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佳文

作品数:8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渊源
  • 1篇中国古史
  • 1篇思想渊源
  • 1篇女性
  • 1篇女性悲歌
  • 1篇女性悲剧
  • 1篇聆听
  • 1篇文本
  • 1篇文本研究
  • 1篇美学
  • 1篇接受美学
  • 1篇跨文化
  • 1篇古史
  • 1篇《蛙》
  • 1篇百喻经
  • 1篇悲歌
  • 1篇悲剧
  • 1篇《百喻经》
  • 1篇层累

机构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戴佳文

传媒

  • 3篇文教资料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浅论接受美学在跨文化文本研究中的重要性——以《百喻经》为例
2016年
跨文化文本作为承载异文化的语句结合体,在译者解读与语言转换过程中最先实践姚斯提出的"接受美学",后又以读者为主体,不断建构起拥有期待视野的文学史观。以《百喻经》为例,在求那毗地将其译成齐文传入中国之后,后世对于该佛经的解读愈加丰富。但就目前研究成果而言,《百喻经》仅作为静态研究对象存在,尚未被纳入系统的动态的接受史中,亟待研究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究其"被接受"的过程。
戴佳文
关键词:接受美学跨文化文本研究《百喻经》
浅谈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及其思想渊源被引量:1
2015年
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开创了古史研究的新局面,主张"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正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状况"。文章试从三大要点入手,较全面地阐释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同时简析其思想渊源,以冀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戴佳文
关键词:思想渊源
聆听与蛙声共鸣的女性悲歌——浅析《蛙》中的女性悲剧
2015年
人物塑造必定离不开背负的命运,《蛙》中的女性承受的苦痛无法通过忏悔抵消,反而作为一种悲剧性符号深深印刻在历史铜鼎上。文章旨在探究《蛙》中的女性悲剧,将小说中的女性分为三类探讨女性悲剧产生的原因:作为生殖机器的女人、被扼杀在母亲腹中的女娃与被迫流产的母亲。悲剧原因有共同规律,也有特殊性,莫言虽以不同方式表现其悲,但殊途同归。
戴佳文
关键词:《蛙》女性悲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