测作为HSP的常规检查,有异常者及早进行干预,使可逆性的心肌损害得到恢复,对患儿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何英芦爱萍高韦娟罗文燕刘冬华孙琴林岳华崔建军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心脏损害心电图心肌酶谱
- 脐血IgE水平和喂养干预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脐血IgE水平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并对有遗传背景的高危婴儿进行不同方式的喂养干预,观察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情况,为高危婴儿的医疗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有过敏性疾病家庭遗传背景的106例婴儿与同期健康家庭的112例婴儿的脐血IgE水平进行比较,并将86例来自遗传背景家庭且脐血IgE≥0.35KU/L的婴儿随机分为指导干预组41例和非指导干预组45例。对两组进行不同的喂养指导及干预,观察两组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有家庭遗传背景的106例婴儿中,脐血IgE≥0.35KU/L的86例;无家庭遗传背景的112例婴儿中,脐血IgE≥0.35KU/L的18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1)。随访至12个月时,各个月龄段指导干预组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指导干预组婴儿。结论:有过敏性疾病遗传背景家庭所生婴儿应做脐血IgE检测,筛选出高危儿,积极预防干预,改变婴儿后天的生活方式、环境,降低这些高危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
- 高韦娟何英芦爱萍龙月香
- 关键词:脐血IGE
- 60例川崎病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对本科6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川崎病男性多于女性,以典型病例多见,28.3%(17/60)的患儿为非典型病例。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无死亡病例。31.7%(19/60)的患儿误诊,以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性皮炎、淋巴结炎等病多见。结论川崎病早期容易误诊,对不明原因发热5d以上,伴有川崎病主要临床表现中的任何一项者,应警惕川崎病的可能。
- 罗文燕何英
- 3例新生儿疾病的误诊分析
- 1999年
- 何英
-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误诊
- 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效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应用Meta分析法对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有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急性期应用更昔洛韦与传统抗病毒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应用更昔洛韦提高IM治疗有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更昔洛韦、IM为主题词,通过电子检索Medline(1963—2007.12)、OVID数据库(1993-2007.12)、Springer数据库(1994—2007.12)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7.12)等,同时辅以手工检索包括会议资料和学位论文。尽可能全面收集IM急性期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RCT,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应用Review Manager4.2.8统计软件,对文献结果进行合并统计分析,计算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显效率的优势比(OR),评价应用更昔洛韦是否能提高IM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评价中共纳入8篇RCT。在IM急性期治疗中。更昔洛韦与病毒唑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OR=0.16,95%CI:0.09~0.26,提示更昔洛韦治疗的有效率高于病毒唑治疗(P〈0.01)。更昔洛韦与干扰素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OR=0.34.95%CI:0.21~0.57,提示更昔洛韦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干扰素治疗(P〈0.01)。结论:急性期应用更昔洛韦有能够提高IM治疗有效率的趋势。可靠结论尚需大样本、多中心、设计良好的RCT进一步验证。
- 何英孙广超
- 关键词:更昔洛韦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META分析病毒唑干扰素随机对照试验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被引量:38
- 2001年
- 目的 探讨 1,6二磷酸果糖 (FDP)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均予综合治疗 ,治疗组应用FDP 2 5 0mg/(kg·d) 0 .5h内静脉滴入 ,每日一次 ,7d一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做心肌酶谱测定。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治疗后复查心肌酶谱 ,治疗组心肌酶谱恢复正常病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外源性FDP能显著改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表现 ,并可改善预后 ,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陈琦姬东霞何英
- 关键词:1,6二磷酸果糖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
-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吸入疗法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对32例持续肺动脉高压和呼吸衰竭患儿,在呼吸机机械通气情况下,将NO气源加入呼吸机环路中,NO浓度从20ppm(1ppm=0.001‰)开始,每经15~30min无效者增加5ppm,达到50ppm,30min仍无效者停用。有效者,持续6h后,每15min降低NO浓度5ppm,降为6ppm,持续24~72h。治疗时观察体循环氧合情况、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肺动脉压力、血压、心率、高铁血红蛋白(MHb)、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结果32例患儿中28例(28/32,87.5%)吸入NO后血氧饱和度迅速上升,吸入30min后,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加(P<0.001),以6ppm浓度维持24h后,氧合指数持续改善,肺动脉血流继续增加。停用后没有复发。而心率、血压、高铁血红蛋白未明显改变。结论吸入NO能显著降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改善氧合。对肺动脉高压有显著疗效,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 姬东霞李珊陈琦何广艺罗文苑何英
- 关键词: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