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淑梅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干细胞
  • 4篇人脐
  • 4篇人脐带
  • 4篇人脐带间充质...
  • 4篇脐带间充质干...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新生儿
  • 2篇单胞菌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类
  • 2篇亚胺培南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细胞
  • 2篇下人
  • 2篇耐亚胺培南
  • 2篇耐亚胺培南铜...

机构

  • 8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杨淑梅
  • 6篇杨杰
  • 3篇郑璇儿
  • 3篇杨浩鸣
  • 2篇张晓玲
  • 2篇许芳
  • 2篇刘晓虹
  • 2篇赖卫明
  • 1篇穆小萍
  • 1篇刘颖
  • 1篇张江宇
  • 1篇钟志成
  • 1篇伍燕飞
  • 1篇卢春敏
  • 1篇刘畅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新生儿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足月择期剖宫产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
2022年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危重症, 进展快, 病死率高, 是新生儿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造成严重的家庭及社会负担。目前以纠正缺氧、治疗原发病、降低肺动脉高压及其他并发症管理等为治疗原则, 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呼吸机辅助通气、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替代治疗、营养支持及液体管理等。
杨淑梅
关键词:择期剖宫产呼吸机辅助通气液体管理原发病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体外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耐药性形成及对Opr D2基因的影响。方法本实验设立3个组,实验组为h UCMSCs组,对照组为细胞对照组(即人肺成纤维细胞组,NHLF组)和空白对照组。次抑菌浓度肉汤诱导PA耐药传导过程中,h UCMSCs组和NHLF组分别加入其与PA共培育所得的上清液,空白对照组加入细胞培养液,观察3组诱导耐药所需代数以及抑菌圈的大小。诱导耐药前后分别采用K-B法及real-time PCR法测定PA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Opr D2基因的表达量。结果经次抑菌浓度的亚胺培南诱导后,h UCMSCs组PA耐药性的出现较NHLF组及空白对照组延迟。NHLF组和空白对照组PA于诱导的第17代出现亚胺培南耐药,而h UCMSCs组PA于第19代出现耐药性。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诱导耐药后PA中Opr D2表达量较诱导前出现减少或消失。其中h UCMSCs组PA Opr D2的表达量减少至诱导耐药前的10.96%,而NHLF及空白对照组Opr D2无表达,即诱导后出现Opr D2基因缺失。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延迟PA耐药性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分泌抗菌肽LL-37和人β防御素-2从而抑制Opr D2表达的减少,而外膜蛋白Opr D2表达量减少或缺失是引起PA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原因。
郑璇儿杨杰穆小萍赖卫明许芳刘晓虹杨浩鸣杨淑梅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抗菌肽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感染状态下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对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状态下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的影响。【方法】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1×105/m L)2 m L与PA(3×104CFU/m L)2 m L共培育6 h后,加入h UCMSC(1×106/m L)2 m L为实验组,加入等量磷酸缓冲液(PBS)为感染组,A549与PBS及培养基共培育为对照组。比较组间A549细胞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A549细胞存活率(CCK-8新型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A549细胞凋亡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以及A549肺表面活性物质A(SP-A)表达量(Western Blot)。【结果】电镜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感染组A549细胞受损明显,胞质出现空泡变性,染色质高度凝集,可见凋亡小体;实验组细胞包膜结构完整,核膜完整,核仁明显,核染色质电子密度低,染色质均一,未见凋亡小体;对照组A549细胞结构完整,细胞膜表面微绒毛丰富,核膜完整,核周间隙结构正常,染色质均一;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A549细胞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70.35±2.89)%与(97.37±2.07)%,n=3,P<0.01],凋亡率显著增加[(8.63%±0.16)%与(2.55±0.11)%,n=3,P<0.01],SP-A表达显著降低[(0.105±0.01)与(0.232±0.015),n=3,P<0.01];实验组与感染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加[(85.69±3.07)%与(70.35±2.89)%,n=3,P<0.01],凋亡率显著下降[(6.34±0.12)%与(8.63±0.16)%,n=3,P<0.01],感染组中,PA可能损伤A549细胞,使其SP-A表达量著减少(n=5,P<0.05),实验组中,h UCMSC可能对感染后A549细胞的保护作用,其SP-A表达量增加(n=5,P<0.05)。【结论】h UCMSC能抑制感染状态下的A549细胞凋亡,保护A549细胞分泌SP-A。
杨淑梅郑璇儿杨浩鸣卢春敏赖卫明饶韵蓓任竹潇杨杰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凋亡SP-A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感染状态下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
杨淑梅
