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亮

作品数:83 被引量:347H指数:9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2篇化学工程
  • 8篇电子电信
  • 6篇电气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换热网络
  • 6篇锅炉
  • 6篇4H-SIC
  • 5篇换热
  • 4篇余热
  • 4篇余热锅炉
  • 4篇通信
  • 4篇群算法
  • 4篇子群
  • 4篇总线
  • 4篇网络
  • 4篇粒子群
  • 4篇粒子群算法
  • 4篇SIC
  • 4篇SIO
  • 3篇多模态
  • 3篇以太
  • 3篇以太网
  • 3篇数据采集
  • 3篇能耗

机构

  • 8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渤海大学
  • 1篇丽水学院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内蒙古财经大...
  • 1篇华为数字技术...
  • 1篇新渠热传导技...

作者

  • 82篇赵亮
  • 20篇尹洪超
  • 11篇陈志奎
  • 8篇仲崇权
  • 5篇霍兆义
  • 5篇吴振宇
  • 5篇张吉礼
  • 5篇王德君
  • 5篇穆林
  • 4篇原旭
  • 4篇马继开
  • 4篇张清辰
  • 4篇梁若冰
  • 4篇朱巧智
  • 4篇王海波
  • 4篇沈胜强
  • 3篇冯林
  • 3篇邱庆刚
  • 3篇陈素华
  • 2篇李丹

