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天成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主题

  • 4篇文学
  • 2篇小说
  • 1篇党员
  • 1篇动员
  • 1篇读书
  • 1篇新写实
  • 1篇学史
  • 1篇译介
  • 1篇政治
  • 1篇中华读书报
  • 1篇山西文学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动员
  • 1篇社会转型
  • 1篇声音
  • 1篇史考
  • 1篇书报
  • 1篇评奖
  • 1篇评奖制度
  • 1篇青年作家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小说选刊》...

作者

  • 7篇赵天成
  • 1篇王干
  • 1篇刘欣玥

传媒

  • 2篇文艺争鸣
  • 1篇小说评论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扬子江(评论...
  • 1篇东吴学术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李锐“前史”考叙:以《山西文学》为中心被引量:1
2015年
《厚土》之前,李锐已有二十余篇中短篇小说发表。这些"少作",大多收入小说集《丢失的长命锁》(1985)。而其中一半左右的篇目,皆初刊《山西文学》及其前身《汾水》之上。本文的考察中心,是李锐1986年之前发表在《山西文学》的6篇作品——《钢铁厂的工人们》、《丢失了的长命锁》、《五十五壮汉——北京人在外乡(之一)》、《"窗听社"消息》、《晚怅》、《晨雾——野岭三章》,力求以时间为经,作品为纬,打捞“文本”背后的故事,述而不论。
赵天成
关键词:青年作家
从“革命凯歌”到“改革新声”——“新时期”与王蒙小说中的声音政治被引量:3
2017年
一个穿军服的同志(当然,他也是党员!)大幅度地挥动着手臂,打着拍子教大家唱《国际歌》。过去,钟亦诚只是在苏联小说里,在对布尔什维克就义的场面的描写中看到过这首歌。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你要打铁就得趁热……这词句,这旋律,这千百个本身就是饥寒交迫的奴隶——一钱不值的罪人——趁热打铁的英雄的共产党员的合唱,才两句就使钟亦诚热血沸腾了。
刘欣玥赵天成
关键词:王蒙小说政治声音共产党员《国际歌》
社会转型夹缝中的“马桥事件”被引量:2
2017年
访谈时间:2015年10月26日访谈地点:《小说选刊》编辑部韩少功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初刊《小说界》1996年第2期,单行本于同年9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好评如潮。1996年12月5日,北京《为您服务报》同版刊出张颐武《精神的匮乏》与王干《看韩少功做广告》二文,张文称《马桥词典》"全盘照搬《哈扎尔辞典》",王文称"《马桥词典》模仿一位外国作家",引起争议。12月17日,《文汇报》刊登谢海阳《〈马桥词典〉抄袭了吗?》的报道,该文副题为"张颐武有此一说韩少功断然否认"。其时,第六次文代会及第五次作代会正在北京举行。据传,是日《文汇报》投发给大会代表下榻的京西宾馆的每个房间,引起轩然大波。此后,《中华读书报》《文艺报》和各省市晚报、小报、文摘报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大规模跟进。
王干赵天成
关键词:《文汇报》《文艺报》
"影响"与"接受"的变奏:福克纳的译介在中国80年代
赵天成
80、90年代之间的“新写实”被引量:14
2015年
赵天成:王干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我现在跟随程光炜教授做“90年代文学研究”,我们的研究特别重视用一种“史”的眼光,对文学现象、事件和作品做“历史化”的清理。因此,今天我们的访谈虽然是围绕“新写实”展开,但我的关注点可能和其他研究者不太一样。
王干赵天成
关键词:文学研究文学现象历史化
重温“新时期”起点的“报告文学热”——以“首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1977—1980)”为中心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以1981年首届报告文学奖的设立和评选为中心,考证"新时期"初期"报告文学热"的来龙去脉与发生动力。报告文学与诗歌、话剧、中短篇小说一起,在"新时期"之初被视为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并以制度化的形式确立为主流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报告文学成为居于中心位置的文类形式,主要来自上层的推动。"新时期"之初,文艺界对于文学功能的想象与设计,仍然坚持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或"为政治服务")的社会主义传统。而在向人民报告时代的佳音,描绘社会主义新人,反映群众的喜悦、疾苦、愿望和要求的方面,报告文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赵天成
关键词:报告文学评奖制度社会动员文学史观念
一个“传奇”的本事——《天云山传奇》诞生考论
2017年
鲁彦周的中篇小说《天云山传奇》,历来被置入"反思文学"的单一框架中理解。本文从对该作品的原型与本事的考辨出发,着重考察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与作家经历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梳理鲁彦周在政治风云中的行迹、交游、阅读与命运浮沉,以及小说写作前后具体的时势因素,为"传奇"的诞生寻找扎实的根据。并在此基础之上重读文本,试图开辟重新理解《天云山传奇》及鲁彦周一代作家的精神通道。
赵天成
关键词:本事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反思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