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晶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突变
  • 3篇细胞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超声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再狭窄
  • 2篇支架内再狭窄
  • 2篇线粒体
  • 2篇线粒体DNA...
  • 2篇淋巴
  • 2篇基因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超声
  • 1篇代谢
  • 1篇单克隆

机构

  • 10篇秦皇岛市第一...
  • 4篇山西省肿瘤医...
  • 4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秦皇岛市中医...

作者

  • 10篇王晶
  • 7篇陈明
  • 7篇李峰敏
  • 4篇周永安
  • 4篇苏丽萍
  • 2篇谭强
  • 2篇于艺冰
  • 1篇刘文
  • 1篇汤秀英
  • 1篇郭媛媛
  • 1篇宋辉

传媒

  • 3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超声对冠心病合并心肌桥患者前降支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分析冠心病合并心肌桥患者前降支支架置入术后支架远端心肌桥情况,探讨其与术后3年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关系。方法130例冠心病合并心肌桥患者前降支支架置入术后13~3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是否发生ISR及支架远端心肌桥情况,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测量支架直径、支架长度、心肌桥压缩程度、心肌桥长度及心肌桥近端距支架长度。130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60例和无ISR组70例,比较2组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置入术后时间、心肌桥压缩程度、心肌桥长度、心肌桥近端距支架长度及血脂水平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合并心肌桥患者前降支支架置入术后3年内发生ISR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心肌桥近端距支架长度预测冠心病合并心肌桥患者前降支支架置入术后3年内发生ISR的效能。结果ISR组心肌桥近端距支架长度[(8.86±2.97)mm]短于无ISR组[(12.87±3.09)mm](t=-0.528,P<0.001),性别比例、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比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置入术后时间、心肌桥压缩程度、心肌桥长度与无ISR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桥近端距支架长度≤10.55 mm(OR=13.945,95%CI:4.833~39.821,P<0.001)是冠心病合并心肌桥患者前降支支架置入术后3年内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肌桥近端距支架长度以10.55 mm为最佳截断值,预测冠心病合并心肌桥患者前降支支架置入术后3年内发生ISR的AUC为0.834(95%CI:0.746~0.904,P<0.001),灵敏度为72.0%,特异度为52.9%。结论冠心病合并心肌桥患者前降支支架置入术后心肌桥近端距支架长度≤10.55 mm者术后3年内易发生ISR。
陈明王晶田振菊谭强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桥支架内再狭窄血管内超声
血管内超声评估冠心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支架内再狭窄风险
2023年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估冠心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情况及新生斑块特征,探讨NAFLD对ISR的影响。方法2021年5—9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初次行PCI的冠心病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合并NAFLD组100例和未合并NAFLD组100例,比较2组基线生化指标、支架直径、支架长度等。PCI后均给予冠心病规范治疗,随访1年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评估支架内新生斑块负荷量及斑块性质,比较合并NAFLD组与未合并NAFLD组ISR发生率、生化指标等。根据PCI后1年是否发生ISR将200例患者分为发生ISR组19例和未发生ISR组181例,比较2组高血压、糖尿病、NAFLD比率及支架直径、支架长度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PCI后1年发生ISR的影响因素。结果合并NAFLD组基线三酰甘油[(3.52±0.22)mmol/L]、总胆固醇[(7.78±0.3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75±0.18)mmol/L]、血尿酸[(548.33±71.46)μmol/L]、血同型半胱氨酸[(18.57±4.22)μmol/L]、C反应蛋白[(12.32±0.37)mg/L]水平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4.53±0.91)均高于未合并NAFLD组[(2.09±0.24)mmol/L、(5.51±1.09)mmol/L、(2.32±0.39)mmol/L、(412.99±97.56)μmol/L、(14.99±5.37)μmol/L、(7.21±0.33)mg/L、2.97±0.69](P<0.05),高血压和糖尿病比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支架直径、支架长度与未合并NAFL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NAFLD组PCI后1年ISR比率(17.0%)、支架内新生斑块负荷量[(43.17±10.99)%]、C反应蛋白水平[(6.39±0.77)mg/L]、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2.33±0.76)均高于未合并NAFLD组[2.0%、(26.14±10.11)%、(4.21±0.33)mg/L、1.88±0.75](P<0.05),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未合并NAFL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NAFLD组支架内新生斑
陈明王晶谭强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内再狭窄血管内超声
白血病线粒体DNA突变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探讨白血病线粒体DNA(mtDNA)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7年2月至6月收治的16例白血病患者的mt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测序,将所得结果与剑桥标准序列(rCRS)和人类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mtDB)进行比对,分析患者突变情况.结果 共发现106个突变位点,其中D-loop区占47.17%(50/106),ND4区占2.83 %(3/106),ND5区占17.92%(19/106),Cytb区占22.64%(24/106),ND1区占7.55 %(8/106),CoⅡ区占1.89%(2/106).结论 白血病患者mtDNA存在较高的突变率.
王晶周永安苏丽萍李峰敏陈明
关键词:白血病线粒体DNA突变
白血病患者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基因不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基因的不稳定性。方法:采用PCR扩增24例患者D-loop区HV-1和HV-2两个高变区并测序,其结果与剑桥标准序列(rCRS)和mtDB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其突变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3例患者D-loop区发生突变,突变率95.83%(23/24);共检测到82个基因突变,其中HV-1区47个(57.32%),HV-2区35个(42.68%)。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未治疗组(UT)与治疗组(T)对比:突变率分别为(2.37±0.82)×10-3和(4.76±2.45)×10-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组中部分缓解组(PR)和完全缓解组(CR)突变率比较显示,突变率分别为(5.10±2.56)×10-3和(4.51±2.51)×10-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3组间比较显示,未治疗组(UT)、部分缓解组(PR)和完全缓解组(CR)突变率分别为(2.55±0.63)×10-3,(5.37±3.41)×10-3和(3.71±1.65)×10-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oop区中存在较高的突变率和多种突变类型,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化疗可能加剧D-loop区基因的不稳定性。
王晶周永安苏丽萍李峰敏陈明
