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娇娇

作品数:16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土壤
  • 5篇群落
  • 5篇主成分
  • 5篇主成分分析
  • 3篇碳源
  • 3篇碳源利用
  • 3篇人工林
  • 3篇微生物
  • 3篇微生物群落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针叶
  • 2篇针叶林
  • 2篇沙区
  • 2篇土壤理化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枸杞
  • 2篇辽西北
  • 2篇蒙古栎
  • 2篇景观

机构

  • 16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16篇邓娇娇
  • 13篇周永斌
  • 11篇朱文旭
  • 9篇殷有
  • 5篇杨立新
  • 5篇魏亚伟
  • 3篇秦胜金
  • 3篇白雪娇
  • 2篇张岩
  • 2篇邓继峰
  • 1篇方亮
  • 1篇丁国栋
  • 1篇李慧
  • 1篇邓舸

传媒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辽宁林业科技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中国园艺文摘

年份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东山区典型人工针叶林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被引量:29
2019年
为揭示不同人工林树种对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OTU分析法比较辽东山区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落叶松人工林(LGe)和红松人工林(PKe),以及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实验林场落叶松人工林(LGd)和红松人工林(PKd)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同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探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树种和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 LGe和PKe土壤全碳、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无显著差异,LGd显著高于PKd。(2)从群落组成来看,该地区落叶松和红松人工林中土壤主要由34个门类群的菌群组成,优势菌群包括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疣微菌门和芽单胞菌门。(3)从群落结构来看,LGe和PKe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无显著差异,PKd的多样性指数显著极高于LGd,丰富度指数无显著差异,且Metastats分析结果表明,较LGd和PKd相比,LGe和PKe在门水平和属水平上显著差异的个数较少,表现为趋同性。(4)优势细菌类群相对丰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的RDA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 H、全氮、碱解氮的含量以及C/N是本区针叶林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综合分析表明,在保护区选择单一树种落叶松或红松造林对改善土壤养分及优化微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无显著差异,而在实验林场选择落叶松更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邓娇娇周永斌周永斌魏亚伟殷有朱文旭
关键词:针叶林高通量测序细菌群落结构
辽西油松侧柏混交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为探讨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混交林造林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朝阳市建平县白山林场试验区油松纯林(YC)、无植物种植土壤(NP)和油松-侧柏二者的混交林(YB)为研究对象,运用Biolog-Eco技术,对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对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总碳源的利用能力(AWCD)的顺序为:YB>YC>NP,油松、侧柏混交林土壤微生物代谢最快,活性最强。3种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对6大碳源的利用率存在差异,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对L-天门冬酰胺、L-苯基丙氨酸、吐温40、吐温80、i-赤藓糖醇、D-甘露醇和4-羟基苯甲酸7种碳源的利用代谢能力显著高于油松纯林(p<0.05)。Biolog代谢指纹图谱分析表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对吐温80的利用能力最高,AWCD值为1.6537;油松纯林土壤微生物对L-精氨酸的利用能力最高,AWCD值为1.547。主成分分析显示,YB和YC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碳源利用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相似。3种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H)和Simpson指数(D)无明显差异,物种Mclntosh指数(U)依次为YB>YC>NP。油松和侧柏混交后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由此可见,在辽西半干旱区营造油松-侧柏混交林是可行的。
邓娇娇朱文旭杨立新殷有张淞著周永斌
关键词:碳源利用主成分分析
油松和蒙古栎混交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维持土壤生产力的重要组分。因此,深入了解不同环境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作用,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Ledeb.)混交林造林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运用Biolog-Eco技术,对辽宁省建平县油松人工纯林(YC)、无植物种植土壤(NP)以及油松-蒙古栎人工混交林(YM)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类型林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林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总碳源的利用能力(AWCD)的顺序为:YM>YC>NP。不同类型林分的土壤微生物对六大碳源的利用率存在差异,YM对L-天门冬酰胺、L-苯基丙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吐温40、D-半乳糖酸-γ-内脂、苯乙胺、D-葡萄糖胺酸、4-羟基苯甲酸、γ-羟基丁酸的利用能力显著高于YC(P<0.05),YC又显著高于NP。主成分分析显示,糖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是影响微生物活性的重要碳源。3种林分类型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无明显差异,物种Mc Intosh指数依次为YM>YC>NP,Simpson指数YM和YC无明显差异,二者均显著高于NP。结果表明,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邓娇娇周永斌殷有张淞著朱文旭
关键词:碳源利用主成分分析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辽东山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0
2018年
