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红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傣族
  • 3篇民居
  • 2篇七彩云南
  • 2篇洛特
  • 2篇建筑
  • 1篇傣族民居
  • 1篇傣族文化
  • 1篇地区化
  • 1篇地域主义
  • 1篇滇越铁路
  • 1篇动植物资源
  • 1篇人家
  • 1篇社区参与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梯田
  • 1篇铁路
  • 1篇土建
  • 1篇批判性地域主...
  • 1篇住区

机构

  • 9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广州工商学院

作者

  • 9篇施红
  • 3篇王冬
  • 2篇施维克
  • 2篇郭伟
  • 1篇杨大禹
  • 1篇何俊萍
  • 1篇张婕
  • 1篇杨毅
  • 1篇华峰
  • 1篇施维琳
  • 1篇吕彪
  • 1篇翟辉
  • 1篇蒋高宸

传媒

  • 2篇室内设计与装...
  • 1篇价值工程
  • 1篇华中建筑
  • 1篇建筑与环境
  • 1篇原生态民族文...
  • 1篇西部人居环境...
  • 1篇《规划师》论...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3
  • 2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七彩云南之二十六 滇越铁路上的碧色寨被引量:1
2002年
小火车喷出的雾气还在站台边久久弥漫着,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幅画面:铁路两旁绿灰色的桉树,废弃的铁轨,残缺的石墙,山坡上、石墙下的剑麻,路边早己破败了的木构院落,掩映在绿树丛中依然坚固却褪了色的"洋房、洋楼",站房檐廊墙面上挂着的百年前打造的老钟,以及偶尔间踽踽而行穿过铁轨的老人……这就是滇越铁路上一度喧嚣的碧色寨.
施红郭伟
关键词:滇越铁路乡土建筑西方建筑建筑文化
西双版纳傣族木构民居构造做法特征探究
2017年
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因独特的建筑风貌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其独特外观之下所隐藏的构造做法却鲜有提及。本文以傣族传统民居的构造做法为切入点,力图揭示传统傣族民居背后的微观智慧。
王文淞施红
关键词:傣族民居
社区参与式民族村寨规划的相关因素分析——由傣族村寨纳卡村规划所引发的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区参与式村庄规划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其相关因素除语言沟通、相知互信、各方合作意愿与能力等基础条件外,还包括村庄社会管理机制、民意表述方式与内容等。社区参与式村庄规划实践有助于重新认识民间智慧的价值,摆正规划与规划师的位置。
施维克施红王冬
关键词:村庄规划社区参与傣族
勐海打洛景来傣族生计策略变迁与文化再适应被引量:2
2019年
勐海县打洛镇景来村是一个典型的傣族聚居村落,也是当地重点发展的边境特色旅游村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傣族在适应外来资本介入的过程中,生计方式从传统的以稻作农耕为主的混合生计方式向新型的多元化生计方式转变。当地傣族能动性地选择不同的生计方式,反映出在新的社会背景条件下,其文化观念与经济体系的互动,同时也呈现出傣族社会新一轮的文化再适应。
黄巧施红
关键词:傣族文化
风格的桎梏——地域主义建筑创作在中国的探索
2018年
在现代主义建筑抽象美学、工业化、高效率原则与传统地方建筑手工技艺、气候适应性、民间艺术等特性的冲突与交融中,近年来,中国的本土建筑师一直致力于探索“现代建筑地域化”的这一命题,通过回归与拾取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探求空间与场所的本质意义,渐渐呈现出区别于现代主义建筑“国际式”的地域色彩。笔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建筑创作不应简单拘泥于追求传统形式与风格的模仿,对传统建筑美学的探索也不应停留于对形制风格的探索,而应该理解产生某种时代形式背后的人文环境和社会观念,因为形式风格并非机械的向前发展,而是社会变革与人类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各个时代适应于时代要求的各类建筑形式。由芒福德提出的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为中国建筑师寻求现代建筑的本土化提供了新思路。
陈凡鲁施红
关键词:芒福德批判性地域主义
基诺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调研方法探讨——以云南省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乡洛特老寨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传统民居因其所处地域特征多样而呈现出不同类型,因此,对其调研工作有量大面广,层次丰富的特征。针对传统民居的调研需要研究人员需要进行长期而细致的工作。该文以研究者在云南省基诺山一个自然村的调研过程为实例,探讨了在一个保有大量传统民居实体,而近期又无传统民居营造活动的村落,如何开展民居营造技艺的调研工作。研究者通过此次实践证明了以当地工匠为主体,并以村民参与方式开展调研工作的有效性。
马若予施红
关键词:基诺族民居村民参与
“三”村论道——从“大曼糯”到“纳卡”到“洛特”被引量:2
2015年
在当下的乡村建设中,规划师、建筑师介入乡村营造已成必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方法的转变异常重要。本文以云南三个民族村寨的研究及规划设计为例,讨论了乡村规划设计从"主观设计"到"村民自主"到"学习地方"的方法论的转变。
王冬施红
关键词:民族村寨规划设计
从“地区化”出发的云南住区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院
蒋高宸王冬杨大禹施维琳施维克何俊萍华峰翟辉张婕吕彪施红杨毅
该项目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调研,在工作中坚持以“地区化”出发的指导思想,选取了一批有典型代表性的云南传统聚落和中小城镇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着重剖析其发生学、生态学、建筑学、规划学以及各自的空间要素与形态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探索...
关键词:
关键词:住区环境
高山·流水·梯田·人家──七彩云南之二十被引量:1
2002年
施红郭伟
关键词:民居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