听力损失高危新生儿听力与耳聋易感基因联合筛查效果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听力与耳聋易感基因联合筛查在听力损失高危新生儿中的必要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患儿,按照有无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分为高危组(n=3129)及对照组(n=5106),出院前采用耳声发射及听性脑干反应进行听力筛查,并采用耳聋易感基因芯片检测常见的4个耳聋相关基因(GJB2、GJB3、SLC26A4和线粒体DNA 12S rRNA)的20个突变位点。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间听力筛查通过率及基因突变情况。结果高危组患儿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及2者均未通过率分别为11.92%(373/3129)、10.32%(323/3129)和4.83%(151/3129),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3%(257/5106)、6.56%(335/5106)和2.02%(103/5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0.265、37.354和51.196,P值均为0.000)。高危组患儿整体耳聋易感基因突变率为5.63%(176/3129),其中GJB2和SLC26A4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04%(95/3129)及2.40%(75/3129),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15%(161/5106)、2.04%(104/5106)及1.06%(54/5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301、8.216和22.517,P值均<0.01)。线粒体DNA 12S rRNA及GJB3基因突变率较低,高危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9%(6/3129)与0.06%(3/5106);0.03%(1/3129)与0.00(0/5106);P值均>0.05]。携带耳聋易感基因突变的患儿耳声发射及听性脑干反应未通过率分别为9.50%(32/337)和10.39%(35/337),均高于未携带耳聋易感基因突变者[分别为1.14%(90/7898)和1.29%(102/7898)](χ^2值分别为154.621和163.399,P值均为0.000)。结论针对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患儿进行联合筛查效果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刘颖杨杰杨淑梅伍燕飞刘畅
关键词:连接蛋白类膜转运蛋白质类疾病遗传易感性新生儿筛查
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因子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前景展望
2020年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的一种严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干细胞不仅可以分化为多潜能干细胞,参与人体各个系统的修复,其旁分泌因子还可直接参与疾病的治疗。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因子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前景展开综述。
繆佳予任竹潇王健兰夏鑫严隆丽杨淑梅许芳张晓玲杨杰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干细胞因子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2018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是否抑制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生长。方法将IRPA菌液加入h UCMSCs细胞悬液中设为实验组,将IRPA菌液加入成纤维细胞细胞悬液中为对照组,共培育6 h后采用平板计数法对两组IRPA进行计数并比较;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技术和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共培育上清液中抗菌肽LL-37(Cathelicidin/LL-37)及人β防御素2(HBD-2)。结果实验组中的细菌集落数(CFU)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3±0.58)×106 CFU/ml vs.(3.69±0.91)×106 CFU/ml,t=19.93、P=0.031]。实验组共培育液中抗菌肽LL-37和HBD-2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菌肽LL-37:(7.99±0.45)ng/ml vs.(0.18±0.04)ng/ml,t=78.30、P=0.007;HBD-2:(249.38±14.19)pg/ml vs.(1.00±0.58)pg/ml,t=78.23、P=0.009]。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起抑制作用,其可能通过分泌抗菌肽LL-37和HBD-2来实现。
刘晓虹杨浩鸣杨浩鸣郑璇儿杨淑梅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人Β防御素2
绒毛膜羊膜炎致胎盘微血管异常与早产儿血小板代谢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绒毛膜羊膜炎暴露对胎盘微血管及早产儿血小板代谢的影响及二者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根据胎龄进行1:1配对,选取2016年6至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64例,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并比较2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出生体质量、血小板减少症、出血性并发症、胎盘微血管密度(MVD)、子代血小板活性因子(CD62p、CD63)及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绒毛膜羊膜炎组患儿出生体质量较低[(1.90±0.41) kg比(2.31±0.62) kg]、72 h内PLT较低[24 h内(197.97±63.43)×10^9/L比(266.34±69.92)×10^9/L;24~72 h (202.28±29.70)×10^9/L比(256.38±69.96)×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发型血小板减少症(37.50%比9.38%)、颅内出血发病率(40.62%比15.63%)及24 h内MPV[(8.73±0.89) fL比(8.27±0.64) fL]、PDW水平[(59.46±5.90)%比(55.20±5.37)%]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绒毛膜羊膜炎组胎盘MVD低于对照组[(9.08±1.35)%比(12.89±1.36)%],CD62p、CD63、TPO均高于对照组[(25.37±5.20)%比(10.35±2.94)%,(9.49±1.58)%比(4.04±1.21)%,(271.08±197.22)μg/L比(141.87±78.1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绒毛膜羊膜炎组胎盘MVD与PLT呈正相关(r=0.74,P<0.05),MVD与CD62p、CD63、TPO均呈负相关(r=-0.64、-0.44、-0.44,均P<0.05)。结论绒毛膜羊膜炎可致胎盘MVD减低及子代血小板活化,早产儿PLT减低,胎盘微血管损伤可能进一步激活血小板。
饶韵蓓张晓玲钟志成张江宇任竹潇缪佳予杨淑梅杨杰
关键词:绒毛膜羊膜炎血小板血小板活化胎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