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海涛

作品数:14 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幽门螺
  • 9篇幽门螺杆菌
  • 9篇螺杆菌
  • 6篇根除率
  • 3篇队列研究
  • 3篇疗程
  • 3篇根除幽门螺杆...
  • 2篇序贯
  • 2篇血症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双歧杆菌
  • 2篇双歧杆菌四联...
  • 2篇双歧杆菌四联...
  • 2篇四联活菌片
  • 2篇四联疗法
  • 2篇前瞻性队列
  • 2篇前瞻性队列研...
  • 2篇腺炎

机构

  • 9篇开滦总医院
  • 5篇华北理工大学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石家庄市第一...

作者

  • 14篇汪海涛
  • 10篇段和力
  • 10篇张杰
  • 8篇蒋晓忠
  • 4篇王珊
  • 4篇张海玲
  • 4篇张艳敏
  • 3篇佟博
  • 3篇吴寿岭
  • 3篇朱国玲
  • 3篇王谦
  • 2篇张冰
  • 1篇刘红芬
  • 1篇张健
  • 1篇崔刘福
  • 1篇张卫欢
  • 1篇张仲慧
  • 1篇刘亚丽
  • 1篇孙志梅
  • 1篇孙秋

传媒

  • 5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2
  • 2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影响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效果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根除率提供依据。方法经^(14)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为Hp阳性,且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647例患者,以12日艾普拉唑联合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的四联疗法作为初次根除治疗方案,根据Hp根除结果分为根除成功组及根除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同因素对Hp根除率的影响。结果四联方案Hp根除率为89.5%。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及依从性与Hp根除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吸烟、依从性是影响Hp根除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吸烟及依从性是影响Hp根除率的不利因素,可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Hp根除率。
汪海涛张杰蒋晓忠段和力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含铋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被引量:71
2018年
目的探讨含铋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开滦总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患者。常规组给予含铋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和治疗后的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溃疡愈合率为96.0%(48/50),高于常规组的78.0%(39/50);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6.0%(48/50),高于常规组的76.0%(38/5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4/50),低于常规组的14.0%(7/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铋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减轻患者症状,且安全性好。
汪海涛张杰蒋晓忠段和力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血清胆固醇对急性胰腺炎发病风险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背景高三酰甘油血症作为急性胰腺炎(AP)发病的危险因素已经成为共识,高胆固醇血症是否引起AP发病风险增加尚存在争议。目的探讨血清胆固醇对新发AP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开滦集团2006—2009年健康体检、无AP病史及总胆固醇(TC)水平资料完整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作为观察队列,以观察对象完成健康体检时点为随访起点,以新发AP事件、死亡或至随访结束(2014-12-31)为随访终点,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125 210例。研究人群按基线空腹血清TC水平分为3组,血脂合适水平组(TC<5.2 mmol/L)、血脂边缘升高组(TC 5.2~<6.2 mmol/L)、血脂升高组(TC≥6.2 mmol/L)。观察各组人群基线资料和新发AP发病率。经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累积发病率,以Log-Rank法进行检验,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基线空腹血清TC水平对新发AP事件的影响。结果 3组性别、年龄、BMI、收缩压、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及吸烟、饮酒、受教育程度、体育锻炼、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7.4±1.2)年,共发生AP 195例,血脂合适水平组、血脂边缘升高组、血脂升高组的AP发病密度分别为1.99/万人年、1.81/万人年、3.64/万人年。AP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16%、0.14%、0.27%,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P=0.002)。校正了年龄、性别、BMI、HDL-C、TG、吸烟、饮酒、受教育程度、体育锻炼、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后,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血脂合适水平组比较,血脂边缘升高组和血脂升高组发生AP的HR(95%CI)分别为0.84(0.59,1.19)、1.56(1.06,2.31)。结论基线空腹血清TC水平≥6.2 mmol/L时增加了AP的发病风险。
朱国玲张冰吉瑞更张艳敏汪海涛王珊佟博张海玲王谦张杰蒋晓忠段和力陈朔华门秀丽吴寿岭
关键词:胰腺炎胆固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队列研究
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尿酸水平与动脉硬化早期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按年龄分层抽样方法,抽取≥40岁的某矿场工人5 440例,按照血尿酸水平进行分组,多因素分析血尿酸与cIMT的关系。结果 (1)5 294例研究对象纳入统计分析,非高尿酸组4 739例(89.5%),高尿酸组555例(10.5%)。(2)高尿酸组的年龄、cIMT、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对数转换后的甘油三酯(Log-TG)、总胆固醇(TC)、肌酐(Cr)的均值和饮酒、喜盐、锻炼比例均高于非高尿酸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校正相关因素后,血尿酸每增加1mg/dL,cIMT增加分别为:总人群0.01mm(95%CI:0.01~0.01,P<0.05),女性0.03 mm(95%CI:0.02~0.04,P<0.05),男性0 mm(95%CI:0.00~0.01,P=0.07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相关因素后,高尿酸组cIMT≥1mm的风险是非高尿酸组的倍数分别为:总人群是1.27倍(95%CI:1.01~1.60,P<0.05)、女性是1.99倍(95%CI:1.29~3.06,P<0.05)、男性是1.06倍(95%CI:0.81~1.39,P=0.67)。结论女性的血尿酸水平与cIMT增厚有关,高尿酸血症可能更易发生动脉硬化。
张海玲汪海涛杨文浩崔刘福张杰蒋晓忠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颈动脉动脉硬化
含富马酸伏诺拉生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富马酸伏诺拉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方案初次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月于开滦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21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均为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且从未进行正规Hp根除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B二组,A组(108例)给予10d含富马酸伏诺拉生三联方案(富马酸伏诺拉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B组(108例)给予14d含艾普拉唑铋剂四联方案(艾普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根除治疗结束后至少4周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二组在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及B组根除率分别为93.3%和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6,P=0.830);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和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1,P=0.542)。结论10d富马酸伏诺拉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方案与14d含艾普拉唑铋剂四联方案疗效相当,富马酸伏诺拉生方案具有疗程短、药物组成少的优势,是临床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初次根除方案。