关键词:白血病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乳腺癌易感基因1表达状况与移植预后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表达状况与移植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和天津一中心医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术的92例ALL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设为A组;另随机选取92例同期行骨穿检查的非血液系统肿瘤疾病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RCA1相对表达水平。分析A组(ALL)患者术前骨髓BRCA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移植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A组移植术前的骨髓BRCA1的平均表达水平为(0.59±0.16),显著低于B组的(1.0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病理特征方面,ALL患者年龄≤40岁、T淋巴细胞ALL、危险度分层为高危、有髓外浸润史、移植前未完全缓解患者的骨髓BRCA1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低于年龄>40岁、B淋巴细胞ALL、危险度分层为低危、无髓外浸润史、移植前完全缓解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9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allo-HSC术,术后共出现30例(32.6%)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6例(6.5%)多器官aGVHD、11例(12.0%)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移植后3年内有30例(32.6%)患者复发、25例(27.2%)死亡。移植后3年内复发、死亡患者的术前骨髓BRCA1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低于未复发、未死亡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非亲缘相关移植、移植前未完全缓解、术前骨髓BRCA1相对表达水平是患者allo-HSC术远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成人ALL患者的allo-HSC术前骨髓BRCA1呈低表达状态,与其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也是移植远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于艺冰肖霞熊霞张琳王晶陈晨张晨阳汤秀英李峰敏
关键词:乳腺癌易感基因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
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线粒体DNA突变情况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探讨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线粒体DNA突变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2017年2月至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的5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线粒体DNA进行扩增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校正剑桥标准序列(rCRS)和人类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mtDB)进行比对,分析其突变情况.结果 共发现42个突变位点,其中D-loop区占52.38%(22/42),ND4L区占9.52%(4/42),ND5区占2.38%(1/42),Cytb区占26.19%(11/42),ND1区占7.14%(3/42),COⅡ区占4.76%(2/42).结论 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线粒体DNA存在较高突变率.
王晶周永安苏丽萍李峰敏陈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线粒体DNA突变
淋巴瘤线粒体基因组突变情况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淋巴瘤线粒体基因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14例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或骨髓液2ml,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线粒体DNA并测序,结果与修订的剑桥参考序列(rCRS)和人类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mtDB)进行比对,分析其突变情况。结果共发现118个突变位点,其中D-loop区占57.63%(68/118),NADH脱氢酶5(ND5)区占18.64%(22/118),细胞色素b氧化酶(CbO)区占13.56%(16/118),ND1区占5.08%(6/118),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OⅡ)区占3.39%(4/118),ND4区占1.69%(2/118)。结论淋巴瘤线粒体DNA存在较高突变率。
王晶周永安苏丽萍李峰敏陈明
关键词:淋巴瘤突变
克氏库克菌血流感染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70岁,无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心脏病、肿瘤及免疫系统等基础疾病,居住环境为村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有鼠类接触史。因发热5d于2014年5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2。C,自行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后降至正常,维持约4d后体温再次升高,伴畏寒、寒战,无咳嗽、咽痛、腹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腰痛及眼眶疼痛。人院前1d当地医院肺部CT检查示,双肺纹理增多、紊乱,
王晶李峰敏刘文宋辉郭媛媛
关键词:血流感染冠状动脉心脏病解热镇痛药物肺纹理增多居住环境卫生条件
rhIL⁃11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NK细胞、色氨酸代谢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NK细胞、色氨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抗体治疗组(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和联合治疗组(rhIL⁃11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各68例。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NK细胞、Bright亚群、Din亚群数量、血清色氨酸、犬尿氨酸浓度,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与抗体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INF⁃γ水平较低,IL⁃4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9、2.680;P<0.05);与抗体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CD4+水平较高,CD8+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90、8.838;P<0.05);与抗体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NK细胞、Bright亚群、Din亚群数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0、2.276、5.995;P<0.05);与抗体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血色氨酸水平较低,犬尿氨酸水平较高(t=11.600、2.120;P<0.05);与抗体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上升(P<0.05)。结论使用rhIL⁃11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能够改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其亚群水平,效果显著。
于艺冰张琳孔艳王晶陈晨李峰敏
关键词: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色氨酸
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脾边缘区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SMZL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骨髓象符合ITP表现,腹部CT示轻度脾大,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后行脾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SMZL,化疗后血小板恢复正常,复查腹部CT未见可疑病灶。结论SMZL主要表现为脾大,亦可表现为血常规可见三系异常,易误诊。SMZL起病隐匿,临床进展缓慢,预后良好。
王晶陈明
关键词:脾肿瘤B细胞边缘区紫癜特发性误诊
共1页<1>
聚类工具0