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卉

作品数:18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小鼠
  • 5篇免疫
  • 4篇抗氧化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细胞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细胞
  • 3篇抗氧化作用
  • 3篇活性
  • 2篇信号
  • 2篇应激
  • 2篇愈合
  • 2篇肿瘤
  • 2篇转分化
  • 2篇肽聚糖
  • 2篇细胞集落
  • 2篇纤维细胞
  • 2篇磷酰胺

机构

  • 11篇江南大学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18篇代卉
  • 7篇施用晖
  • 7篇乐国伟
  • 6篇黄宏
  • 6篇徐祥
  • 6篇崔文慧
  • 6篇蒋建新
  • 4篇简宇
  • 3篇王莎莉
  • 3篇郭敏
  • 2篇王芳
  • 2篇孙进
  • 2篇黄文秋
  • 2篇马西艺
  • 2篇朱建津
  • 2篇简华刚
  • 2篇韩娇艳
  • 2篇王周平
  • 2篇韩芳
  • 2篇马淑凤

传媒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食品与生物技...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肽聚糖对环磷酰胺杀瘤和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生物治疗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被认为是肿瘤治疗发展的方向.为探讨乳酸杆菌肽聚糖作为新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在肿瘤生物治疗中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及可行性,本研究通过乳酸杆菌肽聚糖(PG)和环磷酰胺(Cy)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及荷瘤实验,研究两者杀瘤的协同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马西艺乐国伟施用晖代卉
关键词:肽聚糖环磷酰胺免疫抑制肿瘤
小麦肽对受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及抗氧化功能被引量:21
2009年
本研究旨在分析小麦蛋白活性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调节作用。小鼠灌胃小麦肽10d,第8天用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测定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细胞含量、脾细胞增殖、体外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清除DPPH和·OH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环磷酰胺处理显著的降低了小鼠血清中抗SRBC抗体(溶血素HC50)水平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同时伴随着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氢酶活力(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降低和MDA含量的提高。给小鼠灌胃小麦肽可以恢复HC50和脾细胞增殖,显著提高抗体生成细胞含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此外,小麦肽增强了小鼠血清清除DPPH和清除·OH的能力。以上结果表明,小麦肽可以调节应激状态引起的机体抗氧化体系紊乱及免疫功能的降低。这可能与小麦肽缓冲自由基生成、激活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活性有关。
代卉乐国伟孙进韩芳施用晖
关键词:免疫抑制免疫作用抗氧化作用
内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目的:体外建立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模型  方法:取健康胎儿脐带,采用体外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凝血因...
代卉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间质细胞纤维化疾病白细胞介素-6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不同微生物诱导家蝇幼虫表达抗菌肽的特性被引量:11
2006年
研究不同微生物诱导家蝇幼虫表达的抗菌肽特性。用3种不同的病源菌通过针刺感染的方法诱导家蝇幼虫表达抗菌肽,通过Sephadex G25分离,用Hult mark改进法和抑菌圈测定法作抑菌试验,用毛细管电泳(CE)分析不同微生物诱导得到的抗菌肽样品差异,检测抗菌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耐受性。发现不同微生物诱导产生的家蝇抗菌肽具有广谱抑菌性,但不同样品对不同病源菌抑菌活性有差异,不同测定抑菌效果的方法对抑菌结果有影响,各种抗菌肽样品CE蛋白谱具有明显不同。抗菌肽样品都具有热稳定性和酸碱耐受性。说明不同微生物诱导产生的家蝇抗菌肽类型以及抗菌肽含量与诱导源有关,抗菌肽为家蝇幼虫体内固有成分,诱导增加了抗菌肽的表达量同时刺激新抗菌肽的产生。用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导家蝇幼虫可产生较多含量高活性好的抗菌肽。
翟培侯丽霞乐国伟施用晖韩晋辉代卉
关键词:家蝇幼虫抗菌肽抗菌活性热稳定性
野生与池养刀鲚肌肉品质特性及抗氧化性的比较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比较研究了野生和池养刀鲚(Coilia nasus)肌肉营养成分组成、质构特性和抗氧化特性。结果显示,野生刀鲚肌肉中水分、羟脯氨酸、胶原蛋白含量以及胶原蛋白/总蛋白比值均显著低于池养型,而脂肪含量则显著提高;两者的蛋白质含量、pH均无显著性差异;池养刀鲚肌肉弹性、硬度、咀嚼度、胶着性相较于野生型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野生刀鲚肌肉中SOD、CAT、T-AOC、MDA、GSH-PX、iNOS、GSH/GSSG均显著高于池养型。表明野生和池养刀鲚营养品质存在差异,建议在人工养殖刀鲚中应该注意饵料的种类和丰度,其养殖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唐雪季雪代卉徐钢春顾若波
关键词:刀鲚肌肉野生池养