汪海涛夏建新段和力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治疗过程中不同疗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的效果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铋剂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阳性胃溃疡患者初次根除治疗中对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于开滦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患者219例进行前瞻性研究, 均为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且从未进行Hp根除治疗的胃溃疡患者, 利用Excel随机分组方法分为A、B、C组, A组为对照组(73例)给予14 d铋剂四联方案(艾普拉唑+果胶铋+阿莫西林+呋喃唑酮);B组(73例)在A组方案治疗第2周开始同时服用7 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C组(73例)在A组方案基础上同时服用14 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所有治疗结束后复查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及胃镜, 比较3组在Hp根除、溃疡愈合及不良反应发生方面的差异。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及分割χ^(2)检验。结果 3组根除率分别为90.8%(59/65)、91.2%(62/68)和91.0%(61/6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 P=0.997);3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8%(61/65)、94.1%(64/68)和95.5%(64/67), 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6);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4%(15/70)、7.1%(5/70)和7.0%(5/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 P=0.010), 且B组、C组显著低于A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比较:χ^(2)=5.83, P=0.016;C组与A组比较:χ^(2)=5.99, P=0.014)。结论 14 d及后半疗程7 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铋剂四联疗法在Hp阳性胃溃疡患者初次根除治疗中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 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并不能显著提高Hp根除率, 且对胃溃疡愈合无促进作用。
汪海涛夏建新梅冬雪段和力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双歧杆菌胃溃疡
不同疗程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奥硝唑、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最佳疗程。方法将284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95例、B组95例、C组94例,均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奥硝唑、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疗程分别为7、9、14 d。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症状缓解率均较高,组间无显著差异;B、C组根除率均明显高于A组(P均<0.05),B、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三组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并完成治疗,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均<0.05),A、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奥硝唑、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根除HP的最佳疗程为9 d,其具有HP根除率及症状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且可减少治疗成本。
张杰段和力汪海涛张艳敏蒋晓忠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雷贝拉唑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二线根除方案比较
2017年
目的比较8日含铋剂序贯方案、10日含铋剂序贯方案、10日序贯方案、10日铋剂四联方案,补救(二线)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40例初次(一线)根除失败的HP感染患者分为四组。A组:前4日,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 000mg、果胶铋300mg;后4日,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500mg、奥硝唑500mg、果胶铋300mg。B组:前5日,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 000mg、果胶铋300mg;后5日,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500mg、奥硝唑500mg、果胶铋300mg。C组:前5日,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 000mg;后5日,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500mg、奥硝唑500mg。D组:雷贝拉唑10mg、果胶铋300mg、阿莫西林1 000mg、呋喃唑酮100mg,疗程10d。各种药物每日服用2次。比较各组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采用按意向性治疗(ITT)分析和按符合方案(PP)分析,对HP根除率进行比较。A、B、C、D四组的根除率ITT分析分别为:89.4%、90.6%、76.5%、77.6%,PP分析分别为:92.7%、93.9%、78.3%、81.5%。2种分析方法均显示A组和B组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B组之间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7.3%、6.0%、18.5%,A组、B组、C组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日含铋剂序贯方案可作为一线根除HP失败后安全有效的短疗程二线根除方案。
张杰蒋晓忠汪海涛段和力石丽霞张仲慧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序贯方案根除率
体质量指数联合腰围对2型糖尿病患者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联合腰围对2型糖尿病患者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度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员工中无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3501例作为观察队列,按基线BMI及腰围将观察对象分为A组(BMI、腰围均正常)、B组(BMI正常、腰围升高)、C组(BMI升高、腰围正常)、D组(BMI、腰围均升高),纳入最终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2920例,随访各组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年度健康体检时NAFLD的发病情况,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MI和腰围与NAFLD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1)A、B、C、D组NAFLD累积发病率逐渐上升,分别为50%、66%、6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2)影响NAFLD发病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与A组比较,B、C、D组NAFLD的发病风险均增加,HR值分别为1.62、1.98、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水平的BMI和腰围均为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BMI联合腰围对NAFLD的预测价值高于单一指标。
王珊张健张卫欢汪海涛侯婧悦张瑞秀刘红芬吴寿岭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腰围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队列研究
双环醇联合异甘草酸镁对BH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血清炎性因子、Toll样受体4和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双环醇联合异甘草酸镁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血清炎性因子、Toll样受体4及对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开滦总医院住院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3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和双环醇治疗。观察所有患者肝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Toll样受体4及对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LT、AST、ALP、TBIL、HA、LN、PCIII、CIV、BUN、Cr、阻力指数、IL-6、IL-8、TNF-α、CRP、TLR-4、TGF-β1、APRI水平较治疗前降低,ALB、肾血流量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肝肾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影像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01%vs 8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环醇联合异甘草酸镁对BH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肝肾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安全性较好。
梅冬雪张国顺杨学慧辛英瑛石峥王素颖汪海涛夏建新杨艳英
关键词:双环醇异甘草酸镁失代偿期肝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