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慧芳

作品数:69 被引量:301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篇政治法律
  • 11篇哲学宗教
  • 10篇文化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公民
  • 11篇民意
  • 11篇公民意识
  • 8篇人民
  • 8篇农民
  • 8篇主义
  • 7篇中国式现代化
  • 7篇农民工
  • 7篇民工
  • 7篇民主
  • 6篇价值观
  • 5篇人民主体
  • 5篇社会
  • 5篇青年
  • 5篇教育
  • 4篇新生代农民
  • 4篇新生代农民工
  • 4篇中国公民
  • 4篇价值观变迁
  • 4篇国公

机构

  • 68篇福建师范大学
  • 5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社会科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福建省委党校

作者

  • 68篇傅慧芳
  • 7篇何瑞鑫
  • 1篇林旭霞
  • 1篇郑传芳
  • 1篇吴隆文
  • 1篇管宁
  • 1篇黄茂兴
  • 1篇贺东航
  • 1篇王同新
  • 1篇郭为桂
  • 1篇林晓敏
  • 1篇张君良

传媒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中共福建省委...
  • 3篇福建行政学院...
  • 2篇东南学术
  • 2篇青年探索
  • 2篇中学政治教学...
  • 2篇青海社会科学
  • 2篇山西青年管理...
  • 2篇思想教育研究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长春理工大学...
  • 2篇石家庄铁道大...
  • 2篇山东青年政治...
  • 2篇海峡通讯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理论学刊
  • 1篇江苏高教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年份

  • 12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现实逻辑与哲学意蕴被引量:2
2019年
标志着进入新时代的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坚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中国现实,坚持问题导向,创造性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该战略布局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实逻辑与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理,即"普遍联系的辩证思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与自然之间的合宜状态",有助于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
李震傅慧芳
关键词:哲学意蕴人民主体
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被引量:12
2005年
“民工潮”现象已历时20多年,农民工内部出现了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在价值观上表现出自己的特点。本文在传统型农民、旧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状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新生代农民工在价值观上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并对其发展提出前瞻性的预测和评价。
何瑞鑫傅慧芳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中国公民意识的本土特质被引量:3
2012年
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中,公民意识的衍生发展、内在实质、追求价值、表现形态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滋养该国公民的精神、形塑其行为习惯、传承其群体认同、维护其共同体稳定中所发挥的实践功能也极不相同。中国的公民意识形成有本土特殊的演进逻辑、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内在地体现着中国公民意识的社会主义本质,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和特征。
傅慧芳
关键词:公民意识本土特质
微传播时代多元主体信任关系的解构与重构被引量:1
2019年
在微传播时代里,面对当前的社会信任危机,建构多元主体信任关系是应对危机的有力方案。面对虚拟世界里的信息场域生态、现实环境里的社会失信问题以及意识形态层面的政治价值冲突对信任关系的解构,微传播在重塑认知、重构权利以及重配信息等方面,对由政府、公众以及新媒体等主体所构建的信任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三者间的信任关系基于双向交流、利益博弈以及互动服务形成,因此,建设具有公信力的现代化政府、提升公民理性以及规制新媒体以重建信息生态等,当是未来重构信任关系的基本策略。
吴隆文傅慧芳
关键词:信任关系
当代公民意识培育的传统脉络与根基
2016年
当代公民意识中带有深刻的传统文化印记,通过厘清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当代公民意识的传统脉络,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公民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辩证分析中为我国创造性地借鉴、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培育公民意识提供理论依据与方向指导。
林晓敏傅慧芳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性别僭越:融媒体时代女性形象的多维解构与建构被引量:9
2019年
“女性向”综艺节目是多维度折射时代女性的天然镜像,具有提升女性生存空间、促进男性认知重塑与重构女性自我认同、赋权女性主体话语的价值。融媒体时代的女性形象正是通过依托去势模拟打破刻板印象、多元艺术形式进行塑造,以及重构女性价值的内生逻辑推动女性发出更强的时代之音。然而,在面对诸如节目数量、质量以及社会共识缺位的种种现实冲突,今后发展中的策略选择上,既要“从上往下”进行顶层设计,又要“从下往上”形成协同力量与之呼应,从政策支持、节目革新,以及构建社会共识和营造女性友善生态等方面出发,促进新时代的女性发展。
吴隆文傅慧芳
关键词:融媒体女性形象话语空间综艺节目
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四重维度
2022年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是中国现实社会发展提出并迫切需要回答的理论命题。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问题,对持续强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发展大势,确保我们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具有深远意义。从理论维度看,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能”的真理力量。从价值立场看,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先进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主体性,在保证人民主体地位、满足人民现实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奠定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在决策过程中,党善于将科学机制、科学规划和科学方法贯穿其中,为党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奠定了政治基础和保障。中国共产党勇于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的鲜明政治品格,在执政实践中围绕自身问题不断进行反思与批判,成为我们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成功之道。
白茂峰傅慧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历史决议》
公民意识的“本土”吁求被引量:1
2012年
"西方公民意识"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高度成熟、影响广泛的体系,而得以在中国展现与引介。但公民意识的"异土"外显式浅表研究造成了中国本土研究的偏离。中国公民意识问题的求解需要回应本土吁求,进行一种"由外至内"和"由内至外"双向维度的本土化钩沉。
傅慧芳
关键词:公民意识本土化
对城镇青年住宅超前消费的理性思考被引量:2
2007年
当前住宅消费市场的主角已经让位给青年人。在住宅消费中,不少青年人脱离自身经济水平,盲目追求住宅的奢侈与豪华,在超前消费中失去了判断力和批判力,住宅消费的实际价值大大降低。审视青年住宅超前消费行为,探究其心理,并对青年住宅消费需求进行必要的引导迫在眉睫。
傅慧芳
关键词:青年住宅消费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困境省思与破解路径
2023年
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哲学本体,人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与核心。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视角看,国家治理进程中存在社会民众参与国家治理自主性和创造性不足、资本逻辑普遍通行对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导向形成挑战及各种存量和增量体制机制现代性转型接轨难度增加等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人的发展。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塑造契合国家治理现代性价值体系、延展公民参与国家治理有效路径,提升国家制度执行力度与能力,推进人的现代化并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双向良性互动。
白茂峰傅慧芳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