传媒

  • 9篇节能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物联网技术
  • 3篇半导体技术
  • 3篇微电子学与计...
  • 3篇单片机与嵌入...
  • 3篇热科学与技术
  • 2篇节能技术
  • 2篇化工学报
  • 2篇电子制作
  • 2篇电子产品世界
  • 2篇计算机科学
  • 2篇控制工程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应用科技
  • 1篇建筑科学
  • 1篇Journa...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建筑热能通风...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处理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7
2006年
介绍了利用VISUAL C++6.0和SQL Server 2000为软件开发工具、W 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为软件开发平台开发的一套热处理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它包括以下4个模块:热处理工艺库管理模块,实现热处理工艺规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可对新材料进行数值模拟,从而优化工艺;热处理过程控制模块,实现生产过程的高精度控制;设备管理模块和系统维护模块,实现设备、仪表、备件等的维修维护记录管理。并且较详细地论述了各模块功能的实现。该系统通过测试运行,达到预先的设计要求。
张立文赵亮张全忠王明伟裴继斌
关键词: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SiO_2/SiC界面的Wet-ROA改性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高温热氧化法在4H-SiC(0001)晶面上生成SiO2氧化膜,采用湿氧二次氧化(wet-ROA)工艺对样品进行处理,通过测量SiCMOS结构界面电学特性,发现wet-ROA工艺有助于降低界面态密度,改善SiO2/SiC界面电学特性。采用变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ADXPS)技术对SiO2/SiC界面过渡区进行分析,通过过渡区厚度计算和过渡区成分含量比较,发现湿氧二次氧化工艺可减小过渡区氧化膜厚度,降低过渡区成分含量,进而揭示了降低SiO2/SiC界面态密度,改善界面电学特性的微观机理。
朱巧智王德君赵亮
关键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SiO_2/SiC界面过渡区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高温热氧化法在4H-SiC(0001)晶面上生成SiO2膜,使用质量分数为1%的HF酸刻蚀该氧化膜,制备出超薄(1~1.5nm)SiO2/SiC界面样品。采用变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ADXPS)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高温氧化形成的SiO2/4H-SiC(0001)界面过渡区的成分分布情况,适合用一个分层模型来描述,进而建立了过渡区成分分布的原子级结构模型。
朱巧智王德君赵亮李秀圣
关键词:4H-SIC
基于硬件协议栈的以太网远程数据传输系统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介绍了一款单片网络接口芯片W5100,该芯片内部集成了TCP/IP硬件协议栈,支持多种网络协议。给出了基于STM32处理器的硬件电路连接图和软件程序设计。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在多个建筑能耗监测项目中,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通信稳定可靠,能够满足项目对远程数据传输的需求。
张群赵亮梁若冰
关键词:以太网数据传输STM32
融合上下文信息与核密度估计的协同过滤推荐被引量:2
2021年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数据量快速增长,如何在海量数据中找到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并实现个性化推荐是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协同过滤算法作为推荐系统中的经典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场景,但是仍然存在数据稀疏,以及在计算相似度时不能考虑到所有数据的问题,只能够利用具有共同评分的数据,严重影响了推荐的精确度。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上下文信息与核密度估计的协同过滤个性化推荐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用户和项目各自的上下文信息和已经存在的用户评分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核密度估计构建用户和项目的兴趣模型,充分挖掘了用户和项目的兴趣分布,以获得更准确的用户和项目兴趣相似度,降低预测评分误差。在公开的数据集上验证表明,将该算法对比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有效提高了推荐的精确度。
马瑞新郭芳清刘振娇陈志奎赵亮
关键词:协同过滤算法核密度估计上下文信息推荐系统
楔形肋片安放方向对内冷通道换热特性影响
针对楔形肋片几何结构非对称特性,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冷却介质流过楔形肋片的方向对仿螺旋肋片内冷通道换热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流方向的不同对内冷通道局部换热系数分布影响很大,但对通道总体换热强度影响不是很大。气流正...
邱庆刚权生林赵亮沈胜强
关键词:传热强化内冷通道
文献传递
国内换热网络综合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6
2012年
换热网络作为大型工业企业的能量回收系统,对降低企业能耗、提高能量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其设计方法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我国换热网络综合方法的研究进展,对设计方法进行了分类阐述,分析了夹点设计方法、数学规划方法和优化算法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最后展望了同步综合方法和优化算法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为指导综合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实际应用服务。
霍兆义尹洪超赵亮都健
关键词:换热网络数学规划优化算法
空心喷嘴喷淋特性实验研究
2019年
为使大型水平管降膜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的横管降膜蒸发器均匀布液,自主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离心喷嘴喷淋特性实验台及径向喷淋密度测量装置,通过高速摄影仪拍摄的喷淋照片对喷淋外缘进行标注测量,得到喷嘴各喷淋锥角,对旋流式空心喷嘴的流量、喷淋锥角和径向喷淋密度等喷淋参数随入口压力、喷淋高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实验探究分析。结果表明,流量随入口压力增加而增加,但入口压力越大,流量增长速度越缓慢;正常工况下,喷淋锥角由喷嘴出口扩张段角度决定,与喷嘴扩张角保持一致,在重力作用下出现向内的收缩圆弧液膜边;喷淋形状为规则的环形喷淋,入口压力增加使有效喷淋区域整体向中心压缩,喷淋密度峰值变大,两波峰的对称性得到改善,压力为349 kPa时,喷淋密度基本完全对称,增加喷淋高度则情况相反。根据此喷淋密度分布特点,在设计横管蒸发布液器时合理控制工况压强,根据峰谷叠加原理可有效消除无效喷淋区域。
赵亮焦娟娟王鹏朱晓静邱庆刚沈胜强
化纤卷绕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化纤产品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对产品的层次要求也逐步提高。化纤卷绕是化纤生产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卷绕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化纤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国内大量化纤生产企业存在设备陈旧落后...
赵亮
关键词:恒张力控制模糊PID变频控制数字信号控制器
文献传递
生物质化学链气化-燃气轮机-有机朗肯循环发电
2023年
生物质化学链气化(BCLG)是具有发展前景的生物质利用和碳捕集技术,有机朗肯循环(ORC)是可提高能源品位的能源转化技术。为实现生物质能源高值化利用,提出了一种生物质化学链气化联合燃气轮机(GT)并耦合有机朗肯循环(ORC)的新型发电系统。该系统通过子系统间物质/能源交换实现了不同品位能源的梯级利用。采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模拟,研究以玉米秸秆、稻秆及麦秆为气化燃料时,氧与生物质比(λ)和压气机压比(PR)等对BCLG-GT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麦秆是3种生物质中应用于BCLG-GT系统的最优气化燃料,最佳模拟工况为:λ=0.05,P_(R)=13。在BCLG-GT子系统运行最佳工况基础上耦合ORC子系统,研究了4种不同有机流体工质(R245fa、R134a、HCFC-123和R-404A)和有无回热装置对ORC子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R245fa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与较好的环境友好性,相较其他3种有机流体工质具有明显优势;另外,加装回热装置后,ORC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提高了13.37%,新型具有回热装置的BCLG-GT-ORC发电系统的净能量效率达35.48%。本研究为工业规模的生物质化学链气化装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思路和理论指导。
穆林穆林王震黄贤坤王震尹洪超
关键词:燃气轮机发电有机朗肯循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