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刚

作品数:7 被引量:135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冠状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型心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因子
  • 2篇药物治疗
  • 2篇氯吡格雷
  • 2篇介入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梗死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导管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动脉内
  • 1篇对比剂肾病
  • 1篇对心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胡立群
  • 7篇顾晔
  • 7篇刘晓刚
  • 4篇刘玉峰
  • 3篇王红
  • 2篇彭晟
  • 2篇余德龙
  • 2篇白玉鹏
  • 1篇刘涛
  • 1篇余意君
  • 1篇李春霞

传媒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5篇2016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7
2016年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6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术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不同分为试验组79例和对照组81例。试验组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以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替格瑞洛90 mg,每天2次;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以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分别测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1个月时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含量,观察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CRP,IL-6,TNF-α在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1个月均显著降低,sCD40L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CRP、IL-6浓度在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1个月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能够显著降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症因子的浓度。
刘晓刚胡立群刘玉峰顾晔
关键词:氯吡格雷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炎症因子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非高危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非高危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非高危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反搏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常规口服阿司匹林、调脂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或)钙拮抗剂,反搏组在服用药物的基础上加2个疗程体外反搏(每周6d,每天1次,每次1h)。在治疗结束后第12周,观察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心绞痛发作情况(AF)、治疗满意程度(TS)和疾病认知程度(DP)5个维度评价患者的心绞痛情况,进行运动平板试验(主要观察指标有运动总时间、运动总做功、运动至ST段压低1mV的时间、运动至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评定疗效。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第12周,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总负荷(TIB)。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需行血管重建术、心绞痛恶化需再次住院)。结果治疗后12周,反搏组和对照组PL、AS、AF、TS、DP这5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值分别<0.01、0.05),反搏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反搏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5%(P<0.05)。治疗后12周,反搏组平均每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5±1.1)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0±1.9)片(P<0.05)。反搏组的运动总时间、运动总做功、运动至ST段压低l mV的时间和运动后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0.05)。治疗后12周,反搏组和对照组的TIB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值均<0.05),反搏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内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反搏组行血管重建术和因心绞痛恶化入院的患者构成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在常规使用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体外反�
王红刘晓刚胡立群余意君李春霞刘涛顾晔
关键词:增强型体外反搏药物治疗
经股静脉途径放置小型猪冠状静脉窦导管的方法
2015年
目的探讨小型猪冠状静脉窦(CS)导管放置的方法。方法16头雄性中华小型猪,4头用于预实验,12头用于正式实验。通过观察小型猪心脏的解剖结构,以及在X线下不同投照角度的CS开口和走形位置,摸索经股静脉途径放置CS导管的方法,并对操作者所受放射剂量进行评估。结果正式实验中,操作者通过股静脉将导丝、导管送入右心房,退出导丝让导管自然打弯,轻轻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导管使导管头端指向左侧可将导管顺利送入CS口内。手术的操作时间较短,分离血管的平均时间仅为(15.5±5.8)min,曝光时间仅为(112±20)s。放置导管成功率为12/12。仅1头(1/12)猪股静脉拔鞘压迫后出现血肿,未发生冠状静脉损伤穿孔、心包填塞等并发症。操作人员的人均所受放射剂量仅为(1.56±0.32)μgay。结论这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CS导管放置方法能为用猪作为心脏研究动物模型的科研工作者们提供帮助。
白玉鹏胡立群余德龙刘晓刚彭晟王红顾晔
关键词:冠状静脉窦小型猪股静脉
红细胞分布宽度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对比剂肾病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对比剂相关性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入院、行PCI治疗的31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前后患者的血清肌酐变化分为非对比剂肾病组275例和对比剂肾病组35例。对比剂肾病定义为PCI术后72 h内血肌酐水平较入院基线水平升高25%以上或术后肌酐增幅≥0.5 g/L。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在同样的危险因素下,术前对比剂肾病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非对比剂肾病组相比明显偏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具备同样的危险因素情况下,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行PCI治疗的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的风险有预测作用。
刘晓刚刘玉峰顾晔胡立群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比剂肾病2型糖尿病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血栓负荷病变合并慢血流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高血栓负荷合病变合并慢血流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自2008-06-2014-06期间因AMI行PTCA术后高血栓负荷合并慢血流的患者53例,采用单双日分组方法将其中26例运用IABP治疗,其余27例未用IABP作为对照组,1周后行支架植入术并随访6个月,用矫正的冠脉血流帧数(CTFC)评价冠脉血流,并观察血浆vWF以及ET-1浓度和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脑钠肽(BNP)变化及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IABP治疗明显改善了支架植入前患者的冠脉血流(CTFC明显降低)以及1周、6个月的心功能水平(P<0.05),1周后IABP组患者血浆vWF以及ET-1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周后的BNP、cTnI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及时采用IABP治疗可使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高血栓负荷病变合并慢血流患者冠脉血流、心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白玉鹏胡立群余德龙刘晓刚彭晟王红顾晔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慢血流现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左卡尼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00例自体瓣膜心内膜炎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菌药物及补液、降温等相关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1 g,q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与血清炎性介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SV、CO、CI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自体瓣膜心内膜炎较单纯抗菌药物治疗可获得更好的疗效,能有效控制感染、改善心脏功能,且能明显降低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刘玉峰刘晓刚顾晔胡立群
关键词:抗菌药物左卡尼汀血清炎性介质
不同的P2Y12受体拮抗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因子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因子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50±30 g,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但不收紧结扎线;空白组收紧结扎线缺血45 min后结扎线放松行再注;氯吡格雷组左前降支结扎后即刻从胃管注入氯吡格雷90 mg/kg,45 min后放松结扎线行再注,于术后每天给予氯吡格雷灌胃90 mg/kg,每天1次。替格瑞洛组左前降支结扎后即刻胃管内给予替格瑞洛150 mg/kg,45 min后放松结扎线行再注,并于术后每天替格瑞洛灌胃150 mg/kg,每天一次。观察4组大鼠缺血再灌注24 h及1周时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浓度以及心功能指标,并计算左心室(LV)、缺血危险区(AAR)和梗死区(IS)面积,用AAR/LV和IS/AAR表示心肌梗死程度。结果 4组术前各炎症因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组与空白组比较,CRP、IL-1、IL-6、TNF-α各炎症因子浓度在术后24 h及7天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术后24小时炎症因子浓度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术后7天炎症因子浓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未见心肌梗死区,术后24小时及术后1周氯吡格雷组与空白组比较缺血危险区及梗死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及术后1周替格瑞洛组与空白组、氯吡格雷组比较缺血危险区及梗死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均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因子的浓度,替格瑞洛而非氯吡格雷能够更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危险区及梗死区面积。
刘晓刚刘玉峰顾晔胡立群
关键词:氯吡格雷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因子心肌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