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宇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转流
  • 1篇湍流
  • 1篇全球海洋
  • 1篇滤波
  • 1篇滤波方法
  • 1篇门户
  • 1篇风能
  • 1篇高通
  • 1篇高通滤波
  • 1篇北部
  • 1篇北太平洋
  • 1篇表层流
  • 1篇表面波
  • 1篇SODA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3篇管玉平
  • 3篇张宇
  • 1篇刘海龙
  • 1篇刘志宇
  • 1篇陈朝晖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SODA资料的南海表层风能输入的空间分布与长期趋势研究
2018年
海面风不仅是驱动上层海洋运动的主要动力,其能量也是维持海洋表层流动的主要机械能来源。为了分析南海表层流风能输入的变化,用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1901—2010)资料估算了风向南海表层流(表层地转流+表层非地转流)的能量输入。结果表明,风向南海表层流、表层地转流和表层非地转流输入的能量总体均呈减少趋势, 110年间分别减小了约56%、65%和49%。导致风能输入减小的最主要因素是风应力的减弱(减小了35%)。由于南海受季风系统的控制,风向表层流及其各成分输入的能量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冬季风能输入最强,高值区位于南海西部及北部区域,呈一个显著的"回力镖"状结构。这些结果对深入认识南海环流具有理论意义。
杨倩崔超然张宇刘志宇刘志宇管玉平
关键词:风能表层流地转流
不同滤波方法对揭示全球海洋条带结构的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海洋条带结构是近年物理海洋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在海洋中,条带结构往往被大尺度环流过程所掩盖.把这种隐蔽的海水运动现象显现出来的办法是对时间平均的速度场进行空间滤波.利用全球简单海洋资料同化分析系统资料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气候系统海洋模式模拟数据对三种一维滤波方法进行了比较,分别是常用的高斯和汉宁滤波方法,以及本文引入的切比雪夫滤波方法.结果表明,尽管三种方法均可获得条带结构,但以切比雪夫方法为最佳;另外,设计高通滤波器时需设定截断频率,而它的选定取决于对具体数据的频谱分析,当选取的归一化的截断频率值在0.1和0.4之间时,可以有效地揭示出条带结构在全球海域内的分布.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为海洋条带结构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
张宇管玉平陈朝晖刘海龙黄瑞新
关键词:湍流高通滤波
北太平洋北部的风能输入门户
2021年
风不仅驱动了上层海洋的环流,也是深层海洋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本文主要研究了北太平洋北部的风能输入的季节性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趋势,包括风向表面波、表层地转流和表层非地转流的能量输入。基于SODA3数据的结果表明,风能输入门户随季节变化显著,其中黑潮延伸区是冬季门户,副极地流涡是春、秋季门户,大洋东边界则是夏季门户,能量输入强度逐次递减。21世纪以来,秋冬风能输入明显减弱,春季增加,夏季无显著变化。就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而言,向表面波的能量输入由风场主导,而向表层地转流和非地转流的能量输入则由流场主导。这些机械能输入结果对进一步认识该海域的动力机制有重要意义。
张宇崔超然杨倩管玉平
关键词:表面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