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斌

作品数:44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艺术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艺术
  • 7篇艺术家
  • 7篇术家
  • 6篇美术
  • 5篇当代艺术
  • 4篇展览
  • 3篇艺术展
  • 3篇艺术作品
  • 2篇艺术空间
  • 2篇艺术史
  • 2篇艺术展览
  • 2篇意识形态
  • 2篇政治
  • 2篇世博会
  • 2篇视觉环境
  • 2篇主义
  • 2篇自我
  • 2篇自我组织
  • 2篇现代主义
  • 2篇现实主义

机构

  • 41篇广州美术学院
  • 3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中央美术学院

作者

  • 41篇胡斌
  • 1篇胡斌
  • 1篇张欣

传媒

  • 9篇美术学报
  • 7篇美术观察
  • 5篇美术
  • 3篇文艺研究
  • 2篇荣宝斋
  • 2篇东方艺术
  • 2篇艺术广角
  • 2篇广东经济
  • 2篇艺术与民俗
  • 1篇美术研究
  • 1篇艺术界
  • 1篇雕塑
  • 1篇天津美术学院...
  • 1篇收藏.拍卖
  • 1篇中国美术
  • 1篇齐鲁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发现隐秘的关联性和令人兴奋的挑战性
2015年
胡斌是具有艺术史学历背景的专业策展人,从本科到博士,艺术史始终贯穿在他的学习当中,作为学者和采展人,他首先通过问题意识来发现有潜力的艺术家,而对艺术家未来价值的判断,是将其放置于艺术史的框架之内,发现隐秘的关联性和令人兴奋的挑战性。
胡斌
关键词:艺术史学历背景艺术家
研究型策展的内外跨界被引量:2
2021年
跨界与边界是当下新兴学科发展最为常见的问题。策展作为整合多方资源的系统性工作,必然与众多领域形成交叉,而研究型策展则在学科交叉方面尤为突出。这种交叉一方面体现在艺术内部,即策展与写作的互渗、展场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交错;另一方面则指向艺术外部,即艺术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跨界互动以及对于众多政治、思想、经济、生态等方面议题的介入。然而,无论是何种跨界,其最终的目的仍然需要整合到艺术的行动和综合的思想创造之中去。
胡斌
关键词:跨界
以自然实物为原版的微观抽象
2011年
在中国抽象画逐渐升温的时刻,主要以具象作品示人的艺术家张福华先生最近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抽象作品。或许有人以为这是应潮流而变之举,实则不然,这完全是基于其个人探索趣味的创作历程中的一个自然片段。
胡斌
关键词:抽象画原版艺术家具象
林风眠与形式主义的关系史考察
2023年
对于一度被称作“形式主义的祖师爷”的林风眠及其同人来说,形式主义是一个污名化的误读。就艺术而言,形式主义的定义和来源十分复杂,但在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因现实语境的原因,逐渐被用作对“玩弄形式”的现代派的贬称,并和资产阶级相联系。而林风眠关于现代艺术形式探索的实践和“调和论”主张,在非此即彼的阵营划分中又易于被简单归类。溯源20世纪前期林风眠与形式主义的关系纠葛以及形式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路径,让我们得以窥探那潜藏于种种话语标签底下的艺术个案和现象的多维关系,并展开与之相关的艺术网络的再辨析。隐性的英国形式主义理论影响被遮蔽,显性的苏联形式主义批判渐渐大行其道,而所谓的“形式主义阵营”中的分化与转换亦因陷入政治的漩涡而未能厘清,由个案切入这段形式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揭示出的是以往艺术史书写尚难洞察的面向。
胡斌
关键词:林风眠形式主义理论现实语境污名化关系史
中国在世博会上的艺术展示与国家形象的呈现被引量:1
2019年
拥有100多年历史的世界博览会曾被视作全方位展现各个国家成就的国际舞台,艺术也是其中被展示的极为重要的方面。本文试图梳理中国参加世博会的艺术展品和展示的情况,分析其背后承载的思想、政治、视觉观念等意涵,以及围绕它们所交织的国内外的观看视角与评价话语,从而阐述中国透过这一窗口向世界呈现自身形象的时代变奏和文化要义,同时也为今后在全球性活动中的国家形象展示提供可资借鉴的例证。
胡斌
关键词:世博会政治诉求国家形象
当代艺术的日常化与富有智性的实验
2011年
在二○○七年首届"今日文献展"研讨会上,青年批评家盛葳就曾谈到"日常审美"在美学界及当代艺术界中的热度,即:在美学界,就"日常生活审美化"话题已经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二○○七年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美学大会便以审美泛化和美学回归为主要议题;在艺术界,第五十二届威尼斯双年展上侯瀚如策划的中国馆主题为"日常奇迹",日常审美也是新一
胡斌
时代生活的镜像——恽圻苍艺术中的历史与现实观照
2023年
艺术生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进程几乎同步的恽圻苍,最为看重的是历史画和肖像画创作。他的历史画基于现实主义的立场,吸收不同时期的外来影响,同时又融入了本土化的表现和个体化的理解。他以“写意肖像”作为自己的探索目标,追求真实可信的对象、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以及画面人物折射的时代三者的结合。他还打破媒材的界限,将创作的视域投向公共空间,并通过集体的方式展现更为宏阔的历史和思想图景。恽圻苍艺术中的历史、现实观照以及表现语言的演变,成为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时代生活及艺术机制的例证。
胡斌
关键词:主题性创作历史画
人与兽的世界的隐喻及情感--从王麦杆创作鲁迅《兔和猫》木刻插图说起
2021年
在轰轰烈烈的左翼文化运动和救亡图强的革命浪潮中产生的新兴木刻,一开始便具有反映社会苦难和反抗压迫的强烈的斗争性。作为新兴木刻运动当中的一员,王麦杆同样如此。在20世纪40年代,他是非常活跃的革命艺术家和组织者。他于1940年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和进步同学组织过“革艺漫画木刻研究社”“铁流漫画木刻研究社”“刀笔社”等。
胡斌
关键词:左翼文化运动斗争性漫画
董希文与印度支那美术学院及中、越、法美术网络被引量:3
2022年
在《董希文年表》中有一段不太为人所关注的信息,即董氏1939年赴越南学习的经历,而正是经由对这所越南学校的考证,本文展开了关于当时越南美术办学具体情形的考察。董希文所赴的印度支那美术学院成为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汇的一个支点,以此连接起中、越、法多国交互的美术网络。法属印度支那的美术教育一方面确认了越南艺术与中国艺术的渊源关系,另一方面又使得其与法国巴黎这一世界舞台相联系。这种处在特殊阶段的基于东西方艺术互动的“越南”样式给予中国现代艺术的“本土化”探索以某种参照,丰富了我们对于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进程的认知维度。
胡斌
“商标化”妨碍真正多样化的艺术表达
2007年
艺术作品的“商标化”有其视觉环境演变的本质根源。现在的视觉环境已然是一个图像或影像的世界,在新的视觉环境下,艺术家挪用和拼贴现成的图像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趋向。
胡斌
关键词:艺术表达视觉环境环境演变艺术作品艺术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