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辉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生物膜
  • 9篇葡萄球菌
  • 9篇球菌
  • 9篇表皮葡萄球菌
  • 7篇丹参
  • 7篇丹参酮
  • 7篇隐丹参酮
  • 3篇生物膜形成
  • 3篇膜形成
  • 3篇耐药
  • 3篇耐药性
  • 3篇病原菌
  • 2篇药性分析
  • 2篇原菌分布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基因
  • 2篇分子
  • 2篇表型
  • 2篇表型研究
  • 2篇病原

机构

  • 11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成都市温江区...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易辉
  • 10篇李燕
  • 2篇辛力华
  • 1篇张琼芳
  • 1篇李燕
  • 1篇郑权
  • 1篇任然
  • 1篇易辉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葡萄球菌生物膜与宿主免疫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葡萄球菌造成的生物膜相关性感染易于慢性化和顽固化,究其原因与生物膜形成后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性增加和逃避宿主免疫防御有关。目前生物膜引起的耐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关于生物膜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机体免疫反应可分为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固有免疫主要包括一些免疫屏障、免疫分子及免疫细胞对微生物进行防御,获得性免疫则主要通过免疫细胞对微生物识别产生相应的抗体。
祖瑞铃易玉玲易辉李燕
关键词:生物膜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免疫
隐丹参酮清除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分子机制初探
目的对隐丹参酮清除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生物膜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体外建立SE黏附、聚集和成熟各阶段生物膜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隐丹参酮作用下生物膜形...
易辉祖瑞铃易玉玲李燕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隐丹参酮
文献传递
隐丹参酮清除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表型研究
目的探索隐丹参酮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各个阶段生物膜的清除作用。方法体外构建生物膜模型,二倍稀释法测定隐丹参酮对SE生物膜的最小抑菌浓度;半定量黏附实验测定SE生物膜...
易辉祖瑞铃易玉玲李燕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隐丹参酮
文献传递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中细胞间多糖黏附素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近年来由于医疗植入物如导管、人工心瓣膜、人工关节等的广泛应用以及人口老龄化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出现等因素,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导致的生物膜相关性疾病逐年上升,至今尚无药物能有效地控制这类感染。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一个多基因调控、多因子参与的延续性过程,包括初始黏附、聚集、成熟、脱落四个阶段,而细胞间多糖黏附素(polysaccharide intercellular adhesion,PIA)是存在于细菌细胞表面的多糖黏附因子,在SE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细菌聚集阶段发挥十分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SE生物膜形成中PIA的调控机制对治疗SE引起的生物膜感染意义重大。
易辉李燕
关键词:生物膜形成表皮葡萄球菌基因调控黏附素细胞间细菌生物膜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临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送检的中心静脉导管标本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送检的731例中心静脉导管标本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共38例,阳性率为5.3%,革兰阳性球菌占分离菌的26.3%,其中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占13.2%,且均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未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占分离菌的73.7%,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约占42.1%。鲍曼不动杆菌最敏感的是阿米卡星,敏感率为87.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且耐药严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规范操作,控制感染。
祖瑞铃辛力华易玉玲易辉李燕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耐药性
隐丹参酮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关键调控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2017年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对表皮葡萄球菌(SE)生物膜形成中关键调控基因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建立SE黏附、聚集和成熟各阶段生物膜模型,采用RT-PCR检测在隐丹参酮作用下;SE生物膜形成中关键调控基因ica A、atl E、aap、lux S的表达变化。结果 28μg/m L的隐丹参酮能明显抑制生物膜形成中黏附、聚集、成熟整个过程4个关键调控基因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μg/m L的隐丹参酮对黏附和聚集阶段生物膜形成中关键调控基因lux S有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使ica A、atl E、aap基因表达量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成熟阶段生物膜形成中4个关键基因的表达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128μg/m L的隐丹参酮与32μg/m L的隐丹参酮相比,前者生物膜形成中4个关键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丹参酮对SE各阶段生物膜形成中关键调控基因ica A、atl E、aap、lux S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剂量和时间效应。
易辉祖瑞铃易玉玲李燕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隐丹参酮
2017—2018年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院内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8年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2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4株,占71.6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59株,占25.76%,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6株,占2.62%。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对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呋喃妥因、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肺炎克雷伯菌虽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10%,但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极高,且呈上升趋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但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葡萄球菌中均未检出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呋喃妥因、阿米卡星菌株。结论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不同耐药性,临床应建立完善抗菌药物监测体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易辉郑权
关键词:抗菌药物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亚抑菌浓度隐丹参酮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亚抑菌浓度隐丹参酮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以万古霉素为药物对照,微量稀释法测定隐丹参酮与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值;半定量粘附实验、XTT、扫描电镜和RT-PCR分别检测1/2MIC浓度的隐丹参酮与万古霉素作用下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基质量、膜内菌代谢活性、微观形态结构和atl E基因表达情况的变化。结果:隐丹参酮与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2μg/m L与4μg/m L;1μg/m L的隐丹参酮与2μg/m L的万古霉素均能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基质量、膜内菌代谢活性和atl E基因表达,且1μg/m L的隐丹参酮抑制作用明显强于2μg/m L的万古霉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观察1μg/m L的隐丹参酮作用下表皮葡萄球菌已不能形成生物膜结构,而2μg/m L的万古霉素作用下依然能够形成生物膜结构。结论:亚抑菌浓度下的隐丹参酮能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且抑制作用强于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
易辉易辉祖瑞铃李燕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隐丹参酮
隐丹参酮清除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表型研究
目的:探索隐丹参酮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各个阶段生物膜的清除作用.方法:体外构建生物膜模型,二倍稀释法测定隐丹参酮对SE生物膜的最小抑菌浓度;半定量黏附实验测定SE生...
易辉祖瑞铃易玉玲李燕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隐丹参酮
隐丹参酮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索隐丹参酮对表皮葡萄球菌(SE)生物膜不同成熟阶段的抑制效果。方法体外构建SE生物膜模型,确定其黏附、聚集、成熟阶段时间点;通过半定量黏附实验、XTT法和扫描电镜检测不同浓度隐丹参酮作用下SE不同成熟阶段中生物膜基质量、膜内菌代谢活性和微观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 SE生物膜黏附、聚集和成熟时间点分别为6、24、48 h;对于黏附阶段生物膜,128μg/mL和32μg/mL的隐丹参酮均能明显减少其生物膜基质量和杀灭膜内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隐丹参酮抑制作用128μg/mL优于32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均能破坏其微观形态结构;对于聚集与成熟阶段生物膜,仅128μg/mL的隐丹参酮能明显减少其生物膜基质量和杀灭膜内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能破坏其微观形态结构,而32μg/mL的隐丹参酮则无明显抑制效果(P>0.05)。结论隐丹参酮对SE生物膜不同成熟阶段均具有一定抑制效果,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
易辉祖瑞铃易玉玲李燕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隐丹参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