小鼠急性皮肤缺损创面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特点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创面愈合过程中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的表达变化及其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全层皮肤缺损伤模型。肌肉麻醉后在背部中线近颈侧制作1.0cm×1.0cm大小皮肤缺损伤创面。50只雄性小鼠创面造模成功后,单笼饲养,将每笼编号,依次为1~50号,按完全随机原则将小鼠分为对照组(25只)和GM—CSF治疗组(25只),每组分为5个时相点,分别为5只。治疗组创面用重组GM—CSF(rhGM—CSF)凝胶(10μg/cm^2),对照组创面用凝胶基质。于伤后第3,5,7,10和14天,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测定创面愈合率;切取创面组织,检测病理组织学变化;通过CD3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析,计算创面微血管密度;应用RT—PCR检测创面GM—CS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factor-1,SDF-1)基因表达变化。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创面GM—CSF基因表达伤后3d达峰值(P〈0.01),直到伤后10d均维持较高水平(P〈0.05),伤后14d其表达显著下降接近正常;应用rhGM—CSF凝胶后,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2.4±0.3)d,其创面愈合率于伤后7~14d显著升高(P〈0.05);组织学显示创伤早期创面中性粒细胞数量较少,创沿上皮细胞增殖数量较多,创面肉芽组织增生明显,并日.细胞密度大,以梭形细胞和卯圆形细胞为主,新生血管数量较多;创面微血管密度在伤后7~14d显著增加(P〈0.05);VEGF和SDF-1基因表达,分别于伤后7d和10d内显著上调表达(P〈0.05),促愈生长因子PDGF基因于伤后各时相点均显著上调表达(P〈0.05)。结论GM—CSF在创面愈合早期表达增高,GM—CSF可促进�
郭敏崔文慧徐祥简宇代卉杨永华蒋建新黄宏简华刚
关键词:伤口愈合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表达
半胱胺对小鼠肝脏基因表达的影响
<正>半胱胺,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四乙基铅中毒和治疗放射病、胱氨酸病、扑热息痛中毒等。半胱胺含有游离巯基,具有还原性。动物科学学者对半胱胺耗竭动物生长抑素的分泌进行了很多研究。近年我们和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半胱胺对动物营养物质...
朱建津乐国伟施用晖代卉
关键词:半胱胺小鼠基因表达肝脏
文献传递
乳杆菌肽聚糖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免疫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研究乳杆菌肽聚糖(PG)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荷瘤、细胞培养和DNA凝胶电泳等技术,研究PG对CT26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免疫细胞杀伤活性和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PG可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抑瘤率高达54.2%,并诱导其凋亡;PG可诱导IL-1、TNF-α、IFN-γ和NO的产生,而对IL-2无显著影响;PG亦可使CTL、NK、PMФ的杀伤活性显著提高。结论:乳杆菌PG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结肠癌肿瘤的生长。PG激活NK细胞、PMФ产生IFN-γ、TNF-α和NO可能部分介导了它的抗肿瘤作用。
马西艺乐国伟施用晖代卉
关键词:肽聚糖抑瘤免疫细胞杀伤活性细胞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血管内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的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促进内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myofibroblast)transition,EnMT]的效应,探讨肌成纤维细胞的来源以及纤维化疾病发生的新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TGF-β1(0、10、25、和50ng/ml)刺激细胞72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α-SMA表达变化,RT-PCR检测VE-钙粘蛋白(VE-Cadherin),α-SMA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内皮细胞呈铺路石样生长,TGF-β1刺激组内皮细胞由铺路石样形态向梭形转化。免疫荧光检测可见对照组含有少量FⅧ,α-SMA双阳性细胞。TGF-β1组FⅧ,α-SMA双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并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P<0.05,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TGF-β1刺激导致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VE-钙粘蛋白(VE-cadherin)基因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随着TGF-β1刺激浓度的增加,VE-钙粘蛋白基因表达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反,内皮细胞间质性标记物α-SMA和I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并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TGF-β1刺激内皮细胞后,细胞表型和功能均表现为间质细胞特性,提示TGF-β1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EnMT)的作用,并且其促EnMT效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简宇简华刚黄宏徐祥郭敏代卉崔文慧蒋建新朱佩芳王正国
关键词:内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转化生长因子-Β1
芦笋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芦笋提取物对氧化应激小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以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每天经口灌胃芦笋提取物和阳性对照药(VC),连续给予受试物30d后,测定其脂质过氧化水平和抗氧化酶活力。结果:芦笋提取物可以提高氧化应激小鼠血浆和肝脏中GSH、SOD、GSH-PX、T-AOC活性(p<0.05),显著降低其血浆和肝脏中MDA的含量(p<0.05)。结论:芦笋提取物有助于增强氧化应激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马朝阳马淑凤王芳代卉王周平黄云祥
关键词:抗氧化小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