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景川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麻醉
  • 2篇地塞米松
  • 2篇注射液
  • 2篇黄芪注射
  • 2篇黄芪注射液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单肺
  • 1篇单肺通气
  • 1篇丁胺
  • 1篇悬雍垂
  • 1篇悬雍垂腭咽
  • 1篇悬雍垂腭咽成...
  • 1篇悬雍垂腭咽成...
  • 1篇咽成形术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麻醉

机构

  • 7篇河北北方学院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沧州市中西医...

作者

  • 9篇王景川
  • 8篇焦保良
  • 4篇王新生
  • 4篇邢珍
  • 2篇李琳
  • 2篇高炳华
  • 2篇孙黎
  • 1篇李志鹏
  • 1篇滕金亮
  • 1篇王丽
  • 1篇陈连芳
  • 1篇孙琳
  • 1篇李海峰
  • 1篇樊娟
  • 1篇王志祥
  • 1篇赵铁军
  • 1篇李福龙
  • 1篇任苏恩
  • 1篇刘华
  • 1篇张亚美

传媒

  • 4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地塞米松联合应用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择期接受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手术患者20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35~65岁,体重指数20~24kg/m2,排除肥胖、既往有眩晕症及术后恶心呕吐病史、月经期患者.以性别、年龄为特征进行分层,随机分为两组:托烷司琼组(T组)和地塞米松-托烷司琼复合组(DT组).T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DT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两组麻醉方法和用药一样.手术结束前半小时,T组和DT组均缓慢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mg.观察术后4h、8h、12h、24h内恶心呕吐情况并作比较.结果与T组比较,DT组术后24h内完全抑制恶心呕吐的有效率显著提高,术后恶心的发生率、呕吐事件为0~2次和呕吐事件大于2次的发生率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术后24h内均未观察到与抗吐药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更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焦保良樊娟王景川任苏恩崔蕾
关键词:全麻术后恶心呕吐托烷司琼地塞米松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与免疫调节
2012年
背景:近年研究显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为细胞移植治疗提供了基础条件,而其免疫调节功能也极大地拓展了细胞治疗的方向和范围。目的:就近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和细胞移植研究进行回顾分析。方法:应用计算机以"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为关键词检索知网数据库,时间限定为2008-01/2011-06,语言种类为"English"和汉语。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研究内容与此文无关的文献、重复性研究及Meta分析,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3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通过细胞移植技术,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神经退化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以及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治疗方面显示出很强的潜力。同时,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又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可通过下调T细胞的增殖,降低免疫反应。利用该特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一些免疫性疾病,如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狼疮性肾炎等疾病的细胞治疗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焦保良王景川高炳华王新生
关键词:免疫调节细胞移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黄芪注射液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活性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研究表明,黄芪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4代细胞,以50,100,200g/L的黄芪注射液作用5,12,24h,MTT实验观测黄芪注射液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原代培养细胞在8~10d后接近80%~90%融合状态,可进行传代。传至第3代基本完成细胞的纯化。MTT实验显示,伴随黄芪注射液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逐渐升高,出现类似神经细胞形状改变,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黄芪不仅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并且对细胞具有营养作用。
孙黎焦保良王景川王新生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TT活性干细胞
沙丁胺醇对COPD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中LTB4浓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对烟熏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实验兔模型单肺通气后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白三烯B4(LTB4)浓度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8只分为正常组、COPD组、COPD+沙丁胺醇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以外的其他两组均采用实验组自行创造的方法构建了单纯烟熏致COPD实验兔模型。分别在给实验兔行右主支气管插管前(T0),插管后即刻(T1),插管后行单肺通气30min(T2),插管后行单肺通气60min(T3)采血测LTB4,行右主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60min后处死实验兔,解剖后取少量双肺上叶作组织病理学观察,取适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测LTB4的浓度。结果 COPD组中实验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LTB4的浓度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COPD+沙丁胺醇组中LTB4的浓度比COPD组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COPD组观察到炎性细胞侵入,肺组织有明显的炎症性改变;COPD+沙丁胺醇组可见炎性细胞明显减少,肺组织炎症性改变有一定改善。结论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中吸入沙丁胺醇能抑制LTB4的浓度。
王丽林涵淼邢珍焦保良王景川李福龙
关键词:肺通气白三烯B4沙丁胺醇
地塞米松防治硬膜外麻醉神经损伤临床症状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硬膜外麻醉造成神经损伤临床症状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麻醉穿刺或置管时,触及神经根或主诉有电击样痛并向单侧肢体传导或肢体感觉异常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三组,各20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地塞米松5 mg治疗组,C组为地塞米松10 mg治疗组.结果 A组8例出现阳性体征,B组3例出现阳性体征,C组4例出现阳性体征,均为臀部麻木不适.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早期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地塞米松可减少硬膜外穿刺导致神经损伤症状发生的比例,减轻病人痛苦.
王景川焦保良李琳邢珍
关键词:地塞米松硬膜外麻醉神经损伤
普通高校中文专业毕业生择业现状及对策
2012年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以及经济发展等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其毕业生就业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针对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多渠道了解职业信息,为职业选择提供依据;转变择业观念,树立到基层工作的择业观念;用功读书,学好专业知识;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强择业能力。
李琳王景川
关键词:高校中文专业择业
甲亢漏诊麻醉1例
2011年
1病例介绍患者女,39岁,体重56 kg,因右侧卵巢囊性肿物、子宫肌瘤于2010-04-14日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拟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右卵巢囊肿切除、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自述近1年来偶感心慌.
焦保良王景川王新生邢珍滕金亮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麻醉漏诊
鼾症手术2例麻醉分析
2012年
1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男性,36岁,体质量105kg,因睡眠打鼾5年加重3月入院。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前心电图、胸片检查、肺功能及实验室化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ASA分级Ⅱ级。入室血压(BP)140/90mmHg(1mmHg=0.133kPa),脉搏90次/min,血氧饱和度(SpO2)93%,呼吸20次/min,心电示波未见异常,面罩吸纯氧后SpO升至99%。给予阿托品0.5 mg。
王景川邢珍王敬张亚美焦保良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麻醉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黄芪诱导BMSCs分化过程中Ca2+/CaM的时相性变化
王新生高炳华张晓丽李海峰陈连芳焦保良王景川刘华孙黎赵铁军王志祥李志鹏孙琳
该课题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技术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传代和鉴定,采用黄芪注射液进行诱导分化,探讨了黄芪诱导分化的特点,并在该基础上,采用流式细胞术探讨了诱导早期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以...
关键词:
关键词:原代细胞培养黄芪注射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