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玲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文学更多>>
- 西方符号学美学的中国新时期接受研究
- 2016年
- 由于历史的特殊性,符号学美学在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传入中国,此后得到了中国学界的高度关注。中国在对西方符号学美学的接受过程中出现了对符号学美学的质疑与反思,表现出明显的中西文论的碰撞、对话与交流。中国出现符号学美学的研究热潮,这既是因为符号学美学理论本身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也是因为中国传统文论中的美学思想与符号学美学理论有契合之处。本文拟对新时期以来西方符号学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进行梳理与反思。
- 黄春玲
- 关键词:苏珊·朗格
- 苏珊·朗格美学对自律论与他律论的超越
- 2016年
- 由于苏珊·朗格对艺术幻象性的强调,其美学往往被视为艺术自律论。作为20世纪的美学思想,朗格的艺术论有其特殊的语境。在反思语境中,朗格没有把审美看成艺术与人类社会唯一合法的关系。从人类视角出发,朗格将艺术界定为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既承认艺术的独立自足性、超越现实的非功利性,又肯定艺术与现实的依存性以及艺术的社会责任。朗格将艺术看成一个具有持续性、统一性和完整性的活动过程,辩证吸收艺术自律论与艺术他律论的合理成分,表现出对二者的超越。
- 黄春玲
- 关键词:苏珊·朗格符号美学
- 桑塔耶纳美学的“解构”与“建构”
- 2015年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思想家解构传统美学和建构新美学二者并举的重要时代。桑塔耶纳解构经典美学的"非功利性"和"普遍性";建构"对象化"思维范式。桑塔耶纳认为美是情感的对象化。桑塔耶纳的"情感对象化"不是以外在客体对象表现主体内心情感,而是情感和感觉印象一起构建对象性事物。
- 张文初黄春玲
- 关键词:对象化
- 论苏珊·朗格“艺术作品的‘他性’”被引量:2
- 2014年
- 在《情感与形式》中,苏珊·朗格多次提到艺术作品的"他性",并把艺术作品的本质比喻为"玻璃加透明性"。据此,有人认为苏珊·朗格切断了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实践的关系。这是对苏珊·朗格艺术观的误解。艺术的"他性"既指异在性即艺术对现实的超越,又指艺术的幻象性和符号性。对艺术"他性"的强调并不意味着朗格对艺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切割。相反,正因为艺术作品具有"他性",它才能担当起现实的情感教育功能。
- 黄春玲
- 关键词:艺术幻象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