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强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调剖
  • 2篇油藏
  • 1篇单相流体
  • 1篇弹性波
  • 1篇弹性波传播
  • 1篇等效
  • 1篇调剖堵水
  • 1篇调驱
  • 1篇堵水
  • 1篇多孔介质
  • 1篇油气
  • 1篇油气田
  • 1篇油田
  • 1篇张天渠油田
  • 1篇深部调剖
  • 1篇渗流
  • 1篇渗流规律
  • 1篇渗透率
  • 1篇示踪
  • 1篇示踪剂

机构

  • 6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6篇王强
  • 2篇王强
  • 2篇景成
  • 1篇林加恩
  • 1篇刘向军
  • 1篇杜金
  • 1篇王锦锦

传媒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测井技术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低频波动条件下单相流体多孔介质渗流规律
2020年
为揭示低频波动激励下饱和单相流体多孔介质渗流规律变化,从低频脉冲波作用于油层后对储层物性影响的微观动力学模型与规律出发,建立饱和单相渗流流体的多孔介质弹性波传播理论模型。通过对波动影响储层渗流的动力学模型与规律揭示方面进行分析,可为波动采油技术和施工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陈涛涛王强刘甜
关键词:多孔介质弹性波传播数学模型
缝洞型油藏井间示踪剂分类等效解释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针对目前孔隙型油藏井间示踪剂解释模型难以有效定量表征缝洞型油藏井间缝洞参数的问题,基于塔河缝洞型油藏井间缝洞组合结构与示踪剂曲线形态匹配关系,将井间缝洞组合结构等效为一系列的缝洞条带(流道),利用对流扩散理论及井间示踪基本思路,分别推导了缝洞型油藏单峰型、独立多峰型及连续多峰型井间示踪剂等效解释模型,并对塔河油田四区S65单元TK461井组示踪剂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解释与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解释模型及方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可靠性,为该类油藏井间示踪剂的定量表征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同时也为考虑缝洞构型的井间示踪剂定量解释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借鉴与理论基础。
邹宁黄知娟马国锐徐燕东王强王强林加恩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
注凝胶调剖堵水实验研究
2015年
目前,我国已开采的油田普遍存在动用程度低、高含水、剩余油含量较大的问题,在我国对石油需求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加大对剩余油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加大剩余油即提高原油驱油效率一般从提高波及面积和提高洗油效率两个方面进行[1]。本文从提高水驱波及面积的方向出发,采用注凝胶方式提高研究区储层的驱油效率。结果表明,渗透率越高的岩心其在注凝胶前的驱油效率越低,随着气测渗透率的增加,非均质性增大,驱油效率降低;随着气测渗透率的增加,其注凝胶后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越明显。
王强王锦锦
关键词:调剖堵水驱油效率渗透率
张天渠油田注水作业中的油气田保护技术
2014年
张天渠油田属低渗透低饱和油藏,由于天然能量不足,以及后期的开发作用,导致地层能量下降,油田产量大幅度下降,针对此种情况对油田进行注水作业,以增加地层能量,提高原油产能,但由于注水作业可引起相关的物理、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储层渗透率下降,造成储层伤害,针对张天渠油田的注水作业产生的储层伤害,采取了相对应的油田保护技术,以降低储层伤害。
王强廖娟刘向军
关键词:注水储层伤害储层保护
裂缝性油藏深部调剖、调驱评价方法研究
2014年
水井调剖、调驱措施是裂缝型油藏开发中后期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注水井调剖,油井堵水的效果评价,不仅应从单井注采状况考虑,最终应归结到产油层的利用程度,注入水的波及系数、注水开发油藏的阶段采出程度、注水开发效果和注水采收率等几个方面。本文着重讨论了深部调剖、调驱的评价方法,为调剖堵水改善水驱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任德德王强杜金高海珍
关键词:调剖调驱
水平井中固体示踪剂缓释特性实验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为了解决长水平井和多分支水平井产液剖面监测的难题,采用固体示踪剂在水平井产液剖面长期实时监测。该方法利用不同层段不同示踪剂产出浓度的相对比例来解释产液分布,这种等速释放模型会导致水平井不同层段产液解释差异较大。基于自主研制的固体示踪剂,通过核磁共振实验和扫描电镜了解固体示踪剂的微观结构,设计宏观室内实验,深入分析固体示踪剂的释放机理。通过示踪剂样品的核磁共振实验与扫描电镜微观图像分析,发现示踪剂骨架表现为与岩石骨架相似的连通孔喉结构,填充于其中的示踪成分经过外部流体的接触与冲刷逐渐溶解,向外缓慢扩散与运移。室内实验主要探究环境温度与外部流体冲刷速度对示踪剂缓释速度的影响规律,环境温度越高,外部流体对固体示踪剂的冲刷速率越大,示踪成分累积释放量越大且释放速率越快。研究结果可为采用固体示踪剂监测水平井产液剖面解释模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实验依据与可靠基础。
王强王强景成王闫金鑫邓清勇
关键词:水平井产液剖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