运用Biolog-Eco技术对辽东山区蒙古栎林、灌木林、人工落叶松林、人工红松林和玉米农田的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辽东山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栎林全C和全N含量最高,分别为57.74和4.40 g·kg^(-1),灌木林次之,玉米地最低,分别为17.46和1.31 g·kg^(-1).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总碳源的利用能力(平均吸光值)依次为蒙古栎林>灌木林>人工落叶松林>人工红松林>玉米地,玉米地土壤微生物代谢最慢,活性最弱.玉米农田土壤微生物的Shannon指数(2.997)、Simpson指数(0.942)、Mc Intosh(5.256)指数均显著低于其他土地利用模式.平均吸光值(AWCD)与Simpson指数和Mc Intosh指数显著相关.酯类、醇类和胺类是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这可能是林分凋落物、土壤养分、土壤特异性微生物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林地开垦后,土壤养分急剧下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降低,造成土壤质量下降,该地区应保持阔叶蒙古栎林,这有助于土壤肥力恢复.
邓娇娇朱文旭周永斌周永斌殷有张华哲白雪娇秦胜金
关键词:土地利用模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主成分分析
基于可拓学的高校校园雕塑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高校作为知识、科学的摇篮,能为师生提供宜人舒适的环境,鞭策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高校物化的"精神载体"和"名片"——校园雕塑,能集中体现高校师生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自豪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将雕塑艺术紧密切...
邓娇娇
关键词:可拓学可拓分析可拓变换
文献传递
辽东山区两种针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为探讨辽东山区两种典型针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特征,揭示真菌群落结构与树种、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以辽东山区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内落叶松(LGe)、红松(PKe)人工林和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实验林场落叶松(LGd)、红松(PKd)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nim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OTU分析法比较不同针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分析优势菌群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1)与红松人工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有助于提高土壤全碳、全氮和速效氮的含量。(2)该区落叶松和红松人工林土壤共检测到9个土壤真菌门,优势菌门为担子菌门、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和隐真菌门。(3)LGe和PKe,LGd和PKd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存在差异,但都不显著。(4)Venn和Heatmap表明落叶松和红松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相对丰度存在差异,LGe和PKe间的差异较LGd和PKd间的差异小。(5)RDA分析与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土壤全碳、速效氮、土壤碳氮比是该区针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结论】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树种间存在一定差异,LGe和PKe土壤有机质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较小,表现趋同性,LGd和PKd差异较大。
邓娇娇周永斌殷有殷有高慧淋白雪娇
关键词:针叶林高通量测序
辽宁地区黑果枸杞的栽培技术被引量:4
2016年
黑果枸杞作为重要的经济、生态植物,其栽培管理及产业前景逐渐被人们看好。该文根据辽宁地区黑果枸杞育苗和栽培管理的生产实践,以及对已有黑果枸杞栽培技术进行集成与创新,摸索出垄作技术及配套栽培技术,提出适宜辽宁地区生产的黑果枸杞繁育技术体系。
郑卓然邓娇娇杨立新周永斌方亮
关键词:黑果枸杞栽培技术
辽西北风沙区典型人工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被引量:3
2019年
运用Biolog-Eco技术对辽西北风沙区樟子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杨树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进行研究,同时测定土壤化学特性,探究该地区不同树种人工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和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壤化学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樟子松和油松人工林相比,杨树人工林能显著提高土壤pH、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速效磷含量,降低土壤C/N。该地区不同人工防护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对碳源的利用能力(AWCD)依次为杨树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分别为3.27、0.96和8.13,均显著高于樟子松和油松人工林(P<0.05)。不同人工防护林土壤微生物对六大碳源的利用存在差异,其中杨树人工林对六大碳源的利用率均显著高于樟子松和油松人工林(P<0.05)。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针叶树种(油松和樟子松)和阔叶树种(杨树)人工林下的土壤微生物分属两个不同的功能类群,起分异作用的碳源主要包括丙酮酸甲酯、i-赤藓糖醇、2-羟基苯甲酸。土壤pH、可溶性有机碳、C/N、速效磷是影响微生物群落AWCD值、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McIntosh指数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该地区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和功能多样性都优于油松人工林和樟子松人工林,应保持杨树人工林种植。
张岩邓娇娇邓娇娇殷有朱文旭周永斌
关键词:人工林主成分分析
辽东山区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土壤有机碳固存的微生物学机理
植被恢复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碳储量来提高生态效益。因此,阐明不同植被类型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及其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准确评估区域尺度上的土壤有机碳储存及其变化趋势对于有效管理陆地生态系统非常...
邓娇娇
关键词:植被恢复核磁共振宏基因组功能基因
文献传递
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种子萌发对盐碱胁迫的响应被引量:11
2019年
以甘肃、新疆2种不同种源的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种子为材料,将2种中性盐(NaCl、Na_2SO_4)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保证各盐溶液pH值均为7.0的条件下,模拟出5个浓度梯度(0、50、100、150、200 mmol/L)盐胁迫;另将2种中性盐(NaCl、Na_2SO_4)和2种碱性盐(NaHCO_3、Na_2CO_3)分别按照不同比例混合,配制成不同pH值的混合盐溶液,比较不同盐碱胁迫处理下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状况。结果表明,在中性盐的胁迫下,低浓度的盐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项萌发参数随着中性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高浓度胁迫对种子具有一定的迫害性。在不同pH值的盐碱胁迫下,2个种源种子萌发的变化趋势相同并具有显著差异,各项萌发参数随着pH值的增大而降低。甘肃种源在盐、碱胁迫下的发芽参数基本上高于新疆种源,相对盐害率低于新疆种源,表明甘肃种源种子具有较强的抗逆与抗盐碱能力。
陈雅昕邓娇娇周永斌赵晓璐张华哲张雨萌朱文旭
关键词:黑果枸杞盐碱胁迫发芽势发芽指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