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波

作品数:15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学成
  • 4篇萌发
  • 4篇化学成分
  • 4篇化学成分研究
  • 3篇胆碱
  • 3篇胆碱酯酶
  • 3篇薯蓣
  • 3篇种子
  • 3篇穿龙薯蓣
  • 2篇丁酰胆碱酯酶
  • 2篇东北铁线莲
  • 2篇独活
  • 2篇药材
  • 2篇乙酰
  • 2篇乙酰胆碱
  • 2篇乙酰胆碱酯酶
  • 2篇抑制活性
  • 2篇种子萌发
  • 2篇萘乙酸
  • 2篇活性

机构

  • 10篇吉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吉林农业科技...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作者

  • 15篇宋波
  • 6篇杨利民
  • 6篇林春新
  • 5篇韩梅
  • 3篇刘亚旻
  • 3篇姜保平
  • 3篇潘瑞乐
  • 3篇李宗阳
  • 3篇丁刚
  • 3篇邹忠梅
  • 2篇张秋博
  • 1篇张涛
  • 1篇韩忠明
  • 1篇张成中
  • 1篇韩红祥
  • 1篇王孟华
  • 1篇王洪桥
  • 1篇刘翠晶
  • 1篇卜其涛
  • 1篇李长田

传媒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种子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南药学
  • 1篇吉林农业科技...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独活胆碱酯酶抑制作用活性成分的研究
本论文应用薄层色谱(TLC)-生物自显影技术和微孔高通量筛选,两种体外实验的筛选方法,对51个天然产物样品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体外抑酶作用进行筛选,期望从中筛选出对AChE和BuChE...
宋波
关键词:独活乙酰胆碱酯酶丁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文献传递
水因子对穿龙薯蓣药材产量和质量影响研究
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又名穿山龙、穿地龙、野山药等,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安徽、湖南等地。其根茎中含有的薯蓣皂甙元是合...
宋波
关键词:穿龙薯蓣萌发生长发育薯蓣皂苷
石柑子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 研究天南星科石柑子[Pothos chinensis(Raf.)Merr.]全草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方法与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17个化合物,分别为和厚朴酚(1)、扁柏脂素(2)、24-丙基胆甾-7,22-二烯-3-醇(3)、24-丙基胆甾-7-烯-3-醇(4)、β-谷甾醇(5)、胡萝卜苷(6)、正三十一烷(7)、棕榈酸(8)、油酸(9)、亚油酸(10)、α-亚麻酸(11)、13-苯基十三烷酸(12)、13-(3',4'-亚甲二氧基苯基)-十三烷酸(13)、单硬脂酸甘油酯(14)、1-棕榈酸单甘油酯(15)、苯甲酸(16)和香草酸(17)。结论 化合物1~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孙浩理丁刚宋波张涛冯卫生邹忠梅
关键词:天南星科脂溶性成分和厚朴酚
前胡挥发油胆碱酯酶抑制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运用微孔高通量筛选方法研究前胡挥发油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以Kovats指数鉴定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显示前胡挥发油对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前胡挥发油浓度为1μL/mL时,其抑制率分别为(63.76±1.99)%和(51.53±1.70)%;其挥发油共鉴定出32种化学成分,主要有α-蒎烯、左旋-β-蒎烯、月桂烯、1-甲基-3-(1-甲基乙基)苯、(R)-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萜品醇、2-羟基-5-甲基苯乙酮等。本研究结果提示前胡有可能对老年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刘亚旻宋波李宗阳姜保平潘瑞乐
关键词:前胡挥发油胆碱酯酶抑制剂GC-MS
水因子对东北铁线莲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水因子对东北铁线莲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外盆栽法,在东北铁线莲生长季节设3种供水处理(312,468和624mm),研究水分供给量对东北铁线莲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的影响。【结果】水分供给量为312,468和624mm时,Pn日均值为分别为2.83,4.05和3.56μmol/(m2.s),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水分供给量东北铁线莲Pn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呈明显双峰曲线。供水量为468mm处理东北铁线莲日平均Gs与供水量为312和624mm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供水量为312mm处理的日平均Tr和WUE与供水量为624mm处理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供水量对Ci和Ls日平均值均未产生显著影响。【结论】东北铁线莲的"光合午休"现象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引起;吉林省东北铁线莲规模种植区应选择在东北铁线莲生长季节降水量达468mm的地区。
韩梅林春新杨利民宋波
关键词:东北铁线莲光合特性
山竹果壳提取物抗紫外线辐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分析山竹果壳提取物及倒捻子素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比较其与芦丁、纳米TiO2的抗紫外线防护作用。方法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波长下及全波长扫描时山竹果壳正丁醇萃取物、倒捻子素、芦丁和纳米TiO2的紫外线吸收率。结果山竹正丁醇萃取物及倒捻子素浓度≥0.40mg/ml时具有很好的抗紫外线防晒作用,在低浓度(≤0.40mg/ml)条件下两者抗紫外线作用优于TiO2。结论山竹正丁醇萃取物及倒捻子素抗紫外线辐射作用优于纳米TiO2。
张成中卜其涛郑毅男宋波李伟
关键词:山竹紫外线吸收率防晒
木豆叶醇提物对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建立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并观察木豆叶醇提物及不同组分对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以100μmol/L的皮质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损伤后的PC12细胞与木豆叶醇提物及不同组分孵育24h,通过形态学观察、MTT检测、LDH测定,研究各组分对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PC12细胞与皮质酮孵育48 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而LDH水平显著升高。而加入木豆叶醇提物及各组分时上述效果明显减轻,且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从以上结果可知,木豆叶醇提物及不同组分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均有保护作用,且醇提物的效果最好。
姜保平刘亚旻李宗阳宋波潘瑞乐
关键词:木豆叶PC12细胞皮质酮MTT
东北铁线莲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由于受种子生理休眠作用的影响及硬而厚的种皮所产生的抑制作用,使东北铁线莲种子发芽慢、发芽率较低。现研究了东北铁线莲种子的形态学、种子活力等特性及不同温度、不同低温层积天数、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5℃低温层积140~160d,95%浓硫酸浸泡20s处理效果最好,可以提高东北铁线莲种子的发芽率。
林春新杨利民宋波韩梅
关键词:东北铁线莲发芽特性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
野生中药材仿生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杨利民韩梅韩忠明孟璐璐刘敏莉王洪桥刘翠晶杨莉张永刚李长田王云贺孙宝鼎韩红祥林春新宋波
(1)刺五加、威灵仙等种子繁殖出苗率达到70~80%以上,穿龙薯蓣种子繁殖出苗率达到87%以上;(2)确定刺五加等野生中药材的最大可持续利用量是1092.15kg/公顷;(3)建立刺五加最大可持续利用模型;(4)建立中药...
关键词:
关键词:野生中药材
不同档次居住小区绿地植物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以长春市六个居住小区即中海.水岸春城、富奥花园A区、亚泰桃花苑、银湖柳苑、锦绣东南、经济开发区六区为调查对象,以六个小区的中心绿地、道路绿地、宅旁绿地三种类型绿地为研究要素,归纳出六个小区绿地的植物种类及其植物配置情况,总结出长春市不同档次居住小区绿地建设在植物材料选择、配置、应用和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分析现状问题,提出未来长春市居住小区绿化建设中植物配置和管理的政策建议和技术措施。
孙铭宋波林春新杨利民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