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玮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声乐
  • 3篇民族声乐
  • 2篇声乐教学
  • 2篇课程
  • 2篇乐教
  • 2篇教学
  • 2篇歌曲
  • 1篇选修
  • 1篇选修课
  • 1篇演唱
  • 1篇移民
  • 1篇移民活动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表演
  • 1篇艺术表演形式
  • 1篇影视
  • 1篇影视歌曲
  • 1篇幼儿
  • 1篇幼儿歌曲
  • 1篇中国民族

机构

  • 6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李玮
  • 1篇杨海源

传媒

  • 2篇艺术科技
  • 1篇剧影月报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漫动作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高校拥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对于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而言,声乐教学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声乐课不仅是为了培养和提升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杨海源李玮
关键词:声乐教学素质教育
走西口对蒙汉音乐文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走西口这一历史过程发生在清朝与民国时期比较重要的一次移民活动,大约持续了近300余年,可以说是山西、陕西北部人口的一个移民史。它不仅为晋陕汉族人民打开了一条谋生的道路,也为内蒙古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在经济的转变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走西口移民在融入蒙古音乐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所谓的西口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蛮汉调和小戏二人台的出现。1西口音乐文化的产生及特点蛮汉调大约形成于19世纪清朝末年。
李玮
关键词:移民活动即兴创作艺术表演形式《走西口》
独立学院幼儿歌曲即兴弹唱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幼儿歌曲即兴弹唱是幼师必备的基本技能,是独立学院学前教育重要课程。然而目前该门课程在开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强化。本文通过分析独立学院幼儿歌曲即兴弹唱课程的开展现状,探讨该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同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力参考。
李玮
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分析
2023年
民族声乐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最初是以舞蹈和音乐的形式出现,后续被划分为戏曲、民歌、曲艺、说唱几种类型,最早的民族声乐是以民歌的形式来开展的。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歌剧进入我国,由此诞生了中国民族歌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音乐的发展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声乐创作也进入高潮,在这一时期,人们的审美需求变得日益多样,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诞生了《太湖美》《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优秀的民族歌曲。除此之外,通俗歌曲、影视歌曲以及抒情歌曲也迅速发展。人们思想的解放,为中国民族声乐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传统民族声乐的特点规律被不断地总结和传承,并且接纳了西洋美声唱法,这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声乐的发展。
李玮
关键词:西洋美声唱法民族声乐西方歌剧中国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影视歌曲
多元文化下的民族声乐艺术传承路径
2023年
李玮
“课程思政”视域下民族声乐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究
2023年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其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课程思政”视域下民族声乐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思政元素挖掘不足、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等。“课程思政”视域下民族声乐教学创新路径主要包括:提升民族声乐教师的思政素养,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师资保障;建立完善的民族声乐课程体系,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内容支撑;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发挥课堂思政教育功能;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
李玮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